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3-53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健研究员主持的“中研Ⅱ号对HAART疗法的影响及疗效评价研究”(2004BA719A09-01)课题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采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对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中研Ⅱ号增效减毒的作用;为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方案奠定基础;评价中研Ⅱ号与HAART合用的安全性;进行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量表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9-6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课题(2004BA719A14—5)研究目的:(1)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采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对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云艾1号增效减毒作用;(2)评价云艾1号与HAART合用的安全性;(3)探索在边境、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8-58
云南省的HIV流行以静脉药瘾人群(IDUs)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对海洛因药瘾者中的HIV/AIDS患者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遏制艾滋病传播,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海洛因药瘾者中的HIV/AIDS患者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吸毒是其首要需求。服药的依从性比一般其他艾滋病患者差,脱失率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艾滋病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与抗病毒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4-45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个旧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1个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19A14—3)“社区HIV/AIDS综合干预模式研究”,旨在通过社区参与性研究,在一个城市社区和一个农村社区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5)项目“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防治”、“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价”子课题(2005CB05154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禁毒效果评估研究”(2006BAK098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药物维持治疗和无毒社区防复吸新模式研究”(2007BA107804)、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云南、四川药物滥用及其与HIV/AIDS感染传播相关关系的研究”和“不同戒毒机构戒毒康复机制及效果的评估”、“中盖”全球基金项目(第四轮)以及211工程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并受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等政府部门委托,根据我国药物滥用形势的现状、流行特征和社会、公共卫生及禁毒工作需求,组织实施了多项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工作,对我国药物滥用流行水平、现状、特征及其对社会、公共卫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此文将上述工作归纳为10个方面的课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8):52-53
艾滋病(AIDS)迅速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病毒感染人数达4200万,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该病病情复杂、病势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我国《艾滋病防治发展纲要》提出,艾滋病的防治中医药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实践证实,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较好的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目前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因此研究人员试图以中医特色和特点为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对190例患者采用包含两种院内制剂、综合康复(现代康复+针灸)、内科基础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有手术适应症者)的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在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恢复、肢体康复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案是一种优化方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全球22个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而云南省是我国肺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实施现代肺结核病控制策略,即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策略的地区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包括耐药和敏感),敏感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各地报道的差异很大。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以及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62-62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白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几乎所有的国家均报告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既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又无治愈的药物,因此,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国内外成功经验证明: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0-50
本项目获国家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科技专项资金和北京市科技项目基金的资助。通过对古今文史及医学文献、SARS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各种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透邪解毒法的作用机理、SARS后骨坏死和瘟疫研究的方法学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期构建瘟疫研究模式及其方法体系,为发挥中医药治疗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优势和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52-53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相应的预防和治疗面临挑战。优化抗HIV“鸡尾酒”的疗效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药物间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互补,避免药物的代谢失效,从而增加药效,是优化“鸡尾酒”疗法的突破方向之一。化学药代谢性增效的研究在抗HIV“鸡尾酒”疗法上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  相似文献   

