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卓培 《科学通报》1993,38(17):1614-1614
农田杂草一般使收入损失10%多。由于研制出一个新除草剂的成本,是选育出抗除草剂作物一个新品种的20—100倍;故发展抗除草剂作物,在国外正在崭露头角:有杂交成功的抗Atrazine油菜品种,有从组织培养选择得到的抗Imazapyr玉米品系,有从诱变种子选择出的抗Chlorsulfuron大豆种质,有用突变的烟草乙酰乳酸合酶基因,转化得到有实用抗性水平的抗磺酰基脲类除草剂的烟草品种。在国内,朱立煌等将龙葵的抗Atrazine PsbA基因用微注  相似文献   

3.
4.
除草剂、农药、化肥对黑斑蛙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芬 《科学通报》1989,34(24):1898-1898
农业防治害虫大量使用剧毒化学农药,有其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对爆发性虫害,效果更为显著。但若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害虫的抗药性会逐年增强,农药的施用量也不断增加,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还需施用大量的化肥,这给人畜以及农田的生物带来了很大的毒害作用。本文就农药、化肥对农田中的蛙类胚胎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抗除草剂基因快速检测和提高杂交稻纯度的新技术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抗除草剂基因bar一直是植物遗传转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选择标记基因之一。它提供转化体对除草剂Basta的抗性,便于筛选围化体和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6.
鞠海彦 《世界科学》2010,(10):42-42
<正>美国黑人说唱歌手"DMX"(原名厄尔·西蒙斯)并非仅仅因为他的调解性歌词而著名,今年3月因违反保释期规定再次被警方逮捕(没有通过毒品测试);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泰隆.海耶斯(Tyrone Hayes,左图)在年初发的一系列电子邮件中引用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环境条件下油菜花粉介导的除草剂抗性基因飘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转基因安全评估的个案原则, 研究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花粉向中国传统油菜品种的飘逸概率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检测受体植株后代的除草剂抗性检测转基因油菜花粉的飘逸率. 结果表明, 花粉飘逸的距离达2000 m, 且飘逸率随着与花粉源区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少. 但在距花粉源区33.5~2000 m的范围内, 花粉飘逸率均低于0.015%, 且并不随距离增加而逐渐下降, 表现了花粉长距离飘逸和授粉的随机性. 绝大多数花粉散布在花粉源区周围4.5 m范围内, 其中最大飘逸率为1.19%, 出现在距源区1.4 m的取样点. 风向显著影响花粉飘逸的方向和距离. 但是, 授粉昆虫蜜蜂的数量与花粉飘逸方向和距离没有相关性, 表明花粉飘逸的方向性差异并不是由于蜜蜂的数量及分布引起的. 本研究在中国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大面积田间试验, 为转基因油菜的商品化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花粉空间分布模型为油菜杂交种生产的隔离距离与杂种纯度估计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许多植物表现为异花授粉和较高的种间杂交亲和性, 这些生殖特征喻示着外源基因在该科植物间存在潜在的流动风险. 通过苯胺蓝荧光法观察、人工杂交、混合花粉蒙导授粉结合杂交后代的分子鉴定, 研究了甘蓝型抗草甘膦油菜Q3与5种十字花科植物(共6个材料)的杂交亲和性, 以评估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在上述植物间的流动.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与Q3杂交的亲和指数分别为16.15, 12.77, 2.345和0.85, F1代植株PCR检测为阳性; 诸葛菜、播娘蒿×Q3表现出高度不亲和,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 分别停滞在诸葛菜花柱上部1/3处与播娘蒿柱头表面, 蒙导后代植株PCR检测均表现阴性. 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 Q3与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间的基因流频率分别为2.3278%, 2.1487%, 1.0157%和0.9236%, 与诸葛菜、播娘蒿2种杂草的频率为0. 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 本研究结果同时说明十字花科植物间的外源基因流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马增 《科学通报》1965,10(8):751-751
利用化学药剂除草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农、林、牧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中,有着广阔的前途。近年来,我国在化学除草的试验和应用方面有了迅速的发展。本书就是根据我国几种大田作物上使用化学除草剂的经验,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除草剂在我国行之有效的使用方法,并介绍了有关化学除草剂的一些基本知识。本书分正文及附录两部分,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了农田除草工作的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了农田除草剂以及生产上常用的几种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来除草的方法。第二章化学除草的基本知识,由化学除草的发展历史写起,着重叙述了  相似文献   

