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浅说中日敬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的敬语的使用频率及相应词汇已大大减少。而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影响的日本,在敬语方面也能看出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日语的敬语还有其本身的特点,比起现代汉语的敬语用法更加系统和丰富。本文将通过基本概念的定义范畴和各自敬语的构成来进行汉日敬语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赵敏 《科技资讯》2008,(29):224-224
众所周知,日本是礼仪之邦,在日本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尤为频繁,女性一般都使用敬语。所以我们要了解敬语的使用,尤其是在日本商务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在商务日语中敬语被广泛地使用主要是由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的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决定的。实际上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敬语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敬语不仅作为一种社交语,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品位、个人修养。因此,在商务日语的学习中,决不可以忽视敬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反向敬语概念的基础上,从宁波方言有关的书籍中找出反向敬语,根据其语义进行分类。其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主要采用三、四音节的语音形式;其次在内部结构特征方面,主要以复合式合成形式为主。对宁波方言中的反向敬语与敬语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老宁波人对反向敬语的认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从绝对敬语到相对敬语是日语敬语体系的重大变迁之一。该文旨在通过对日语敬语体系中绝对敬语、相对敬语及其变迁的分析,阐述灵活运用现代日语敬语的关键在于掌握其强调"上下(尊卑)关系"、"远近(亲疏)关系"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从日本地方方言的衰减,外来语盛行的"功"与"过",流行语的时代色彩及现代敬语的变异四个方面,对现代日语与日本社会的变迁之关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揭示日本语言与日本现代社会的"共变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253-256
该文在中日两国语言中的礼貌用语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中日语礼貌用语的核心:汉语的"敬语体系"、"礼貌语体系"。日语的"敬语体系"、"第二敬语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出两国礼貌用语的核心部分的语言构成、语言表达的特征,以及语义等差异。该文目的在于避免学习者受母语影响误用日语礼貌用语,加强中日语言互译的准确性,消除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7.
敬语在日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日本人的社会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日语敬语历史源远流长,敬语性格变化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探讨日语敬语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可以揭示出其特有的日本语言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谈日语敬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色,在日常交往中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表达形式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就敬语的起源和变迁、几种不同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日本人使用敬语的心理背景及其社会作用等进行了阐述,旨在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掌握日语敬语,用有限的敬语表达形式去适应无限的社会交际场合。  相似文献   

9.
张燕 《科技信息》2008,(30):273-274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重要特色,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际关系,使用不同的敬语。目前广为统一的分类有四种,即: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美化语。搞清人际交往中的敬语表达,如何正确使用敬语,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冯立华 《科技信息》2007,(34):208-209
本文以时枝诚记的敬语论的发表为中,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时枝敬语论之前、时枝敬语论、时枝敬语论之后的敬语分类研究。并对敬语研究的现状即"敬语研究的新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一部分跨文化语言知识对英汉会话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了分析,这些礼貌用语主要涉及对称赞的应答、请求、餐桌客套语、接受邀请、问候、挽留、称呼和道歉等八个方面。包括了两种语言文化中礼貌用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日常会话的礼貌用语,从语用角度作个小结,旨在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特地场合,特定人群中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以期为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金元时"您"大量出现于俗文学作品中,语言背景、人物阶层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您"出现的重要因素。"您"是"你们"的合音,但受到代词系统的排挤,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终于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第二人称单数尊称形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人们对“礼貌”的理解不尽相同,对“礼貌”的表达方式也产生了必然的差异。在众多各异的表达“礼貌”的言语行为中,仅从英汉对“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的不同理解出发,就引发了一系列各自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14.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谦逊与客套、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能够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语言待遇现象是一成不变的,但并非使用礼貌用语就能表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亲近关系。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可以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实质是选择不同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语言待遇现象是一成不变的,但并非使用礼貌用语就能表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亲近关系.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可以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实质是选择不同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外贸英语函电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成为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必要桥梁,也是我国高校商务专业和涉外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笔者通过分析外贸英语信函翻译的一些典型例子,从两个方面分阐述了外贸英语信函翻译中的敬辞与谦辞的中英互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古敬语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古敬语指夏、商、西周时期上古先民语言生活中所运用的那些带有敬谦礼貌色彩的词语。上古敬语是上古先民在创造上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天神灵物敬威 ;酋长帝王尊崇 ;先人先祖崇拜 ;上下卑尊观念 ;敬德保民思想 ;语言文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礼貌的语言能缩短交际距离、缓解紧张、消除冲突和增进理解。礼貌原则中的各项准则是对礼貌话语语言机制的总结和阐述。只有遵守了礼貌原则及其各项准则,才能很好地保持和维护一定的交际距离,从而有效地完成交际行为并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日语中用言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用言中动词的敬语法,特别是那其中的敬语动词。由于大量使用敬语动词的是古典语,因此着重探讨的是以平安时代为中心的古典语的敬语动词,便于我们更深入了解敬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