13.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经过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基本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流行与预测、实验室技术和临床治疗三个研究平台,在艾滋病动物模型、流行预测模型方面有所突破,完成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病毒毒种库、中医证候群、临床治疗等四个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综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1-5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袁灿兴主任医师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胡建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2004BA721A01Z46),以胡建华教授的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为核心展开,从中挖掘出特色的中医证治理论、创新性的学术观点、独特的诊疗经验与临床思维方法,临证用药规律、学术思想的形成等为主要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上,症、征、证等词常混用而时有错误。要正确运用这些词,应当了解其中文的沿革及含义的演变。一、症、征的概念症状(symptom)简称症,体征(sign)简称征,均见于西医学传入中国时翻译之伊始。症状一般是指病人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耳鸣、恶心、腹胀等。体征一般是指医师通过对病人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血压高、罗音、肝脾肿大、血色素低等。有些异常改变,病人自己能主观感觉到,医生也能客观检查到,所以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呼吸困难、发热、下肢水肿等。症(症状)、征(体征),现代的中医文献中也普遍使用,其含义与西医学相同。但中医学更多的是用症,症并且可以包括体征,即症状、体征都是症。症、征是机体有了病变时的各种单个的(不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客观表现,是判断病种、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但它毕竟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病变的本质。二、中医有关证、证候的概念西医学虽然也有适应证、禁忌证等提法,但并未形成能与病、症并列的“证”概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当代中医学将“证”概念约定为: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因此,“病”、“症”、“证”是中医病理、诊断中的三大概念。“证”实际上是指“证候”和“证名”。疾病过程中,各具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将其称为“证候”,其意义则与单个症(症状或体征)有所不同。对疾病过程中某阶段所表现的证候,通过辨证而确定其本质——病位、病性等,并综合归纳为“证名”(如上述证候通过辨证而诊断为“风寒表实证”)。因此,“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和由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概念所构成的“证名”,证候是证的外候,即表现,证名是代表证本质的名称。临床上有时又将证或证名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三、證、证、症、征、候的沿革证、症、征最早的文字应为證。《说文解字》对證的解释是“告也,从言,登声”,义为证据、证验。对証的解释是“谏也”,对谏的解释是“証也”,二字互训。證是历代中医用以表述疾病状态的规范字,在古代中医文献中一直是用證而不用証。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証为證的俗字,而1964年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则是将証字简化成证字,于是古代的、中医学中的證字便演变成了证字。征的繁体字有徵,徵有证验、证明、迹象、象征、特征之义,故征实际上也与證字有相通之处。中医学虽然从概念上逐渐将疾病现象的“症”、“征”与疾病当前本质的“证”区分开来,但文字上都是取證乃证据、验证之义。疾病的表现——症状、体征属证据,古当称为證;中医辨“证”是通过对症的辨别而确定当前病变的本质,自然也称为證。所以,辨证的证字,症状的症字,都是从古代的證字演变而来。如汉·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观其脉證,知犯何逆,随證治之”,很显然,前面一个證字,是指现在所说的“症”,后面一个證字,则是指现在所说的“证”。“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凡觑伺皆曰候,因之以时为候。”故候字包含空间与时间两方面含义:一指观察到的现象,二指对现象观察的过程。疾病所表现的症状,既是现象,又是过程,所以中医学常将症状称为候,症与候的意思相同,并且将病、證与候连在一起,合称病候、證候,两者合用仍是指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四、关于“症”的音、义《简化字总表》颁布后,症字变为两声字。症的读音,一为(zhènɡ),是医学专用字,即症状;一为(zhēnɡ),是繁体字癥的简化字。zhēnɡ声的症字,源于中医“癥瘕积聚”之说,“癥”者真也,“瘕”者假也,凡腹内聚而不散的结块,即谓癥病,以后引申为“事情弄坏或者不能解决的关键”,成为社会用语。实际上癥字从疒、从徵,而徵为征的繁体字,故癥又与征、症相关。中医学中“症”字泛指各种单个症状或体征,而“癥”字则专指腹内聚而不散的包块,两个概念同用一词,使中医编辑出版者每每难以处理,故建议恢复“癥”字,而不能与“症”字混用。五、应用举例凡单个症状、体征,如发热、月经量少、脉滑、舌淡白等,应称“症”或“征”。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应称为“证候”,如里实热证的证候有发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对病情进行辨证后,所作的诊断结论,应称为“证”,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为证的名称。“主证”、“次证”应是指主要、次要的证名(证型),如主证为热闭心神证,次证为阴虚津伤证。“主症”、“次症”应是指主要、次要的症状,如主症为腹痛、泻泄,次症为心烦、乏力。腹内包块应称“癥瘕”,而不宜称“症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策略,并在云南省进行应用和推广。其方法是通过两种策略同时检测,对比分析新的检测策略与原检测策略的符合性,在符合率较高的情况下向全省推广新策略。筛查检测中发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与确证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可随着反应强度(S/CO)逐渐增高而增高;使用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筛查复检可有效提高筛查检测与确证检测的阳性符合率。本研究在证明该替代策略的实用性的同时,也为其在云南省的应用提供了现场应用评价的最佳证据。研究结果已在全省16个州/市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个体化治疗的先驱,也是中医药特色,但尚未有现代证候评价方法。为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将现代评价方法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建立了中医药临床效应个体化评价的循证方法、关键技术和标准操作规程,为形成中医药临床效应个体化评价的新模式提供了技术资料和临床证据,丰富了中医药临床评价的内容,促进了中医药临床效应的科学评价和客观表达。  相似文献   

18.
