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再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为了能给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开放课堂,还数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出现的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的趋向,并不意味着艺术与生活合一,而只意味着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媒介、工具)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等等。“艺术——生活特异化”的特色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应该受到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有关教育法规中有明确规定,还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一切解决温饱和富裕了的人们共同的需要和追求。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在于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应该受到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有关教育法规中有明确规定,还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一切解决温饱和富裕了的人们共同的需要和追求。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在于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邓卫斌  李剑峰 《科技信息》2010,(12):I0107-I0108
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的产品应该让人感觉不到设计的存在,真正融入生活,不仅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充满乐趣,还要更少的烦恼来打扰生活。产品设计应该回归于本质—真,而不仅仅是表象的一些因素。本文对电视的设计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电视存在方式的认识、科技与造型的关系、操作方式与人的需求几个方面的阐述的电视设计的回归于真。  相似文献   

6.
"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先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也系联了他的美学探索,是其人生美学的最贴切的表述。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美学理论,"人生艺术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必须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玄意人生是魏晋南北朝文人艺术化生命状态的一种概括,它是玄学经中朝名士而向生活情趣化转移、沉潜的结果,同时又与儒家所倡导的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化人生有着重要的区别。其主要的表现是超越于表演性的皮相之外的玄境与闲境的统一,以及文人对真之境界的追求。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不仅能使我们对中古文人及其审美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其时诗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秦丽  张向辉 《科技信息》2007,(27):204-204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更多的开设综合课程,软化学科界限,打破学科林立的状况。为使数学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乘着创新教育的东风,我们应该尝试把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相整合。细研数学教学,就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成分。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自身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就会达到数学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有机整合,下面从四个角度浅谈如何使数学教学艺术化。  相似文献   

10.
《叔叔的故事》是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是对现实、历史以及小说自身的全面反思。作家不能光在小说中编造文本故事,更应在现实中耕耘自己的生活故事。忽视审美(游戏)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将生活彻底艺术化,便会陷入审美的迷津。苦难主义是对苦难历史的炫耀。如果不能很好地从苦难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遗忘历史,苟且偷欢,那么终将遭遇到历史的无情愚弄。  相似文献   

11.
正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算拥有得再多,也无法让生活变得充实有趣。如果我们手头可支配的钱有限,那就更应该有的放矢地只购买能让自己真心获得满足的物品。我们总是讨论"怎么样才能不购买""哪些东西不应该买"这类不购买的话题,其实,如果我们一直过着只买基本生活需求品的生活,生活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想,这种生活应该会和社会脱节,变得越来越无趣吧。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技潮》2012,(8):26-29
在不远的从前,当电子产品还没有占据我们的生活,网络还只是天边的浮云,那个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和游戏内容也许简单,但也有着现在被网络和游戏包围的孩子所不能想象的乐趣和自由。而这样的简单的乐趣,其实在电子浪潮席卷之前,  相似文献   

13.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艺术具有惊人的魅力!它让多少人如痴如迷,魂萦梦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像艺术那样,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们的学生,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到达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支出的条件下让作文水平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相应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的乐趣,并能在作文训练中不仅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5.
黄伟  张桦 《科技信息》2012,(16):284-284
从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方向看,应该是我们现阶段高等院校艺术欣赏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当今各种美术作品中,提取能系统地给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可欣赏的著名作品,以及用简单明了的言语去赏析这样的作品,如何提高教学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革新并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就是我们现阶段对非专业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环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曲再鸣  汤向 《广东科技》2013,22(6):14-14,9
通过探讨传统审美以及传统文化对,试图说明传统审美能力应该成为当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重心,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将会为我们当代从业者或教育者带来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日记是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坚持写日记,就会留下我们在漫长生活长河中的心灵感悟、情感私语、审美瞬间等等,留待我们日后咀嚼、回味和陶醉,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的孩子每天坚持写日记,更能促进日常练笔、积累生活素材、培养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该文就“成长日记”写作的好处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朱光潜那里,人生分为广义的完满人生和狭义的实际人生.前者具有理想的形而上意义,侧重于人的生命;后者属于现实的形而下层面,指的是人的实际生活,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从而让我们不能免俗.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命,那么人生艺术化;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活,那么艺术生活化.相较于生命来说,生活是实在的,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1,(2):10-10
按理,中国人应该到购物中心去,沉迷于消费乐趣,并推迟存款。因为中国人正生活在年经济增长率为9%或者更高的国家里,这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和无限的工作机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审美观的角度,分别从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三个方面对建国后武术审美变化进行论述,认为武术现代审美观的主要特征是追求直观的外在形体美,注重动作外在形式的造型,美感,趋向于表演、艺术化,更加突出其养生、娱乐性,技击性不再是武术的首要的审美标准;动作内涵意境相对传统武术下降,或者说形成与时代相应的新风格和意境;练武术的理想、追求更加现实化、功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