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福占 《科技信息》2008,(23):145-145
发泡混凝土随着实践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国内开始重视发泡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泡混凝土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发泡,再将发泡加入到胶凝材料(水泥、石膏、菱镁)等、水及各种添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发泡混凝土因其内部存在大量封闭气泡,而气孔内有大量的空气存在,  相似文献   

2.
泡沫混凝土是利用物理方法制备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胶凝材料、粉煤灰、填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组成的料浆中,经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多孔轻质材料。泡沫混凝土之所以成为"泡沫"在于内部结构的多孔性。这些空隙的作用有重量轻而保温固化作用好,不传音,抵抗火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效果好,现在泡沫混凝土的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国内国外对于混凝土工作的探究都不会忽略对其的讨论应用,已然成为重要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3.
宋东辉 《科技信息》2012,(6):363-363
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技术,设备的选用,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小,水胶比低,胶凝材料总量大,拌合时较粘稠,不宜拌舍均匀,因此需要采用拌合性能好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卧轴式搅拌机能在较短时间里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应采用这种搅拌设备。搅拌效果良好的新型逆流式或行星式搅拌机也已开始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注意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评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应采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相似文献   

4.
杨杰 《科技资讯》2013,(36):49-52,54
现浇泡沫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物理机械方法将现浇泡沫混凝土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由水泥、水等材料制成的浆料中,经均匀混合后浇注成型并养护而成的新型保温、隔热、隔声材料的一种工艺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的节能材料,由于其内部含有大量的封闭空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高强的物理性能。本工艺是利用发泡混凝土与轻钢龙骨隔墙的技术为组合,既可以发挥发泡混凝土的节能效果,又可以增强墙体的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泥、粉煤灰、陶粒、玻化微珠、玻璃纤维等材料,采用化学发泡法,研发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纤维增强型陶粒泡沫混凝土砌块,阐述其制备方法,并评价纤维增强型陶粒泡沫混凝土砌块材料的技术效果。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型陶粒泡沫混凝土砌块材料具有易于加工、热工性能好、强度高等特点;玻璃纤维使陶粒、玻化微珠与胶凝材料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性;该砌块材料性能集承重、保温和抗裂于一体,可用于广大寒冷地区低层建筑的承重墙体和多层建筑的围护墙体。  相似文献   

6.
用超高强混凝土浇注了尺寸为1 m×1 m×1 m的4组大体积构件,所用混凝土最低水胶比为0.16,最高胶凝材料用量达900 kg/m3,矿物掺料最高掺量为50%.分析了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测试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温升及构件内外温差,试验表明:矿物掺合料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同时,由于混凝土水胶比极低,胶凝材料水化程度较小,文中制备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升最高为52 ℃,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最高只有23 ℃.保温层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的同时,对混凝土的降温速度的控制及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有利的.在有保温层的条件下,超高强混凝土完全可以用于大体积工程.  相似文献   

7.
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及加强高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施工是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本文根据高强混凝土的特点提出质量控制的措施,从严格控制原材料、配合比、拌制、运输、浇注、养护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保证高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由于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较小,水胶比偏低,胶凝材料总量大,拌舍时较粘稠,不易拌合均匀,因此要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设备。保证高强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必须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制备了微孔硅橡胶材料,探讨了预硫化时间、发泡压力对微孔硅橡胶结构形态的影响,得到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发泡工艺参数,同时对获得的硅橡胶泡沫进行了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预硫化时间12min、发泡压力为14 MPa时可制得泡孔密度为3.58×10~9个/cm~3、平均孔径为5.6μm的闭孔硅橡胶泡沫材料,其压缩永久变形为3.3%,拉伸强度达到3.18 MPa。  相似文献   

9.
从透水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设计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以水灰比、胶凝材料、骨料作为变量,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的性能与胶凝体、骨料和水灰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是水泥时,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与水灰比成负相关;当其他材料相同时,与树脂作为胶凝材料相比,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时,透水性能较差,但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品种油酸溶液在不同pH值下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探讨了黄原胶(X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 两种水溶性高分子对油酸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动物油酸较植物油酸具有更好的发泡性能;油酸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当浓度超过8 g·L-1后增加幅度变小;pH<7时,油酸溶液无发泡能力,pH>7时,随着pH值的升高,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逐渐增强,在pH=10时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最好;通过调节动物油酸溶液的pH值可控制其发泡性能, 实现发泡→消泡→发泡多次循环的目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存在能够提高油酸泡沫的稳定性,XC较之HEC稳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以钼尾矿和水泥为胶凝材料,双氧水为发泡剂,并用多种外加剂调节发泡水泥性能,制备发泡水泥材料。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减少实验次数。从而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最优配方。同时,分析了发泡原理,研究了制备工艺和材料组成对发泡水泥抗压性和抗折性的影响规律,为发泡水泥的制备组成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双卧轴搅拌机存在混凝土容易抱轴、搅拌低效区、物料运动不流畅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双螺旋轴搅拌机,并对双卧轴搅拌机与双螺旋轴搅拌机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轴搅拌机搅拌混凝土20 s时的抗压强度,比双卧轴搅拌机搅拌混凝土30 s时的抗压强度提高2.4%;在相同的搅拌条件下,双螺旋轴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电机电流平均值比双卧轴搅拌机降低6.9%。  相似文献   