医学名词“证”、“症”、“征”的混乱使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出版界。本文拟从辞源学和中西医学概念等方面,对“证”、“症”、“征”及其相关的字、词进行探析,从其词义演变,以及当今对其概念的界定,来统一、规范它们的使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证(証、證)、证候现在使用的规范字“证”,来源于古代的两个汉字“証”和“證”。“証”的本义是谏正。汉·许慎撰《说文解字》:“証,谏也。从言正声,读若正月。谏,証也。从言柬声。”[1]可见“証”与“谏”互训,在最初并无病象的意义。那么,古代表达病象意义用哪个字呢?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古代用“證”字。《说文解字》:“證,告也。从言登声。”[1]《辞源》载“證”:“zhèng 诸应切,去,證韵,照。”[2]概括为五个义项:①证实,证验。②谏。③法则。④证据,根据。⑤病况。通“症”。并举例说明当时“證”与“症”通假。如《列子·周穆王》载:“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这里的“證”是病人告之的病情,即现在所说的症状。后来“證”被俗称为“証”,从而赋予“証”的病象意义。如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今俗以証为證验字,遂改。”[1]中医古籍较早记载“證”的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病有远近,證有中外。”[3]现存汉·张仲景《伤寒论》大多数章节以“××病脉證并治”为题讨论外感病的诊治。同时,自古以来,“证”(証、證)与“症”在大量中医文献中时常混用。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上》载:“观其脉證,知犯何逆,随證治之”[4],第一个“證”与脉连用,意指病人的脉象与症状,应用“症”而借用为“證”,而第二个“證”即今所指之“证”。又如清·唐容川著《血症论》,观其内容,主要讨论各种出血类疾病,而不单指出血的症状。因而,此“血症”应为“血证”,应用“证”而借用为“症”。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学术界对“症”与“证”辨析越来越清楚。现代中医学家为了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需要,在编写中医学教材时,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予以高度重视。研究者发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奠基性医著《黄帝内经》已经孕育,自汉·张仲景以降,古代中医学家已经发明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方法。而明确提出“辨证论治”一词的是清·章虚谷的《医门棒喝》。与“辨证论治”近义的词,在明·周慎斋《慎斋遗书》则记作“辨证施治”。而“辨证”一词可能还要早。虽然宋·张杲《医说》所载“辩证”,并不是“辨证”,但从内容看,还是“辨证”。症是症状的简称,是病人自我的不良感觉,往往是对单个病状的描述,如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感冒有发热,痢疾有发热,中风也可以有发热。感冒、痢疾、中风,中西医都认为是疾病。而中医提出“证”的概念,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概念,是西医所没有的概念。因为在中医看来,只知道病人患什么病还不够,还必须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明属于什么证。不同的证,它的治法方药是不同的。只有辨明了证,方能确定治法,并组方用药。譬如,感冒,中医还要辨明属于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等等。“证”对于中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何为“证”?学术界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证是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功能等本质变化的概括。证概念的内涵,随着学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变化。有人认为,证不仅有疾病之证,还有健康之证,因而有辨证论治,也有辨证养生。“证”字还用于“适应证”、“禁忌证”等名词的组合。适应证、禁忌证有病理的概念,亦有生理的概念,所以使用“适应证”、“禁忌证”比“适应症”、“禁忌症”、“适应征”、“禁忌征”更准确。“适应证”,《辞海》释为:“适合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如痈发展成脓肿,应行切开术,脓肿开成为切开的适应证;奎宁治疗疟疾的急性发作有效,疟疾的急性发作即为奎宁的适应证。”[5]“禁忌证”,《辞海》释为:“禁忌证:适应证的反义词。指不适宜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或采用后反而有害的疾病或情况。如痈未化脓即行切开,不但不能治愈,反而可造成败血症,未化脓的痈即为切开的禁忌证。另如属实热性的病证,为用温补药的禁忌证;属虚寒性的病证,为用寒凉药的禁忌证等。”[5]其释义只讲治疗措施,有些局限。如果补充预防保健的含义,就更加全面了。同时必须指出,“适应证”、“禁忌证”名词对中西医学都适用。“证”与“证候”的使用也很混乱,这与两者概念界定不清有关。而“证候”又需与古代“證候”、“症候”、“徵候”等词作辨析。“證候”一词,见于两晋南北朝文献。晋代指可以验证的天象。如《晋书·天文志上》:“度历象昏明之證候。”南北朝还指症状。如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撰效验方五卷,具论诸病證候,因药变通。”[2]“症候”一词,《辞源》释:“病情,病象。”[2]并引宋·李昴英《文溪集》:“事事挂漏,色色穷空,症候转危,景象愈蹙。”又引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大抵忘己逐物,虚内事外,是近来学者时行症候。”“徵候”,《辞海》云“犹征兆。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并非专指疾病征象。[5]“证候”作为中医学名词,《辞海》释为:“指患病时出现的互有联系的一组症状。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可反映疾病的原因和病理变化,了解疾病的部位(如表证、里证)、正气和病邪的盛衰(如虚证、实证)、疾病的性质(如寒证、热证)、病机的变化(如闭证、脱证)等。