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设心理—心理因果性存在,且将因果性分析为反事实依赖关系,那么有两种非物理主义立场可以得到心理—物理因果性。第一种承诺心理与物理事物之间存在超级难以打破的自然律,第二种采取目的论式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进一步承认物理因果闭合的非物理主义者会面临排除难题。只有第二种非物理主义立场才能使用本尼特的因果相容论策略来解决排除难题。  相似文献   

2.
微观领域中的因果性和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立足于对全同粒子系统和EPR关联的分析,研讨了微观领域中的因果性和关联的新形式,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具有直接因果规律可循的只是作为概率幅的态函数,对物理量的单次测量所得到的观察值是没有因果关系可以追寻的,全同粒子之间的关联是一种纯粹的统计性关联;如果将这种统计关联误认为等同于因果关系,则在理解诸如费米子、玻色子及EPR关联的新特征时,会得出不恰当的判断和悖谬。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客观世界中并存着决定性和非决定性两类现象。例如,放射性衰变那样的个别微观过程的发生完全是随机的,因而是非决定性的。与此同时,大量观察到的衰变事件,遵循指数式的衰减定律,在总体上体现了一种统计决定性。另外,多个实际观察值对指数定律的统计偏差,亦服从某种定律;因而。非决定性也是一种规律性。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客观规律性包括了决定性和非决定性两类,决定性又包括了因果性加关联,因而决定性和因果性都不是普遍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功能性规律陈述的形式特征,可以给出三种方式的逻辑解读及可检验性分析,由此与具有“如果……则”形式的因果性陈述相联系,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没有理由把因果性规律与功能性规律的根本区别根植于时间正向的因果性关系和时间逆向的因果性关系的语义区别上,两类规律陈述的区别实际上与条件句中的前件子句与后件子句之间的充分性关系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外一部分物理学家和过程哲学学派对贝尔定理和远距关联实验的理解,也阐述了作者本人的见解。本文认为,远距关联实验的结果违反了爱因斯坦的定域性要求,说明宇宙中很可能存在某种非定域的物理过程和联系,显示了通常相对论光锥要求的局限性。这些发现要求重新审查现有建立在可定域性基础上的空间、时间、物质属性和因果性等概念。文章认为只有正视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引入时空的层次性观点,才可能避免已出现的理论困难和所谓非定域过程存在于时空之外这类哲学谬误。这些见解是否正确,请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6.
萨尔蒙提出科学说明是要提供"因果机制".在他看来,因果性是优先的,有了因果才有说明,而且他认为有些因果是可以不需要定律的,所以因果也比定律更为基本.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萨尔蒙的观点进行反驳:(1)萨尔蒙用"记号传递"作为区分因果过程和虚假过程的条件,可能绕不开因果概念,会有循环定义的问题.(2)萨尔蒙承认单一因果,但是单一因果只有在我们对科学定律有所认识才能予以辨别.(3)因果性可以表达为定律形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定律都可以表达为因果,例如量子力学中的全同粒子的关联可以表现为定律形式,但两者之间并没超距的因果作用.(4)萨尔蒙认为科学说明应该是本体论,但是科学说明作为人的活动应该是认识论.即便从本体论可能是萨尔蒙所谓"从下至上式",但是从认识论上,科学说明应该是"从上至下式".  相似文献   

7.
早期认知心理学倾向于接受传统逻辑学的观点,认为归纳推理起源于因果性。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因果性起源于人对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指出,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关系可以还原为空间关系。于是,在追溯归纳推理基础心理机制的道路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线索:归纳推理源于对因果性的认识,因果性起源于时间关系,而时间关系又是空间关系的衍生,因此,归纳推理起源于对空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认识心理学理论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代认识心理学理论问题的争论乐国安现代认识心理学(contemporarycognitivepsychology),亦称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processingpsychology),是目前在西方心理学界影响很大的一个新流派。它产...  相似文献   

9.
碳笼烯,每个字的涵义如下:碳:全碳,是唯一以共价键形成的簇(碳簇)。笼:闭型(caged)空心可以包纳其他如La等金属,这种笼的闭合必然由六元环与五元环或七元环“融合”而成。可形象地表示C60(球形,也可以用碳球烯以表示其高级对称性);C70(灯笼型...  相似文献   

