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小说本质的认识,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始终笼罩在史学观念的阴影之下.批评家长期以来也将小说、历史并提,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实录纠缠在一起.金圣叹在其评点中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修史思想,他认为小说与史书一样具有劝勉惩戒即对社会有着认识和批判作用.他指出,在艺术上,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著作对古代小说影响深远,同时指出,"因文生事"的<水浒传>在艺术上也有着其超越<史记>之处.  相似文献   

2.
六朝志怪作为中国古小说的发轫,其中的幻想因素对后世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幻想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以幻想为基础,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在幻想方式上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传媒作为文学传播的手段和载体,其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随之影响文学的内变.现代传媒与文学结盟,把文学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晚清时期,中国小说借助于以期刊杂志为主体的现代传播媒介,堂堂正正地步入了文学殿堂,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角.申报馆的一报一刊--<申报>和<瀛寰琐记>,开创了我国报刊文学的先河.<新小说>的问世,促成了二十世纪初期报章小说繁盛一时的新局面,也引发了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的彻底变革.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现代传媒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意义之大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其创作的低潮不无关系.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随即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评点应运而生.冯镇峦的评点则无愧于<聊斋>诸家评点之翘楚,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提升了小说的地位与价值,顺应了小说观念古今转变的历史潮流;他综观"作品-历史"的宏观视角,继承了古代诗论文论的独特传统,并折射出有清一代文史知识的丰厚积淀及朴学之风的巨大影响.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可看作文言小说评点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幻想小说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在界定幻想小说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为基点,以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为文本,寻找幻想小说的特点,希望对中国现代幻想小说创造提供一点参考。幻想小说的特点分别为:充满想象力的第二世界,充满魔法元素,充满光明与黑暗的对峙,而淳朴与爱是对抗黑暗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是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的演讲纪录稿,其内容主要由<中国小说史略>而来.本文从"有意的总结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与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论述<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的价值,并在与<中国小说史略>的比较中窥测先生的一些变化和发展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洛丽塔>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讲述了40多岁"老男人"亨伯特迷恋上12岁"小仙女"洛丽塔的故事.不少人视其为淫秽小说,事实上<洛丽塔>是一部严肃作品,与淫秽、爱情等内容无关,它的文学价值在于真假共存的叙述结构和亦真亦幻的小说世界,通过暴露虚构,<洛丽塔>成为元小说.  相似文献   

9.
李洱小说<花腔>由正本、副本交织而成的"花腔体",是为了呈现历史叙述与小说叙述的"同构"性.以"仿史"的形式展示历史的建构过程及其形态,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颠覆历史或否认历史的真实存在,而是向被书写的历史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观念提出质疑和挑战,并以此与传统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10.
吴国禹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87-187,73
鲁迅先生农村题材小说中,构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特别是小说<社戏>最为典型,反映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愫,以与他所描述的不幸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这折射出鲁迅先生怀旧及寻找中国出路的苦闷和彷徨.  相似文献   

11.
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热爱,伍尔芙与福克纳的小说都自然地呈现出诗化倾向,又由于作家的个人风格不同,他们的诗化小说各具特色,但两位作家在诗化小说的探索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只是简单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的模式,将诗歌的象征意象与浪漫的激情融入小说中,从而赋予小说新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羁绊与现实困难的压力下,自我意识觉醒的新青年普遍产生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正是这些困扰着新青年们的自我难题成为迫切要求表达的主题,就此而言,成为“问题”的自我恰恰成就了作为小说的自叙传。所以自叙传小说在更准确的意义上说乃是一种“自我问题小说”,属于“五四”以来问题文学的一支,而非一般所谓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小说或主观抒情小说。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穿越小说的创作方兴未艾,并以其穿越性、意识流动性、可读性而在文坛上风骚独领。但追本溯源,我们发现,穿越小说的创作方法、生成方法、结构等都应该是意识流小说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小说"西化"的背景下,先锋小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它是对"五四"文学技巧西化的延续,同时先锋小说相对于西方文学的滞后性比之"五四"文学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先锋小说对当代小说革新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不可低估的,主要体现在小说技巧的革新上。  相似文献   

15.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兴盛期,并在21世纪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逐渐形成了"西藏新小说"研究、概述性研究、女性小说研究、藏文小说研究等学术传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文章分析了西藏当代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者视野有待于拓宽、跨越语言边界的学术成果较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实践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话本是说话人用以备忘或传授生徒而写的底本。说话在唐代已很盛行。话本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也比以前的小说前进了一步,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现存宋代讲史话本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和《大宋宣和遗事》。宋代的讲史一类长篇话本虽然成就不高,但在我国小说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的著名女作家,她与冰心、庐隐一样善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中观照女性的命运,探寻女性的命题,书写自我生存的体验与感悟。她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都市温饱人家和高门巨室中那些温柔端庄的温婉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人生际遇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家庭影壁、屏风后的生活内幕,讲述"五四"妇女运动以外的闺门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生活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科尔沁小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人文性来源于科尔沁地区多元文化的滋养。分析科尔沁小说中的多元文化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蒙古族文化与满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混血,内蒙文化与山东文化、东北文化的交融,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指出在多元文化的塑造下,科尔沁小说形成的自觉的文化意识,较强的文化综合能力使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相似文献   

20.
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商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文言小说中商人形象频繁出现,这是文言小说发展到宋代产生的新气象,是宋代文言小说通俗化倾向的表征之一,它与宋代市人阶层及其文艺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