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树兰族(Trib.Epidendreae)美冠兰亚族(Subtrib.Eulophiinae)地生兰类群,全属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地宝兰属植物有5种,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分布记录。本文结合近几十年来地宝兰属植物的研究动态,阐述该属植物的资源概况、濒危原因、保护现状、细胞学、繁殖技术、菌根真菌、传粉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以期为制定地宝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和实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优势植物资源,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群体。本文对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了全面分析,阐明了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原则和保障体系,提出了实现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为广西兰科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雅长保护区”)内天贵卷瓣兰(Bulbophyllum tianguii)的生境、资源状况和伴生群落特征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贵卷瓣兰在雅长保护区内分布于106°24''27.78″-106°24''49.96″E,24°50''22.22″-24°51''2.18″N,海拔950-1 281 m,多见于林木盖度为40%-80%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天贵卷瓣兰一般附生于喀斯特石山上部或近山顶的岩石上,及天坑顶部的陡峭石壁上,多见于半阳坡;根部土壤为落叶腐殖土,少数无土,部分植株亦可附生于腐殖树茎或乔木树干上,常与苔藓类植物生长在一起。雅长保护区内发现4个天贵卷瓣兰种群,总计840个基株,多以克隆分株繁殖为主,呈聚集分布。4个伴生群落共记录有维管植物79种,隶属44科71属,单种科有29个科,单种属有64个属,植物分化程度较低,群落组成复杂。属的区系成分以热带分布占优势(占非世界分布的67.21%),温带分布也占有一定比例,其生境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天贵卷瓣兰常与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钩齿鼠李(Rhamnus lamprophylla)、针齿铁仔(Myrsine semiserrata)、光石韦(Pyrrosia calvata)等植物伴生。天贵卷瓣兰对生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其生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鉴于当前该地区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调查薄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特选该区域开展研究。【方法】基于相关文献资料,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标本信息,完成该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并据此开展综合分析。【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 118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187科、1 050属,科属以寡种占优势,但优势科属也较明显。该区野生种子植物184科,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共97科,温带性质的共39科,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和温带性科的比值约为2.5/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野生的1 02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性属共736个,温带性属共219个,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的比值约为3.4/1。可见不管在科级还是属级水平都表明该地区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突出,该地区拥有294种广西特有植物;还有351种为石灰岩特有植物,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1.51%,另外还有423种为石灰岩适宜植物,综合二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喜钙植物种类高达774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38%,而且这些特有植物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科属内,科属优势明显。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包括11种Ⅰ级和18种Ⅱ级保护植物;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92种,兰科植物就多达261种,其余的31种;另外还有12种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大量调查数据,探讨城市植物种类结构的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的潜在问题.结果显示,厦门市植物种类丰富,种类构成的特征明显.在调查记录到的467种植物中,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只有6种.植物种的频度分布符合Logistic函数(R2>0.99),其中1个科、1个属和25个种高于多样性管理的10/20/30准则.低频物种占总种数的81.5%,热带分布植物属占草本的72.4%及木本的72.3%.绿地野生草本植物经常遭受人为破坏,但依然占总种数的37.5%.绿地建设中应进一步重视低频及稀有物种的保护和物种构成的协调,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减少野生草本植物的人为破坏是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广西兴安白石天坑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地理演化、天坑生境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白石天坑植物有65科117属131种,区系组成中乔木有21种,占总数的16.03%;灌木有28种,占总数的21.37%;藤本植物有13种,占总数的9.92%,草本植物占总数的52.67%。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可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92%)和泛热带分布(32.31%);在属级水平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有60属,占总属数的51.28%,温带分布类型有37属,占总属数的31.62%。白石天坑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天坑底部向洞穴纵深100 m区域,物种分布只有3科3种;向洞穴纵深50 m区域分布11科13种;天坑底部区域分布13科14种;天坑中部植物丰富度较高,为33科44种,天坑外围分布有48科84种。白石天坑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为辅,植物区系受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岩溶地区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为以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喀斯特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怀沙-怀九河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区共有种子植物67科177属264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等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眼子菜属(Potamogeton)、鬼针草属(Bidens)等为优势属,但属的组成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18%,表明该区植物成分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热带成分占优势(51.28%);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4类,以北温带分布属为主,占27.27%,泛热带成分比例也较高,占21.21%,总体上温带成分(71.21%)高于热带成分(28.79%).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分布区类型多样.特有植物匮乏.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种.  相似文献   

9.
