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初步调查南宁市大气中颗粒物PMl0、PM2.5的污染水平 ,于2002年春、夏、秋、冬4季在南宁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 ,采集了85个样品.结果表明 ,南宁市PMl0、PM2.5 的污染很严重 ,超标率为82.5 %、92.5% ,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PM2.5 占PM10 的大部分 ,约为63.5 % ,且重污染区PM2.5 浓度超过轻污染区近一倍 ,应引起公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利用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0年11月5日至12(污染个案期)在南宁市区振宁花园、市监测点、区农职院、大自然花园4个有代表性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观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颗粒污染物PM10和PM2.5的浓度变化及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再利用广西气象服务中心观测的天气数据分析污染个案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此次长时间空气污染重,南宁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出现显著升高,颗粒物为此次诱发长时间空气污染物的首要污染因子,颗粒物中的组分以有机质OM和硫酸盐为主;观测时段内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存在重要影响,来自湖南方向的污染气团对南宁市的长时间轻微污染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宝鸡市PM10污染四季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宝鸡市2003年3月1日-2006年2月28目的4个监测点的逐日PM10浓度监测值以及宝鸡市同期的地面气象要素监测值为研究对象,进行宝鸡市PM10污染四季预报研究。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建立PM10污染预报模型。结果通过四季气象要素的因子分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各提取7个、8个、6个、7个公共因子,分别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5.779%、86.986%、88.693%、85.389%,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使用因子分析较为理想。结论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宝鸡市PM10污染浓度四季预报方程的准确率达到了81.70%、81.48%、78.19%、75.67%,等级命中率为100%,对宝鸡市空气中PM10的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PM2.5细粒子污染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利用2010年~2011年福州市PM2.5观测资料,分析了福州市细粒子污染的分布状况、主要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PM2.5年平均浓度接近新标准规定的35ug/m3,污染程度较轻;月平均浓度峰值出现在5月,谷值出现在7月;季节分布高低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污染最严重,一级超标率达72.7%,夏季最轻;日分布呈单峰型,中午前后浓度最高;PM2.5浓度月季分布特征明显,说明PM2.5浓度变化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宝鸡市区2个不同时期(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种不同颗粒物(PM10和PM2.5)中Zn,Pb,Ni,Cu,Cd 5种重金属污染指数(Igeo)及富集状况(EFi),并据此推断污染元素可能的来源,为宝鸡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监测站院内设采样点进行监测,采用地积累指数法(Igeo)评价污染状况,富集因子法(EFi)分析各金属富集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大气颗粒物中5种元素含量排序为:ZnPbCuNiCd,其中Pb,Zn,Cd为严重污染。采暖期Zn,Pb,Cu,Cd在2种颗粒物中的含量高于非采暖期,而Ni的情况相反。富集因子(EFi)表明,Pb,Zn,Cd有很明显的富集,且更容易富集到PM2.5中,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时期2种颗粒物中Cu和Pb的来源不同,采暖期PM2.5中Pb,Zn,Cd的含量与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掌握宝鸡市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粒径颗粒物中5种元素的污染状况,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贵阳市西郊一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PM10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了PM10的污染水平及在时间上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PM10与主要气象因素(如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温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贵阳市西郊PM10出现轻度污染,且春、夏、秋季PM10超标率分别是24%,25%,14%,超标倍数范围分别是0.04~0.49,0.02~0.35,0.09~0.48;春、夏、秋季的PM10/TSP比值平均值分别为62%,72%,69%,与北京、西安等城市的PM10/TSP比值结果相当,略高于安阳市;春、夏、秋季PM10浓度变化不大,夏季略高、秋季次高,春季略低。春季和秋末白天易出现高浓度污染,而夏季夜间易出现高浓度污染;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重庆主城区PM 2.5中金属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act-625大气多金属在线监测仪监测重庆市2013年春季PM2.5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PM2.5及金属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春季PM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5.6~157.3 μg·m-3,15种金属元素平均总浓度为2 481 ng·m-3,占PM2.5总浓度的3.86%;典型日分析中,Zn、Pb的浓度从5点钟开始持续升高,在10点钟达到峰值;As浓度在1点钟出现最小值;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Zn、As、Se、Ag、Cd、Sn、Hg、Pb的富集因子较大,为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PM2.5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厦门市大气PM2.5的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和成因,指出厦门市大气PM2.5污染控制应从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两个方面进行:要全面削减与大气PM2.5污染有关的燃煤和机动车等一次污染源的排放,同时加强对二次转化前体污染物(SO2、NOx、VOCs、NH3)的控制,并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9.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PM10最能影响PM2.5浓度变化,再利用联合多重分形探究不同城市的PM2.5与PM10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西安市及伦敦市的PM2.5和PM10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致性,即PM10浓度偏低时PM2.5也偏低,而PM10浓度偏高时PM2.5却偏低。无论PM10浓度如何变化,相对而言,伦敦市PM2.5浓度波动更剧烈些。  相似文献   

10.
