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变法风潮席卷中华大地的1898年,支持变法的一代帝师翁同龢却被罢黜,一方面因其所代表的帝党利益与以慈禧为首的后党利益互不相容,受到了顽固派官僚后党分子的排斥打击而至;另一方面因光绪皇帝经验不足造成与翁同龢的政见分歧,最终给了后党分子以可乘之机;再次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使李鸿章等人伺机报复了因变法动机不纯而且疏忽大意的翁同龢,导致最终以“揽权”的罪名被罢免。  相似文献   

2.
纸浆模将主     
日前,国家经贸委公布了第一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其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名列"落后产品”部分第二名,其淘汰最后期限明文规定在2000年底以前.发泡塑料餐具已被勒令出局,谁来担任快餐具市场的主角,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个热点.经过几年实践磨炼和不断改进及市场分析,纸浆模餐具将在众多替代品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政治上坚决反对变法,熙丰年间,曾多次上疏批判新法及变法派人士,这不仅给他的仕途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与那些主持变法及参与变法的同年之间的关系,如他因反对变法与有同榜之谊的吕惠卿反目,两人相互攻讦,遂成不解之仇。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与戊戍变法有着极为相关的连系,洋务运动是经济上的维新,而戊戍变法则是洋务运动向政治领域的发展,洋务派的经济变法是维新派政治变法的先声。洋务运动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戊戌变法刺激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一方面对戊戌维新时期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从变法的轴心人物光绪帝不具备变法的动机;变法集团不具备强大集团内聚力和小集团劣势;社会刻板印象对变法的抵制;不能造成变法舆论等方面,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认为变法从整体上说虽然失败,但客观上也有成功的方面,思想上的启蒙和对封建心理的破坏是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后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午战败震动朝野,光绪采纳了康有为等人的变法建议,于1895年7月颁布推行14项新政的上谕,令各省官员议行。在慈禧及后党支持下,各省地方官员公然抗旨拒行。这场斗争实际上是维新派与守旧派;变法与反变法两大政治势力的斗争;也是帝党与后党实力的一场较量。本文从斗争的发生;要不要变法的抗争;对14项新政的争论;这场斗争的性质及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这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之下开始实施新政。在新政中,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变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改革没有改变东北地区被帝国主义国家争相掠夺的状况,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晓彤 《高等职业教育》2006,15(1):27-29,42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占领了发展的制高点,把握了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吸引和选拔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越来越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却成为制约人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日本近代中国研究学者的对话,可以把清末变法放到儒家汉化文明的背景下重新加以定位.晚清经世学风的一个源头是晚明的阳明后学,如果把宋恕的变法思想放到晚明阳明后学乃至张九成、杨简的浙学背景下来看,更容易理解他变法思想的传统资源.在这一方面,日本岛田虔次、沟口雄三、山口久和的研究,可以重新激发我们思考清末变法与日本这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商鞅变法不是新兴地主阶级变奴隶制为封建制的社会革新运动, 而是没落时期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者为了振兴奴隶制度“自强”、“自救” 的改革方案。变法后的秦国实行普遍奴隶制度。但变法的客观结果越出了统治者的主观意图之外, 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 故其社会制度已具有向封建制过渡之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变法大致包括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本文以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为要,说明其变法具有的实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鞅的变法革新有其成功独到之处。其成功的变法经历 ,似乎对新时代预示着一条“成法”、“刚法”、“亲法”的民主法治之道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在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在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政论家,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利用舆论工具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封建专制,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时期,他反对革命,反对共和。严复主张坚持渐进式的改良主义,反对突变式的革命。他的政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却与社会脱节。  相似文献   

16.
在复合土工膜厚度设计曲线交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复合土工膜厚度的割线模量迭代法和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并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思路,给出了用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选择复合土工膜的实例.结果表明,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计算的复合土工膜厚度更符合大坝设计施工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商鞅法家论”为牵强附会之论,前人对他法家身份印象深刻主要源自于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以法家思想构筑变法核心,以致妇孺皆识“商君之法”。事实上,商鞅不是一位仅通晓法家思想的专才,而是博通各家思想的通才,他是通识教育下的产物,也是通识思想的卓越践行者。因此,商鞅变法是商鞅糅合诸家思想精华部分(以法家学派思想为核心,其他学派思想为分翼)的变法图强运动,这是秦国变法效果优胜于六国变法的重要原因,更是通识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8.
历来的研究者都根据晏几道的朋友郑侠是变法的坚决反对者,于是认为晏几道在熙宁变法中也站在旧党一边,反对变法.然而仔细分析晏几道的诗文词以及新发现的材料中有关他与新党的不少交往,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晏几道其实是一个看破世事的"忘名之士",他对政治属于比较超脱的逍遥派.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的熙宁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熙宁变法的领导者和实践着,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提出了诸多革新措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他继承了先贤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作品题材、绘画风格的比较,剖析了其衰年变法的社会、心理原因,论证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解构与重建,是对自我形象、内在思想感情的解构与重建,并隐含着对旧制度的解构与重建。这种艺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征候和预兆,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不谋的暗合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