10.
顾立群 《科学通报》1995,40(2):191-191
本文开始是应用神经网络函数连接网络FLN进行高活性除草剂硫代磷酰胺酯类化合物OSAR分析的,如图1所示.FLN原始输入模式各分量x_i经系列函数变换f_j(x_i)形成扩展分量x_j~E,组成增强输入模式,不经隐蔽层而直接与输出层神经元加权互连,网络输出为  相似文献   

11.
陈景文 《科学通报》1997,42(2):157-159
取代氮杂环类化合物作为合成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中间体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Hansch模型、Free-Wilsons模型和线性溶解能相关模型常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但该类模型或所需的分子结构参数较难获得,或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因而制约了这类模型的应用。本文以分子间作用力理论为基础,采用量子化学MNDO算法计算的分子结构描述符,提出了一种新的QSAR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于取代氮杂环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玉米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及抗除草剂植株再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国圣  杨爱芳  张举仁  毕玉平  单雷 《科学通报》2000,45(20):2181-2184
以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将来自拟南芥菜(Arabidopsis thaliana)的突变抗除草剂基因als导入玉米愈伤组织细胞;转化后的细胞经除草剂chlorsulfuron筛选,产生了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印迹法鉴定,部分再生植株转入了als基因,喷施除草剂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良好的抗除草剂特性.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抗除草剂chlorsulfur  相似文献   

13.
王进贤 《科学通报》1981,26(21):1343-1343
燕麦敌、燕麦畏是重要的有机农药,在控制麦田野燕麦方面是一种优良的选择性除草剂。 燕麦敌-燕麦畏混合除草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迄今未见报道。现将燕麦敌-燕麦畏混合除草剂的合成、生物毒性,除草种类和适用作物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对张家口地区饮用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晋  蒋可 《科学通报》2002,47(10):758-762
用磺酸化聚(二乙烯基苯-并-N-乙烯基吡咯烷酮)合物填充的SPE小柱提取水中痕量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DEA,DIA,HA,DEDIA),HPLC-APCIMS联机分离检测,方法快速、灵敏,抗化学干扰性好,该方法检测限为0.01-0.05μg/L,对张家口地区的洋河水系及地下水进行了普查,检测出了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发现污染源多年排放使得阿特拉津已进入宫厅水库和深入地下水层,130m深的井水中阿特拉津的有毒代谢物DEA高达7.2μg/L,地下水中有毒代谢物DEA和DIA的浓度远远高于母体阿特拉津浓度(6-10倍),成为污染地下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江中行 《科学之友》2007,(11A):67-68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近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截至2004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遍布世界五大洲。然而,转基因食品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却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类高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6.
越南橙色战争毒剂影响新一代橙剂是一种化学毒剂,又称橙色战剂。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曾在越南大量喷洒了除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一个赞成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组织——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局(ISAAA)发布2006年度报告称,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但批评者抱怨说,除了使玉米、大豆和棉花对除草剂和害虫更有抵抗力外,生物技术没有带来任何其他好处。  相似文献   

18.
毛细现象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的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像曲辕犁、古老的水车、水磨的发明与应用一样,锄的发明与使用也有着深刻的道理和动人的传说。太行山区有个村镇。在一个满月之夜,白天劳作了整天的小伙子夜晚来潭边等着浇水,看着潭边挤满的人群,他提着空罐来到了干裂的田里,抚摸着枯黄的苗,发愁地看着月亮在淡淡的白云间穿行,忽见从天上下来一个仙女,原来,这是他  相似文献   

19.
早在十年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田普遍受到杂草的侵害,至少农民所见之处即是如此: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玉米和大豆田里,长满了马利筋,这里一簇那里一片的。此情此景恐难再现。如今,田里种满了耐除草剂农达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农民们  相似文献   

2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到杂草,许多人就会想起这首每个中国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唐诗.自然,人类与农田杂草自石器时代起就结下的怨恨,又会在一些人的心头涌动.虽然人类社会已今非昔比,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农民依靠除草机、除草剂,已不再一个汗珠摔八瓣地在田间与杂草苦斗体能了,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田间杂草所造成的近百亿美元的损失,仍使它们位居农林有害生物的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