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尖子生”考试作弊现象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由来已久,一般来说,考试作弊者多是差生,但近几年来,各类高校的“尖子生”也加和了作弊行列,要校园里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考生心理,教学管理等角度对“尖子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动因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建立成本矩阵,提出了考生作弊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出了监管人监管选择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考生作弊的选择和监管人监督的选择,阐述了加大对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后,仍有作弊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以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弊是考生心理与某些社会现象发生碰撞所产生的一种不正当行为。根除考试作弊现象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社会环境,消除造成考生异常心理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学生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监考教师与考生的演化博弈模型,对高校学生作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经分析得出,监考教师的举报力度与学生作弊现象之间存在循环的模式.所以,高校需从考生与监考教师双方下手,才能有效减少学生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这一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也引起了有关教育学者的关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该问题,我们会发现大学生为考试而做相应的准备以及作弊,都会产生相对应的成本和收益。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本和收益做进一步比较,得到的结果是:考试作弊对考生来讲存在内在经济性,这就促使大学生有考试作弊的倾向;考试作弊对整个社会而言存在外在不经济性,这叉促使学校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防止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6.
刘春和 《科技信息》2009,(29):224-224,385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考试舞弊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学校只从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上来下功夫,使学生产生对作弊后果的恐惧,以此来遏制学生作弊,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结多年的考试管理经验,笔者认为,要彻底杜绝考试作弊,需要从诚信教育,课程设置,考试改革等多方面着手,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考试观。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三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考生作弊的九种心理情况,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改革考试方式、健全考试制度等防范考试作弊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通讯、信息和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下,一些高科技作弊手段开始涌入大学校园,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公平性.本文通过分析在高校各类考试中考生利用高科技作弊的现状,结合高校的特点,提出了预防高科技作弊的措施,以期对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肃高校考风考纪有一定的借鉴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通讯、信息和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下,一些高科技作弊手段开始涌入大学校园,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公平性.本文通过分析在高校各类考试中考生利用高科技作弊的现状,结合高校的特点,提出了预防高科技作弊的措施,以期对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肃高校考风考纪有一定的借鉴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玮一 《科技信息》2006,(11):19-20
本文通过剖析高校考生作弊现象,认为要遏止作弊风,应重视全社会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着许多作弊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用人单位重学历轻能力、自考考试制度设计不合理、处理考试作弊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考生缺乏诚信等原因。要解决这些弊端,应纠正用人单位唯学历是从的做法,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快立法进度,加强道德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考试系统中考生可用的作弊手段和防止作弊的具体方法及特点,使用钩子技术、包过滤技术、API调用技术、消息拦截技术、回凋技术和随机组卷技术,有效阻止利用网络进行作弊、U盘接入电脑作弊、偷看、使用考试禁用的软件作弊、替考等作弊手段,同时给出了具体实现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考场身份验证系统,就其系统功能、构成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此系统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考生身份的识别中,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公正性,并且节省人力,使用方便,便于考生的计算机管理;可以杜绝“替考”一类作弊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如厕与作弊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科举实行了一千多年,作弊和防止作弊,双方拉锯,道高或者魔高,此消彼涨,作弊的技术在发展,防止的措施也在发展,一来二去,考官们对于如何防止作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其中就有防堵考生下三路下三滥招数的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我国选拔人才最传统,也是最有益处的方式之一,考试对于中国考生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得考试成绩的现象屡禁不止,考试不诚信在高职院校中时有发生。而考试作弊行为不仅对于其他考生而言会产生不公平现象,同时也损害了我国整个考试诚信的正面形象。基于此,该文重点对我国高职院校考试不诚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考试作弊现象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找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高考成绩直接影响着考生的人生起点,是决定考生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考成绩的重要性使得部分考生产生了投机取巧的想法,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借高考发横财的"红土壤",促成了高考电子作弊案的大量滋生,尽管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由于缺乏法律手段的强制约束,这些措施并未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将从立法的角度剖析规制"高考电子作弊案"的立法空白和立法必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原因的分析,高职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发生的动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本文提出了要加强考生的考试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措施,严格考试管理,以减少或杜绝考试违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进行的高考,是组织考试作弊入刑后首次高考,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空中环境”,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加大了高考无线电保障力度,除了对重点地区和考场开展专项电磁环境监测外,还提前对全市的电子市场进行了针对销售作弊器材的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9.
王明蓉  蒋树清 《科技信息》2009,(34):I0390-I0390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在各种考核、考试中,引入了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在考试组织、考试形式和考试环境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导致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和手段也有别于传统考试。本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角度,来探讨无纸化考试的一些作弊手段以及如何利用相关技术手段来预防和发现考生的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多种用于成年人考试的考场座次编排系统的弊端,提出在编制成年人考试的考场座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运用数据库技术编制了一种专门用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座次编排系统.利用该系统编制考生的考场和座次,可以有效地减小考生考试时作弊的可能性,减轻监考人员的工作压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