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如今大可演绎为“专利就是力量”。 目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之间“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战略性武器,随着我国IT企业走向世界,也不可避免遭遇到知识产权大战,一不小心就会踏入“雷区”。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却不谙具体的管理之道。那么,在多重困境下,他们又该如何突围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IT行业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行业之一,仅中国地区就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海尔集团看准了这一点,l998年4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C-MOLD公司合资组建了“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以企业、院校、国外大公司三方联手进军信息产业的形式,先行一步,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军软件产业的家电企业,并以其独具个性的网络,在IT业唱响了“三步曲”。 三步曲之一 ——个性化服务先声夺人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地压缩着利润空间,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服务由于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被越来越多的厂  相似文献   

3.
“北乔峰、南慕容”——王嘉廉与庄思浩曾经一同被奉为全球IT领域的华人代表人物。而二年前的冬天,创造了全球总裁薪酬神话的王嘉廉突然辞去世界500强企业CA公司主席职务,退出了世界IT大舞台。而BEA创始人庄思浩俨然成为华人IT大舞台上的“寂寞高手”。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印度企业的印象还停留在“编程序”、“写代码”等低端软件外包业务上之时,孰不知很多印度企业已经逐步涉足一些“非IT的”、管理咨询等属于“传统高端欧美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开始不动声色地向高端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IT企业竞争激烈、知识员工紧缺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我国IT企业激活知识员工应遵循“五大法则”,从而吸引并留住他们,推进企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由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举办的“2005年度湖北省优秀软件企业、优秀软件产品评比活动”中,开目公司经专家委员会的初审评议,被列为“湖北省优秀软件企业”.同时,公司申报的软件产品——开目CAPP也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7.
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火炬优秀高新技术企业”、“明星企业”;“中国专利江苏百强企业”,全球主要的LCD产品制造商之一。1997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Shinco新科”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公司以“诚信卓越,科技领先”为经营理念,以数字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形成了两项支柱产业:一是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LCD TV、EVD、Portable DVD、GPS卫星导航系统等;二是以空调、滚筒洗衣机为主的新型家用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8.
章淼 《上海信息化》2006,(12):72-73
信息化企业服务用户的过程,是一个技术与服务“双管齐下”的过程。如今。其瓶颈已从“手段”挪至了“方式”。这种情况下,打造IT服务的理想模式,以免除用户的“后顾之忧”。成为每个信息化企业不得不跨越的一道门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李燕 《上海信息化》2007,(10):40-43
信产部连续9年对专利态势的引导、推动.使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逐步加深,“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建设相结合”正在成为当前IT企业发展的“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他是驰名国际的IT职业经理人,他是500万年薪的享有者:他推动“用友”成功转型,走上国际化之路他一纸辞呈,再度回归跨国公司……从“打工皇帝”的人生之路,探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旅程。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04,(5):50-50
“科教兴国”、“科技强省”、“科技兴企”、“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这一系列的口号显示着科技在社会企业中的作用是如此的重大。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要走出国门,通过科技提升产品质量和形象是必须之道。在国门敞开之际,国内的传统产业是否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做到国际品位的富含科技内质的品质与形象结合体?是否真正意识到产品科技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利弊得失、机遇及危机?在举国的沸沸洋洋的“注重科技”的宣传中,企业和企业家们是否真正将“科技”放在心里,思在脑里,落到实处,将“科技”二字真正融入到“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成为无论在国内国际的任何同类产品面前都可以站得直立而无畏?  相似文献   

12.
曲玲年 《科技潮》2005,(2):30-3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成本竞争压力,迫使欧、美企业改变业务流程和进行战略性资源重组.IT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使软件与IT外包产业,快速实现离岸,其复合增长率为年28%~40%。在全球软件与IT外包产业的离岸总量中,印度遥遥领先,占有50%的份额,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紧随其后。软件与IT外包产业,将成为继制造业的“中国制造”之后,又一展示“中国制造”实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05,(5):89-89
被业界誉为“IT管理专家”的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最新的网络管理平台Ultr@NMS v3.0版本和网络安全运行管理中心Ultr@SOMC v1.2版本。此次IT管理产品新闻发布会显示了神州泰岳对IT管理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也让业界见证了神州泰岳在IT管理市场的实力。  相似文献   

14.
当普元软件公司荣获“2004”05年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最具潜力企业”大奖,普元软件的CTO黄柳青博士荣获“2004-05年中国信息技术创新人物暨年度CTO”,普元软件的标志性产品EOS’”被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评为“2005最佳面向构件中间件”奖时,中国软件业界诞生了一只耀眼的凤凰。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1,(3):45-46
1988年在硅谷成立的趋势科技只是一个不到10名员工的防毒软件小公司,短短十多年间,趋势科技跻身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防毒软件公司,香港《远东经济评论》称趋势科技为“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软件公司”;美国的《财富》杂志将它选入“亚洲最酷”的公司;而趋势科技公司董事长张明正自己,两度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1996年被国际IT专业杂志《EDA ASIA》读者选为“年度最佳发明家”,台湾IT界称之为“防毒网路霸主”。趋势科技公司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张明正认为,实现公司前景的关键是使之成为真正国际性的企业,成功地将不同的技术和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以“外包”响誉国际的印度软件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这些来自南亚的巨擎令业界广为关注!而3年时间过去了,这曾经的焦点,如今在中国市场上却风光不在。走近印度IT企业——究竟是什么令“印度象”在华裹足不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数码时代     
《当代地方科技》2005,(3):41-44
随着PC等传统IT产品微利时代的到来,国内IT厂商陷入了新的迷茫,苦苦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新世纪,当IT企业发展的新探索与消费多元化“遭遇”后数码产品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二者共同的新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迅速扩大和迅速升级,高端的外包服务人才为企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而作为上海浦东地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标志,张江创新学院开始联手多家跨国软件企业,打造“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以“国际联盟”的形式推广“中国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08,(10):88-88
由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和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软件展示交易会暨IT风云论坛”将于2008年10月23至24日在上海浦东软件园举行。据悉,本届展交会将呈现一批与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外包相关的核心技术成果、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软件创新技术及服务产品。届时,承办方将举办“2008张江创业融资秋季训练营”、“2008网游投资论坛”、“服务外包实用人才培养论坛”、“软件外包——IT新势力”等一系列的论坛及会议。来自海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IT从业人员将在此充分交流、激发灵感、捕捉商机。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辉煌.还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灭亡,这些天壤之别的致命结果都是“产品概念”这个原点造成的。就是这个“产品概念”使很多的企业在获得了成功的同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衰败的。最近一段时间和营销界的同仁们在一起聊起目前国内营销的现状,总是免不了说到“产品概念”的问题。说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