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姬琦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79-181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隆博煤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煤层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四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煤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严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严重。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可为隆博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环宇铁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背景,评估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基于评估结果,指出采矿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严重,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了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和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提出了今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特征,比较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总是受所在地质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7.
贾定国 《科技信息》2010,(20):363-363
矿山的开采占用大量耕地;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引发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产生了大量"废渣、废水、废气",污染了周围环境;破坏了自然景观和地貌景观.本文通过笔者调查,对承德市矿山开采中的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问题的统计分析,摸清承德市矿山环境问题及危害,提出矿山环境保护和防治措施,极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问题发生,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依据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结合地质环境质量及已知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组合和灾害的发育程度,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及地质灾害分布的共同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进行分区评价,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Ⅰ.西部山地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Ⅱ.东北部平原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Ⅲ.中部三角洲平原弱灾害、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和Ⅳ。南部丘陵重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四个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为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尝试选取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类型、地质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五项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此方法除能基本反映评估区的实际情况外,还为地质灾害评估重点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及病害检测技术、石质文物清洗方法、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石质文物监测方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并针对石质文物科技保护在保护材料、仪器设备等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煤矿区有其特有的环境地质问题,问题多而且复杂,查明环境地质条件,能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使煤矿建设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孝感市矿山企业众多,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形成许多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发现孝感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影响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植被资源占用与破坏以及矿山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矿山地质灾害以云梦和应城地区膏盐矿开采导致的地面塌陷为主,含水层影响破坏主...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唐山地区的地质环境灾害突出。对唐山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且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唐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问题的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越来越多,作为新兴工程项目类型,该类项目的实施只能借监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建设程序进行,与地质工程的特点符合性较差,导致承担单位与勘查、设计、监理及审计等部门因采用不同标准形成冲突,故亟须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或地质灾害治理本专业的标准建设程序体系,以便更好的规范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合理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大地构造条件,使西藏区内具有地质环境复杂、原始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严重等方面的特殊性。针对这一特性,从西藏环境地质状况入手,阐述了我区目前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已经对西藏今后的生存发展起到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阳市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质灾害及石漠化,滑坡塌陷等方面,叙述其特征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对区内发育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程霞  刘君  崔向红 《科技信息》2011,(34):407-407,409
本文简要论述了石嘴山市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对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和土壤盐渍化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产生和危害进行了阐述。选取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和土壤盐渍化4种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将研究区分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中等区和较差区。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地质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研究闫庄矿区的地质条件,结合实际环境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选取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等多个评价因子,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了600个评价单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矿区环境质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环境地质优区、环境地质良区、环境地质中区和环境地质差区.评价结果表明,闫庄矿区地质环境质量总体为中等程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冈石窟的差异性地质损伤,从地层岩性、地下水及外部环境的差异性角度展开研究.将岩矿鉴定与地质损伤计算公式结合,从岩石的结构、矿物成分、胶结方式方面讨论地层岩性差异性导致的石雕地质损伤,并对比新鲜样品与风化样品的成分,得到石雕地质损伤的产物.研究表明:石窟中长期受地下水作用的部位易于风化,地下水的差异性分布加剧云冈石窟呈现地质损伤;石窟周围煤矿的开采与停产时,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石膏与硬石膏相互转化,降低了石雕的力学性质,使石雕酥化,加速了石雕的地质损伤.研究结果为石窟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及石质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结合地质环境质量及已知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组合和灾害的发育程度,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及地质灾害分布的共同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Ⅰ、西部山地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Ⅱ、东北部平原丘陵中灾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Ⅲ、中部三角洲平原弱灾害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和Ⅳ、南部丘陵重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四个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为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