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关于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审判组织的若干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民法院是将劳动争议案件视为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适用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来进行审理,但是,由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内容,法律适用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地位等诸多方面与普通的民事案件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现行的民劳合一的劳动争议诉讼体制日益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劳动争议审判组织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弊端,并结合国外成功的司法实践,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庭和劳动争议诉讼实行特殊陪审制的制度构想,并就其理论依据,运作模式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合理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已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但其存在的缺陷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发生劳动争议时,“弱小”的劳动大众的权益还是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与其事后经过复杂的程序解决争议,还不如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试图在分析现有劳动争议的基础上,阐述劳动争议预防的重要性与意义,以及笔者以为能够采取的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德国劳动法院的设立标志着劳动司法程序与普通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离。并且针对不同种类的争议,企业内与劳动法院分别设立了相应的调节程序与处理程序(包括调解、诉讼和仲裁程序),这些都保证了德国劳动争议处理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本文主要是对德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广森 《科技信息》2010,(30):393-39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趋增多,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讨论在我国设置劳动法院这一改革方式,笔者在参考德国劳动法院设置的基础上,就中国现阶段设置劳动法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我国目前的资源,无论在立法基础、机构设置还是审判方式上都不足以支撑劳动法院设置的结论。为解决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急需改革和解决短期内无法设立劳动法院的矛盾,笔者提出分两步完成劳动法院设置的对策和措施,即在过渡时期内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实行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的单轨制方案,同时加强有关立法和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使劳动法院最终在我国得以设立。  相似文献   

5.
胡建国 《科技信息》2013,(10):126-126
<正>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作为我国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预防矛盾激化、减少诉讼发生,维护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劳动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争议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数量却反而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对调解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加快,私营、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多变,这使我国新时期劳动争议呈现出新的特点。劳动者维权需要面对的是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法律处理机制,在此冗长的维权过程中有时劳动者自己就丧失了维权的动力,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以上问题旧《劳动法》已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劳动争议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进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劳动关系已进入集体劳动争议的高发期和多发期,妥善解决集体劳动争议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探讨了构建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评价了国外的成熟经验,提出了完善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及时、公正、有效解决劳动争议的需要。本文从以下角度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扩大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完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这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是劳资双方劳动关系不协调的体现,一套良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高效运行,对于化解劳资矛盾,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效力及弊端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两点建议,即调整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将原来的“单轨制”改为“双轨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论述了铁路解决劳动争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层调解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当事人解决劳动争议,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劳动争议案前基层调解机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是节约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执行,劳动争议发生数量大量增长。利用198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的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显著正相关;加大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力度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数量。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加强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继续完善调整劳动争议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并提高实际工资占实际GDP的比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4.
刘彩琼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13-15,18
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升且处理难度日趋加剧、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尽完善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劳动争议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在认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对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缺陷的分析入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的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双轨制模式,并提议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新体制的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劳动争议的特征,介绍了建立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作用,探讨了在WTO环境下,铁路行业减少劳资纠纷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着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工资拖欠严重,加班现象普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应从加快法制建设、加强调控力度、加强机制建设方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者应从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应从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方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大连出口企业出现的劳动纠纷及复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企业劳动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事实劳动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劳动法律关系相伴相生的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由来已久。相关劳动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力图解决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在最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国家之手用更深入的介入干预劳动关系明显体现了消灭事实劳动关系的立法目的。但我们的法律从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过界定,无论是保护还是消灭都带来操作上的难题。厘清一些基本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9.
双重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在调整双重劳动关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法律应当对双重劳动关系的成立条件、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作出明确规定,为相关纠纷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切实保障兼职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