辨别不同证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5]在中医学术界,对证候的概念,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为:证是证候的简称,两者内涵相同;另一种为:证候是证的外候。证是疾病的本质,证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功能等本质变化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与体征等。如风寒感冒证的外在表现为发热、恶寒重、无汗、脉浮紧等一组症状及体征,这组症状及体征即为风寒感冒的证候。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做出分化,并对其内涵加以界定,是必要的。因此,后一种看法今后可以作为规范名词来使用。因为西医没有证的概念,所以证的英译也一直有不同的译法,常见的有syndrome,pattern。《多兰医学词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载syndrome:a set of symptoms which occur together;the sum of signs of any morbid state;a symptom complex.In genetics,a pattern of multiple malformations thought to be pathogenetically related.[6](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任一疾病的征候总和;症状复合。在遗传学方面,认为是在发病学上相关的多个畸形。)西医传入中国后,syndrome译为“综合征”。英文中没有证对应词,因此由pattern引申而来。pattern:《多兰医学词典》有一种释义为:a characteristic set of traits or actions,as behavior pattern.[6](一套品格或动作的特征,如行为模式。)英国著名中医翻译学者Nigel Wiseman认为英文里没有“证”的对应词,pattern可用来表达一组症状和体征,同时也可用syndrome。美国著名中医学者Dan Bensky也如此译。他们对证、证候没作区别,一般两者混用。根据前面对“证”、“证候”的界定,“证候”可译为syndrome。“证”可译为pattern。当然,由于“证”、“证候”两个名词表述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指本质,一指现象,在具体使用时,应由语境来确定。二、症(癥)现在的“症”字有两个读音:症状之“症”读zhèng;症瘕之“症”读zhēng。症(zhèng):指疾病的表现。《说文解字》未见此字,在古代常用“證”字来表达。如《辞源》释为:“病徵。古皆作‘證’。”[3]《辞海》释为:“疾病的症候情况。如重症、对症下药。”[5]“症”是症状的简称。“症状”,《辞海》释为:“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异常感觉。如患感冒时的发热、喉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广义的还包括‘体征’。”[5]《多兰医学词典》载symptom一词,释为:“any subjective evidence of disease or of a patient’s condition,i.e.,such evidence as perceived by the patient;a noticeable change in patient’s condition indicative of some bodily or mental state.”[6](病人的主观感觉。主观感觉的变化,提示患者某些身心状况的改变。)Symptom汉译为“症状”。另外,“症”(zhēng)是“癥”简化规范字。“癥”:《辞源》释:“腹中结块之病。旧题汉·华佗《华氏中藏经》上《积聚癥瘕杂虫论》:‘癥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2]并有“癥瘕”一词,《辞源》释:“癥瘕:腹中结块的病,坚者为,成物形者为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九有《癥瘕》。”由于“癥”简化成“症”,于是“癥瘕”便成了“症瘕”。[2]所谓“癥”,是腹内有坚硬结块的疾患,是有徵可稽的疾病,其造字从疒从徵,非常科学。如果“徵”简化成“征”,那么“癥”应该简化成“”,而不是“症”。“癥”简化为“症”,真是匪夷所思,不知当时简化的依据是什么?三、征(徵)规范汉字“征”,来源于三个古汉字“”、“征”、“徵”。中国古代“”、“征”字的义项中无一与疾病名词有关。由前可知,古代中医用“証”“證”“证”“症”来描述病情、病状,而不使用“徵”。西医传入后,人们在翻译医学名词时选用了“徵”字。当初翻译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与汉字“徵”所具有的迹象、象征、特征、证明、证验等涵义,与原意较为相符,同时又可与中医用词“証”“證”“证”“症”相区别有关。“徵”字经简化、规范后成为“征”。“征”主要用于西医名词“体征”、“综合征”。“体征”,《辞海》释为:“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如患心脏病时所听到的心杂音,患肝脏病时所扪到的肝肿大,或所见到的黄疸,患阑尾炎时的腹部压痛等。是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根据之一。”[5]与英文sign对应。《多兰医学词典》载sign:an indic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any objective evidence of a disease,i.e.,such evidence as is perceptible to the examining physician,as opposed to the subjective sensations(syndromes)of the patient.[6](提示某事物的存在;体征:疾病的客观证据,例如医生检查时发现的与病人主观感觉[症状]相反的证据。)而中医往往将体征包括在症状之内,而不单列。“综合征”,《辞海》释为:“亦称‘症候群’。代表一些相互关连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同时出现一群症状,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如有显著的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时,称‘肾病综合症’。不少综合征用首先发现者的一个或几个学者的姓氏命名,如阿-斯综合征等。中医学中的证候,如脏腑分证、六经分证等,其表现的症状,类似综合征。”[5]“综合征”由英文syndrome一词译得。