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花药培养与多种技术结合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麦杂交育种、诱变充种、突变育种,花培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不同育种技术的综合比较研究认为:花药培养技术具有快速稳定变异材料的作用,与其它育种技术结合运用效果更好,特别是与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结合,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河北沧州地区耐盐小麦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亮  陆莉  王奉芝 《科技信息》2007,(4):214-214
针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类型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结合国内外小麦耐盐育种科学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小麦耐盐性育种研究并取得了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总结了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种植技术,为多抗性小麦育种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4.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西昌农科所小麦育种工作经过几代人长期深入细致地研究,育成了一系列小麦品种,不论在育种途径、育种方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仅就西昌农科所在小麦育种上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做出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2,(3)
促进小麦遗传改进的高效诱变技术及其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大豆耐盐性研究与应用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主要生产性状的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畜牧研究所无公害蔬莱诊断施肥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北京市土肥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昌平区土肥站北京山区荒溪分类、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制图及灾害时预报系统研究北京市林业局中国气象科学院中尺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小麦育种动态的研究情况。结合攀西地区实际,通过对该地区小麦生产地的抽样调查与分析,制定出了适合该区区域特点的小麦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
离子束生物工程与植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一门首先兴起于中国的生物物理交叉新学科。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余增亮研究员发现,离子注入对生物具有诱变效应,井成功地将之应用于诱变育种。从此,离子注入就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和生物改良方法被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迅猛发展。离子束生物工程学从诞生至今的十余年中,已在生物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诱变育种,是继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之后,利用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几年来,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组成“三结合”小组,开展这项工作。实践表明,诱变育种是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快中子电离密度大,能量较备,诱变效果比较好,日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探索快中于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效果,从1974年开始,我们在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协助下,开展了这一试验研究。二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快中子在水稻育种中的诱变效应是肯定的、现把试验的初步结果摘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纵横》1997,(4):28-28,30
辽春10号是由辽宁省衣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用“1048”做母本,以“70181—2”为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历经18年选育成功的国内外顶尖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已喜获1996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其主要特点是:1、熟期特早辽春10号为春性小麦品种,在沈阳地区春播,lA出苗到成熟仅需75天左右,在雨季到来之前的6月末至7月初gF可成熟,比国内外同类品种早熟7~10天,是当今世界上生育期最短的面包小麦品种。由于早熟早收,不仅可…  相似文献   

11.
试验料材选用粒大、色白、品质好的6811(1)-81小麦品系.色光辐射源采用高频超声设备,输出最大电功率300W,频效1.1MHz,换能器输出声能经声透镜聚焦后,焦区平均声强度50W/cm~2;光源采用氦氖激光器,光斑直径3mm.光束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直接照射于声场焦区内.  相似文献   

12.
中子和电子束辐照对水稻等农作物育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主要叙述了用14 MeV快中子、0.025 eV热中子和1.5 MeV 电子束对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分别以多种不同的辐射剂量进行辐射育种试验,得到了这些作物在不同射线作用下的致死剂量和半致死剂量,并从辐射诱变中选育出有实用价值的一些新品系、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重离子束辐射是一种新兴的辐射诱变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等特点,已受到作物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常用的重离子源有C、N、Ne等,不同植物物种、不同部位以及发育阶段对重离子束的敏感性不一。通过结合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技术,国内外已对多种植物开展重离子束辐射育种的研究,获得一系列新种质和新品种。本文简要介绍重离子束辐射诱变的基本原理、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麦群体改良实验工作中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发现,FOXBASE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软件开发工具,能迅速地从大量数据中整理出群体的分布状况,从而选择出最适材料,为数据库在群体和数量遗传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密闭条件下用微波辐射进行麦草硫酸盐蒽醌法制浆,通过不同药品用量、液比和微波功率的单因素实验.当用碱量为14%、硫化度为2%、液比1∶7、功率450 W时,纸浆得率在50.08%,卡伯值在18.19左右.实验为微波辐射用于传统制浆工艺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激光诱变洋葱种子的生物学研究、激光诱变洋葱种子的品种选育研究和激光诱变洋葱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3个方面综述了激光诱变洋葱的品种选育和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洋葱育种,尤其是激光诱变洋葱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品种PH82-2-2辐射诱变处理,在无零下温度条件下,获得了春性突变后代,选育出农大94118品系,试验结果还指出,冬小麦辐射诱变后获得的春性突变体,性状变异幅度大,突变谱宽,供选择的余地大,是春小麦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基因敲除技术逐渐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常用的三种基因敲除技术,即同源重组、插入突变、RNA干扰各自的原理、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观赏百合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驯化、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百合的资源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在百合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我国百合种质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百合种质资源研究中应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异地收集保存,引入群体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资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在百合育种中应加强倍性育种及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