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一部分,本文作者指出了文学创作中变形的绝对性,在第二部分,本文作者对变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在第三部分,本文作者对变形现象进行了分类阐释,在第四部分,本文作者对变形与原形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第五部分,本文作者对变形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文学作品的变形技巧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性和流动性进行了探讨;在第二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酝酿过程、物化过程、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第三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文学作品被解读后的影响类型;最后本文得出文学作品的写作动机和意图具有不可完全认知性以及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多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部分,本文作者分析了教学活动的主客体;在第二部分,本文作者分析了教学的三个环节;在第三部分,本文作者就教师应如何成长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师应成长为杂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1980—198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通过化学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摸索出一套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发展学生智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作者在教育实验过程中的设想、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后一道练习题的点号错误进行了分析更正,并指出:应注意不同作者,特别是同一作者在并列短语间使用逗号和顿号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Liebowitz非线性能量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进,而且将作者的方法与由ISRM获得的岩石材料的非线性断裂韧度值以及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作者的方法和ISRM工作组的建议方法以及由Work方法所得值是基本相近的。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部分,本文作者指出了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性,对文学作品的内指性价值进行了探讨;在第二部分,本文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外指性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文学作品对不同主体具有的价值;最后本文得出了"文学作品对不同的主体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如何运用电教手段进行生物教学,作者谈了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烘干和冷冻干燥加工法对鹿血功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就弧形闸门制造工艺和焊接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球运动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就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呈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资参阅.  相似文献   

13.
邵文荣 《广东科技》2007,(6):141-142
本文作者对钻扩桩的施工工艺,钢筋笼制作安装及混凝土灌注和安全措施进行了阐述,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技论文数量爆炸式增长,研究人员难以定位到感兴趣的科技论文,因此面向作者的科技论文推荐方法随之产生.传统的科技论文推荐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科研社交网络中作者与文献影响力等信息,无法为作者推荐高质量的科技论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作者与文献影响力的科技论文推荐方法,在经典矩阵分解推荐方法基础上,融入作者与文献影响力等信息来进行科技论文的推荐.首先,在科研社交网络中对科技论文按主题聚类;其次,在每一个特定类别中计算作者与文献影响力;最后,增强作者和科技论文的矩阵分解,从而预测对作者的推荐情况.本文抓取了科研社交网络DBLLP上的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传统科技论文推荐方法相比,文中所提的方法在M_(AE)和E_(RMS)两个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推荐结果,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科研社交网络中科技论文推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讲述了作者英语备课发展的全过程,最终发展成为全查全记,讲述了如何进行全查全记.并讲述了作者决心终生进行全查全记的英语备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在课余时间运用QQ这一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辅导教学,文章从聊天功能增进师生感情、网络空间展示学生作品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作者运用这一方式所获得的相关技巧和心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对某综合楼屋面及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主要就民航空管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和部分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81年5月,中英联合考察队对大理苍山的植物进行科学考察,作者随该队进行了考察,本文是作者的考察概况简报,1982年5月,曾在下关召开的云南省园艺学会上宣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