“徵”(征)字有迹象、象征、特征、证明、证验等涵义,而“證”(证)则有证实、证验、证据、根据、病况等涵义,所以“征”与“证”亦有相通之处。就内涵讲,综合征相当于中医“证候”。四、小结由上可知,“証”本义并无病象的意思;“證”则有病象的含义,后被俗字“証”代替,同时“證”还被通假为“症”,作症状解。“証”、“證”,在文字上被后世简化规范为“证”字,而在中医学上则被提炼成一个特有概念的专有名词。“症”在古代与“證”是混用的,后世被固定释为症状。但作为“癥”的简化字,有待商榷。“征”()本义与医学无关,它是作为“徵”的简化字,被作为西医名词“体征”、“综合征”译入时所选用的汉字,以便与中医名词相区别。“证”“症”“征”及相关字词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症即症状(symptom)的简称,是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主观的异常感觉。体征(sign),是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客观的异常变化。中医称症状时还包括体征。综合征(syndrome)是西医学名词。证(pattern)、证候(syndrome)是中医学名词。就疾病而言,症状、体征、综合征、证候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并非是疾病的本质,而中医“证”的概念是反映疾病本质的。而且,中医的“证”不仅有病理的概念,还有生理的概念。注释: ① 朱建平研究员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证”、“症”、“征”是医学专业书刊和医疗文书档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个音、形、义相近的字,但目前不少人对这3个字的使用常有混淆,甚至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一是使用者缺乏对字义的探究和鉴别;二是目前对这三个字的使用尚无规范可循。“证”字在医学上的使用源自中医,但中医论著也有“症”出现;在西医进入中国后,“征”、“症”的使用逐渐增多,同时现代的中医书籍中也常引用一些西医的专业术语,如“症状”、“体征”等,中西医的交叉使得这3个字的应用更加混乱。二、引证1.《汉语大词典》(1)证:通“症”,病症。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只愿的依本分伤家没变证,慢慢的传授阴阳。”一本作“症”。(2)症:症候、病象。【症状】有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如发热、头痛、咳嗽等,多指患者主观不适。【症候】①疾病;②毛病;③症状。【症象】症状。2.《辞海》(1)证:症候。【证候】中医学名词。指患病时出现的互有联系的一群症状。证候反映了疾病的原因和病理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部位,如表证、里证;正气和病邪的盛衰,如虚证、实证;疾病的性质,如寒证、热证;病机的变化,如闭证、脱证等。辨别不同的证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适应证】适合于采用某一诊断或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禁忌证】指不适应于采用某种诊断或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或采用后反而有害。(2)症:疾病的症候情况。如重症、对症下药。【症状】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异常感觉。如患感冒时的发热、喉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广义的症状还包括体征,是临床上用作诊断的重要依据。【症结】腹中结块的病。《史记》中有“尽见五藏(脏)症结。”【症瘕】中医学病名。指腹内结块。以坚硬不易推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症候群】即“综合征”。(3)征:迹象。【综合征】同时出现的一群症状,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或功能紊乱,但还不能确定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且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的病所引起。中医中的证候,如脏腑分证、六经分证等,其表现的症状,类似于综合征。3.《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基本同《辞海》。(1)证:①证明;②证据,证件。(2)症:①中医指腹腔内肿块的病;②疾病。(3)征: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三、讨论总的说来,对“证”、“症”、“征”这3个字的应用须格外小心。为减少误用,力求规范,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1.“症”即指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疾病的症状,或单指某一种症状;“征”与“症”所表示的范围较小。而“证”是相互关联的器官或功能紊乱的总和,对一组临床表现的概括,概念的范围较大。对于综合征,因有“综合”二字,已有“集合”之意,再用“证”,就重复了,故选用“征”。2.“症”多指主观感觉,“征”多为客观检查所获得的信息。3.最初中医几乎只用“证”,根据《汉语大词典》对“证”的解释,有时也通“症”,故出现了由以前的“证见”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单指具体症状时的“症见”。4.对西医学名词的翻译,其实是在中医对这3个字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扩展,故中西医对这3个字的使用是相通的。按照上述理解,笔者在图书编辑加工时对“证”、“症”、“征”三字的选用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9-49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研究”(2004BA720A06—01),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更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4家三级甲等医院协作攻关。课题旨在通过对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的测定、器官微循环功能检测和血流灌注测定以及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