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60例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吗啡(术后镇痛),观察产妇情绪.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术后镇痛使产妇情绪安静,有利于建立产妇泌乳反射,汾乳始动时间提早.母乳喂养率提高.结论: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是一种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将160例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实施针对性关爱护理。结果:实验组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90.00%,对婴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率达97.50%,对护理服务满意率98.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实行纯母乳喂养婴儿。方法: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孕期乳房的护理,促进乳汁分泌。结果: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结论: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乳房护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刘豆秀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87-288
实行纯母乳喂养婴儿。方法: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孕期乳房的护理,促进乳汁分泌。结果: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结论: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乳房护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同时母乳喂养还能促进母子间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0个月~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仅为67%,距WHO提出2000年-2010年母乳喂养率达到85%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早在1869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享利雀巢就已提出岁母乳永远都是婴儿头半年内最自然的食物,每位母亲都应尽量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她的宝宝’。但是1991年哈尔滨市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20.46%。城市纯母乳喂养率为9.56%农村为42.26%。近几年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虽有所上升,但距我国要求的到2000年母乳喂养率达到80%还相距甚远。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现对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及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一、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婴儿大脑的迅速发育母乳中的蛋白质以。乳白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236例生产6个月以上的GDM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其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方式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探讨影响其产后母乳喂养方式的因素.结果:GDM患者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8.73%.GDM产妇对母乳喂养更有信心(OR=4.545,95%CI 1.897~10.890),不因为睡眠质量影响母乳喂养方式的选择(OR=3.856,95%CI 1.649~9.014),产后6月内没有自觉乳汁分泌不足(OR=20.860,95%CI7.978~54.540),产后6月内社区工作人员有过母乳喂养的随访指导(OR=3.612,95%CI 1.500~8.697),产后6月内注重运动(OR=2.660,95%CI 1.099~6.437)则更易坚持纯母乳喂养.结论:应建立系统的GDM产妇母乳喂养支持体系,加强GDM产妇的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干预,提高GDM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母乳喂养的有关问题,增强母乳喂养意识,提高母乳喂养率辙分发挥母乳的独道作用。通过宣传母乳喂养对婴儿对母亲的好处,增加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为了下一代也为母亲自己而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并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云南省大理市80名婴儿家庭进行电话调查。结果:月龄4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65%)与2009年我国的平均水平相当,月龄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57.7%)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影响4月龄纯母乳喂养的前三位主要因素:因上班不能保证哺乳时间(占32.1%);自觉乳汁不足(占21.4%);因病不能喂养(占17.9%);结论:该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对母乳喂养方式依从性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缺乏,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定期访视,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张明星 《今日科技》1997,(10):35-35
创建爱婴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护理,是贯彻《母婴保护法》,保护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基层工作。1985年以来,我院在开展家庭护理,帮助产妇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把情况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本院对分娩后健康出院的产妇400例、婴儿400例开展家庭护理。由两名助产士组成家庭护理小组,配备保健箱,并建立咨询电话,产妇出院后的第3至第24天内,每隔1周到产妇家中进行随访护理,有异常情况随时联系,并向医生咨询,做到送药到家。  相似文献   

11.
贾秋玲 《科技资讯》2010,(26):235-235
近年来,因喂劣奶粉引发的婴儿疾病常时有发生。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目前,除必须严打伪劣奶粉外,还急需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健康,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婴儿得到母乳喂养,以保障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产后妇女发生乳房胀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产妇常因疼痛而不愿哺乳,从而影响了母乳喂养的开展。该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引起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相关原因,包括乳房问题、开奶的时间、母婴分离、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日常生活、乳房保健、母乳喂养、心理、药物、现代物理疗法、社会宣教等方面的相关保健指导,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减轻已发生该问题产妇的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0例婴儿肠道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婴儿的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婴儿,说明母乳具有保护婴儿免受肠道感染的作用,母乳中的抗感染万分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及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等,它们构成了母乳抗感染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除加强妇幼保健外,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用母乳喂养婴儿不仅经济、方便、卫生,而且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和发育,是为婴儿专门配制的天然营养、保健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家们发现母乳喂养对婴儿还有以下几种过去未知的新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母婴同室中应用效果观察。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母婴同室的孕妇200为例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患儿转入前对家属(主要是婴儿父亲)进行宣教、床旁对宝宝父母亲行宣教、指导;晚间查房时提问、宣教、指导;次日查房时评估、宣教及指导,出院指导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家属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情况、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疼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低于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家属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提高母乳、人工喂养成功率;提高家属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降低乳房胀疼及乳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产后子宫的复旧。  相似文献   

16.
母乳不仅被公认为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保护婴儿少得疾病,同时还被证实是天然的避孕方法,有延长生育间隔的作用.为调查本地区的4-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特将1999年10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调查.此次共调查婴儿43例,就母乳喂养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母乳(人乳)是人类母亲用于哺喂婴儿的乳腺分泌液,它既是婴儿出生后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母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的全方面延伸保护。母乳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其成分复杂,构成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支持婴儿物质代谢的营养物质和帮助婴儿功能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母乳成分在含量、亚组分构成及化学和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能完美地吻合婴儿解剖、生理、生化特征和能量、营养、免疫功能、微生态发展等需求,是婴儿存活和健康成长必需的生物学体系。母乳成分是奠定母乳喂养健康优越性的基础之一。正是由于母乳成分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天然一致性,使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早期健康生长发育和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可确保喂养婴儿获得健康的体格生长状态,有利于其脑神经生长和认知功能发育,有利于免疫系统平衡发展,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同时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防护效应。在远期健康效应方面,母乳喂养可降低喂养婴儿的儿童期和成年期肥胖风险,可明显降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的风险。对母乳成分的持续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婴儿的营养需要,也是推进婴儿配方食品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郑燕  林梅 《科技资讯》2012,(18):235-235
本文从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方法对社区家庭婴儿的喂养护理提出了指导,旨在为社区家庭如何科学正确的喂养婴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围产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予以探讨。随机选取庆阳市西峰区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本院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2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产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产妇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巨大儿率、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产期保健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孕产妇实施围产期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顺产率与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产妇了解到更多相关保健知识,对于母婴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农村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位作为干预组,135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和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农村孕妇开展母乳喂养的知识讲座、乳房护理方法、正确开奶的指导及定期的回访,能提高母乳喂养率,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