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采集郑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2.5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121.6、77.9和102.0μg/m^3,PM10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3.2、184.0、140.9和140.5μg/m^3,日均值超标率分别达77.8%和59%.PM2.5和PM10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相关性,春季粗粒子在PM10中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秋、冬和夏季细粒子是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的水溶性离子是SO4^2-、NO3^-和NH4^+,大部分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NO3^-和SO4^2-质量比小于1,说明采样期间郑州市大气以固定排放源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对哈尔滨市大气环境中的PM10、PM2.5进行了采集,并对质量浓度及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颗粒物均呈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最高值出现在1月,质量浓度分别是178.85、130.10μg/m3,PM10在1、2、3、4、11、12月均超标,而PM2.5质量浓度则高出欧盟标准(15μg/m3)的2~8倍,另外,离子总质量浓度在8月达到了最低值,分别是42.73μg/m3和25.3μg/m3.PM10和PM2.5中离子成分占颗粒物总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最高含量出现在7月份,分别为67.7%和68.4%.根据相关系数的判别原则,PM10中表现为高度负相关的离子是Ca2+和F-、Ca2+和SO42+、Ca2+和NO3-;表现为高度正相关的离子是K+和Mg2+、K+和Cl-、M2+和Cl-、F-和SO42+、F-和NO3-、SO42+和NO3-,说明上述离子间有相似的污染来源.PM2.5中表现为高度正相关的离子是K+和Cl-、K+和SO42+、K+和NO3-、Mg2+和SO42+、F-和NO3-、SO42+和NO3-,与PM10中离子相关性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2.
粤东三市PM2.5和PM10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线监测方法于2009年7月8日至22日在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各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步进行PM2.5和PM10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粤东三市PM2.5和PM10质量浓度低于部分沿海城市;PM10与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分别处在上午(6:00至10:00)以及下午(18:00至22:00)两个时间段;PM10与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呈周期性波动,周期约为3~4 d;对于粤东三市区域,PM2.5/PM10为0.5215,说明PM10中细颗粒物含量大于粗颗粒物含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 PM2.5和 PM10成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市城区2012年夏季大气对气溶胶进行每日PM2.5和PM10石英膜采样,得到了可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和16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并结合气象观测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2.5质量浓度为9.58~210.42μg·m-3,平均值102.81μg·m-3;PM10质量浓度为33.75~288.33μg·m-3,平均值159.66μg·m-3.PM2.5和PM10质量浓度都与采样点能见度、风速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质子荧光分析(PIXE)结果显示,S、K、Ca和Fe在PIXE可分析元素中含量较高,在PM2.5和PM10都占89%.且元素Ca、Ti、Sc、Cr、Fe主要存在于粗粒子(PM2.5~10)中,而元素S、Cu、Zn、As、Br、Pb主要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富集因子分析表明,元素K、Ca、Ti、V、Mn、Ni主要为地壳来源,元素S、Cl、Cu、Zn、As、Br、Pb主要来自于人为源.SO2-4、NO-3、NH+43种可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占PM2.5浓度的43.5%,占PM10浓度的25.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宝鸡市城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例关系,为宝鸡的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院子设点对PM10、PM2.5分别进行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个时段对比监测,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结果在一般气象条件下PM2.5、PM10质量浓度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昼间大于夜间,但细粒子在大气中漂浮时间长,昼夜变化幅度小于可吸入颗粒物。两种颗粒物浓度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阴天浓度明显大于晴天。结论总结了不同时段PM10、PM2.5质量浓度和二者比例关系,为以后的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居室空气中PM 2.5上PAHs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美国EPA方法为基础,对居民室内外空气中PM 2.5上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测定.以GC/MS为检测手段,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技术(SIM)进行定性,内标法结合响应因子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PAHs的指示物回收率分别是(45.70±12.87)% (萘-D8),(70.12±9.17)%(二氢苊-D10),(79.26±7.4)%(菲-D10),(91.10±7.65)%(艹屈-D12)和(102.63±8.85)%(艹北-D12),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49.79%~107.68%,方法检测限为0.0109~0.1850 ng.  相似文献   

16.
对应用蒸汽相交原理作为脱除燃烧源PM2.5预调节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相变与常规除尘技术结合可有效脱除PM2.5,对燃煤、燃油PM2.5的脱除效率可分别提高80%,60%以上;相交核化室壁面性能,颗粒物化性质及蒸汽过饱和度对PM2.5凝并长大效果均有重要影响,采用低表面能的核化室壁面材料可明显改善蒸汽相变预调节的效果;强疏水性的燃油PM2.5颗粒凝并长大效果明显不及燃煤PM2.5颗粒,适当提高蒸汽添加量有助于增进相交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北京市PM10、CO等大气污染数据,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发现PM10与CO浓度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该相关性存在明显季节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两者污染来源的差异,获取了北京市大气中PM10自然源贡献情况:冬季自然源贡献22%左右,大约为31.4μg/m3.夏季自然源贡献为33%,大约38.1μg/m3.自然源年均贡献27%,约34.7μg/m3.冬季PM10/CO比值与温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温度越高,PM10/CO比值越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中旬在厦门市岛内5个站点(A.上李水库、B.狐尾山气象站、C.金山小学、D.安兜小学、E.科技中学)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对大气PM10及其负载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PM10的质量浓度仅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二、三级标准;各站点大气PM10中正构烷烃的相关指标分析显示,其污染来源以人为源输入为主,与城市机动车尾气、生活油烟的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PM_(10)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污染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影响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因素,包括来源、源强、气象条件等,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