唐健民  韦霄  邹蓉  丁涛  柴胜丰  朱显亮 《广西科学》2023,30(6):1025-1036
本文论述广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点,分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广西部分)》共收录野生植物332种,其中苔藓植物1种,石松和蕨类植物44种,裸子植物31种,被子植物255种,真菌1种,共计69科125属3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9种,其中物种数量较多(≥9种)的前3个科分别是兰科Orchidaceae (84种)、豆科Fabaceae (32种)、山茶科Theaceae (31种),前3个属分别是石斛属Dendrobium(32种)、山茶属Camellia(30种)、红豆属Ormosia(26种)。中国特有属13个,中国特有种114个,其中广西特有种28个。地理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多的3个市县行政单元分别是龙州县(86种)、那坡县(84种)和靖西市(75种),桂西南喀斯特山地区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从属级水平可以看出,本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种类数量多、科属组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类比例高、特有现象明显、生活型种类丰富、草本种类占优势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广西独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广西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长江中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区内有种子植物166科803属1 56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达139科550属1 023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3科,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36%和62.85%,含5种以上的19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5.74%,这些科、属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体现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性特征.缙云山在种子植物物种数量及分布区类型上都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就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牟村  彭春良  张帆 《广西科学》2019,26(1):141-145
通过对中国湖南省苦苣苔科植物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整理,从苦苣苔科植物的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地理分布特征等方面,阐述湖南省苦苣苔植物多样性现状。湖南省内共有苦苣苔科植物17属81种(含种下单位,下同),无特有属;特有种23种,占总种数28.40%。省内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西南地区。种数排前五的属为广义报春苣苔属(24种)、广义马铃苣苔属(17种)、半蒴苣苔属(9种)、石山苣苔属(6种)、长蒴苣苔属(5种)及吊石苣苔属(5种)。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在种的分类水平上,特有成分所含种数32种,占总种数的45.07%,表明湖南省苦苣苔科植物特有性较高。针对苦苣苔科植物分布特性以及湖南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现状,本文给出了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省内野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滇黔桂牛肝菌资源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列出了来自滇黔桂3个地区的牛肝菌目8科29属239种。根据资料初步分析了这3省区的牛肝菌资源和区系特色。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山东省河流湿地植被构成、河流湿地植物生长型及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们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山东省河流湿地面积257 795.20 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4.84%。山东省河流湿地内分布植物82科、216属、301种。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包括15个类型和12个变型。温带性质和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和变型的属为145个,占总属数的67.13%,体现了植物属分布的温带和热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东拉山大峡谷的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特征,为该地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利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及植物资源学方法,对东拉山大峡谷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①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17科390属836种; 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共353种,而乔木、灌木和藤本分别有228、195和60种。②在科属组成上,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共有23科203属524种,分别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的52.05%和62.68%。③植物区系成分在科的水平上热带成分最高,其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占41.36%; 而在属种的水平上,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北温带分布占比最高,分别为属种总数的30.92%和46.76%。【结论】从东拉山分布区的类型来看,科的起源以热带性质为主,而属的性质则以温带分布为主,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通过与临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聚类分析,东拉山的植物区系与白马雪山的类型相似,温带成分较多,热带成分较少。东拉山大峡谷植物资源丰富,以材用、药用、食用和观赏4类为主,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藤蔓植物区系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和调查整理了广州地区藤蔓植物资源,广州藤蔓植物共有192种、128属、53科,分别占广州植物的种、属、科的12.6%、14.4%、26.9%,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较少,通过科、属分布类型分析可知,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分别占广州藤蔓植物总科数、总属数的56.6%、83.6%,小科和单种科较多,而大科较少,广州藤蔓植物单种属比例最大,占本区藤蔓植物总属数的67.9%,尤以泛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