13.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流变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获得高性能混凝土内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方,制备并测试了一系列试样。对试样的研究采用了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点,利用流变学原理,从流变参数、触变性、经时变化三个方面,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工作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找到了粉煤灰与矿渣、粉煤灰与硅灰以及矿渣与硅灰复合作为外掺料组成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方,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出不同表观密度的铝基泡沫材料,详细探讨了发泡工艺参数对泡孔结构和膨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前驱体自身温度变化分为线性快速升温、温度恒定和快速冷却三个阶段,发泡炉温的选择取决于线性快速升温阶段;比较不同发泡时间的泡孔结构和膨胀行为,可以得出最佳发泡时间和膨胀率分别为120 s和434%;前驱体预热对前驱体升温速率影响不大,但是可以缩短发泡时间.准静态压缩实验结果显示:铝基泡沫材料坍塌阶段的应力没有明显的波动,压缩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压实应变都随着表观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熔体发泡法制备纯铝基泡沫铝.采取快速搅拌加发泡剂的方法,解决了在高于纯铝熔点温度下,发泡剂分解速度快而不利于均匀混合到熔体中的难点;重点研究了发泡时间对制得的纯铝基泡沫铝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质量优良的纯铝基泡沫铝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增黏剂金属钙的加入量为2%~3%;增黏搅拌时间为4~5 min;发泡剂的加入量为1.0%~1.5%;加发泡剂时熔体的温度为690~700℃;搅拌速度为1500~1800 r/min,搅拌时间为3 min,发泡剂控制在1.5 min内加完,发泡时间为4~5 min;自然冷却法冷却.压缩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纯铝基泡沫铝的压缩强度比Al-Si合金泡沫铝的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聚氨酯发泡材料的耐水性能,在原料中添加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采用TG、SEM、FTIR分析等研究KH-550添加量对聚氨酯发泡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H-550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吸水率明显降低;KH-550可降低聚氨酯发泡材料泡核成形时的表面张力并促进发泡,当其添加量为5%时,泡孔形貌较好,材料表面疏水能力强;KH-550在泡沫内部参与化学反应,从键合角度提高了基体的抗水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耿继胜  伊善军  王书贞 《科技信息》2009,(29):I0484-I0484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变形——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耐久性——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状磷石膏制备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经处理的原状磷石膏制备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测试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生石灰的掺量、水灰比以及成型压力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生石灰掺量为4%时,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矿渣微粉对磷石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增强作用。对于磷石膏-矿渣-炉渣复合胶凝材料,当成型压力超过3 MPa时,制备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同浇注成型试样相比较,在5 MPa成型压力下的压实成型试样,材料孔隙率提高,特别对于200 nm以上孔所占体积分数来说,其所占体积分数要远远高于浇注成型试样,导致了材料微观结构劣化,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搅拌发泡法,以聚乙烯醇、甲醛、淀粉、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硫酸为原料,制备负压封闭引流用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材料,研究了搅拌速率、SDS用量、固化温度、淀粉添加量等对产品吸水性能、拉伸性能、孔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DS添加量在0.0~2.0g范围内时,材料吸水性能随SDS添加量增大而增大;SDS添加量大于1.0g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趋于稳定;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大和固化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高速搅拌可以制得孔径更小、孔径分布更均匀的发泡材料;SDS用量增大会产生更多的大孔,最终产品的孔径分布范围更大;泡孔数目与淀粉添加量并无严格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4种酚醛树脂为原料,在不添加固化剂的前提下,通过构建酚醛树脂的物化性质与发泡工艺和泡沫炭孔结构的内在关系来完善自发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不添加固化剂时,酚醛树脂的裂解行为及其黏-温特性是影响其发泡行为的关键因素;发泡过程中,当酚醛树脂的黏度低于2×104 Pa·s时,可以制得球形、孔径为300~500μm、孔结构均一的泡沫炭;发泡压力将影响泡沫炭孔结构的均一性及泡孔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