10.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2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3尾羽鸟(Caudipteryx)5长城鸟(Changchengornis)4孔子鸟(Confuciusornis)(化石产自辽宁北票晚侏罗世地层中,线...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4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在美国病危回国。次日约旦政府宣布他已处于“脑死亡”(braindeath)状态,依靠医疗器械维持生命;国外有传媒称他已“临床死亡”(clinicaldeath)。两天后,约旦政府正式宣布侯赛因于当天上午逝世。读了这些报道,...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化学热点研究领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美国科学情报所(ISI)90年代以来在ScienceWatch期刊上公布 295篇热门论文,对近10年来国际化学前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研究方向作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1)诺贝尔奖往往从引文数最高的研究中产生;(2)基础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导;(3)热点领域往往出现在化学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的交叉点上;(2)分析化学不再仅仅是化学家手中的工具,它已发展为分析科学;(5)有机  相似文献   

13.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唯)科学主义(scientism)、反科学(anti-science)和伪科学(pseudoscience)是三个彼此相关的词语,常用做他称,多含贬义,用法宽泛,语意含混。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归纳和梳理。认为:(唯)科学主义是经典科学范式的其它思想化领域和社会实践层面的泛化;反科学思想是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思,对于人类的未来有重要意义;反科学行动则是以思想为敌人的政治行为;伪科学包括科学向度的伪科学理论,经济、政治和宗教向度的伪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信息科技(一)因特网及其有相关的名词学科代码:X1997年7月发布序号中文名英文名现有名和曾有名注释97.X.1互联网internet,internetwork,interconnectionnetwork互联网,互连网,网际网,网间网又称“互连网...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第一次将哲学与科学区分开来。自然与自由是康德因果性问题的两种模式,是理解康德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关键。通过休谟因果性问题的解决,康德直接论证了自然因果性的普遍必然性。通过纯粹理性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解决,康德间接论证了自由因果性的可能性。其中,自然因果性为科学奠定基础,自由因果性为哲学提供根据。康德因果性问题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一直坚守着对心理因果性的辩护,近年来,一种新的辩护策略是从因果关系切入此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大研究趋势:第一,对原因和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符合法则学特征的规律要求逐渐被弱化;第二,因果关系在本体论上的实在性要求逐步被弱化甚至消解。干预主义因果理论同时符合这两大趋势,根据这一因果理论,心理因果性是能够成立的。本文以干预主义因果论为基础,分析了因果排他性论证从前提到结论的多个不合理之处,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立场做辩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用文献考证和实验分析两种方法研究我国古代黄铜铸钱历程所得结果的比较,找到了一种鉴别我国古代矿炼黄铜(cementationbrass)和单质锌黄铜(metallicZincbrass)的实验室方法,为研究古代炼锌史找到了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同时就有关问题与M.R.Cowell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有多种生活方式,亦即多种文化。大致有两个不同学派或学术传统从事异己文化的研究,即实证主义传统和解释学传统。本文探讨了这两个学派的学术特点,指出实证主义学派旨在建构一门避免解释的分歧的实证科学,解释学传统则以建立难免不同解释和争论的一门解释的科学(aninterpretivescience)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因果性的本体论和自然哲学──敬答张志林副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关于因果性理论的作用学派、条件学派和概率学派三大流派的基本观点。着重剖析了属于作用学派的邦格因果模型的优缺点。指出这个模型存在的问题不在于它用集合的概念来描述相互作用,也不在于它承认存在着同时性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它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没有看到因果作用只是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没有对因果关系作条件分析。针对这个缺点,本文作者从自然哲学上提出了三种相互作用的划分,并将作用学派和条件学派关于因果性的研究整合起来,提出因果性的新定义,这个定义更全面地阐明因果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对许多人来说,经跑道滑行后起飞的飞机(aeroplane,airplane)和不用在跑道上滑行就可飞起来的“直升飞机”(helicopter)是比较熟悉的东西。然而也有不少人把“直升飞机”叫作“直升机”,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哪种叫法正确?许多人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