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各地区的实力分析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的单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的基本地理单元,尝试主要利用从经济因子和社会人文因子对中国各地区综合实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首先选取6类37个变量作为中国各地区实力分析和排序的原始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7个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斜交旋转后得到5个公因子,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综合实力分析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本分层聚类,再结合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类型划分和空间解释。  相似文献   

2.
用因子分析法对2001年各地区的多个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将综合因子进行聚类,得出各地区经济排名及分类,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甘肃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各地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讨论甘肃妇女的就业状况的地区差异,并对影响妇女就业结构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各地区在提高妇女经济社会地位方面应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李长青 《科技信息》2011,(27):I0163-I0165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浙江经济的发展也是很不均衡的,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使浙江省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16项指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分析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各市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各市的综合得分对11个地级市进行了分类,对各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地区综合实力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利用多元统计的主要成分分析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实力、科研水平等6个基本方面及其综合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为合理划分地区经济类型提供依据,并对最后排序和分类结果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描述区域创新环境的3个综合指标:社会环境、经济动力和政府支持因子;然后,运用3个综合因子得分比较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区的创新环境;最后,运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法,检验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创新环境描述指标综合得分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但江苏的三大区域的创新环境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大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创新环境也存在统计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各地区工业企业按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排序,进而对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地位和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分地区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2年的断面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省区的就业结构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我国各省区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指数递减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对数增长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线性增长趋势.各地区人均GDP小于20000元时,第二产业有更大的就业弹性;人均GDP大于20000元时,第三产业则有更大的就业弹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人均GDP和就业结构的数值关系,将我国31个省区划分为4大地域类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排名,结果发现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市,而中西部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几乎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分析结果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状况相一致,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态势,并根据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12个学院20个班级645个学生为样本,调查民族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反映当前民族院校女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就业取向,分析影响民族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通过对比同龄男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探讨了该群体在未来就业时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一个简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六种化学元素(即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因子得分,将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六块火山岩标本分类,进而对六种区域火山岩的元素含量情况作出较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中信成长指数作为成长性企业样本,根据文献提取财务指标17个,通过因子分析,将其归纳为6个成长因子,以因子得分为新变量,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成长性企业进行按财务特征分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当前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贡献大小评价、合成综合得分评估,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比较研究,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因子分析在中心城市竞争力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37个中心城市为样本,选取了7项反映城市竞争力绩效的综合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心城市竞争力绩效的3个关键因子:辐射力、吸引力和持续增长能力,并计算出样本城市相应的各因子及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序,通过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分析,实现了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主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2因子模型能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对不同产地地木耳质量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3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海北州为一类,海南州、黄南州、海西州聚为一类,西宁市为一类.这两种方法说明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智慧旅游评价指标数据,利用集值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因子分析建立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中原地区游客喜欢的排名靠前的河南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其城市智慧旅游综合因子得分。结果表明:在智慧景区服务及游客体验智慧化建设方面旅游城市洛阳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7.
姜磊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11):12-15
构建了人口发展评估体系模型及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因子得分及排名,并对各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政府应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加大教育、医疗、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推动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人口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根据全球812个标准气象测站30年的气候资料,选取各测站20个气候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取累计方差贡献80%以上的五个主因子进行极大方差旋转,旋转后的主因子具有明显的气候意义,然后对旋转后主因子得分进行动态聚类分析,得到全球18个一级气候类型及其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20.
因子分析在股票论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AS软件,对深市537支股票2005年第一季度的八个财务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将八个财务指标浓缩为三个因子,利用主成分法并作方差最大旋转,计算出了因子得分.根据得分多少,对各上市公司的股票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