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语存在多方言现象,人们在交际时,总是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变化来选择使用普通话或者方言。闽南方言是汉语中保留古汉语戍分最多的方言,也是汉语方言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方言之一。在闽南泉州,双言现象十分突出。当前,泉州市区市民大多会说普通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已成普遍存在的现象。泉州市区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交替变换,不仅受环境影响,还受人际关系、文化程度等的影响。闽南话依然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双言和谐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1,(2):56-63
吟诵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诗文进行学习、创作和欣赏的艺术形式,琴歌是古代在诗文吟诵的基础上配以音乐进行演唱的另一种艺术形式。闽南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唐宋中古音的语音元素,运用闽南方言来演唱琴歌,从咬字发音和歌曲韵味上更接近于琴歌所产生的时代。以古代琴歌《长相思》为例,通过对比《长相思》的闽南语吟诵谱和琴歌谱,找出二者的异同,继而参考闽南语吟诵的语音语调来演绎《长相思》这首琴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多氮杂环配体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和[2,3-f]吡嗪并[1,10]菲罗啉(Pyphen)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Zn(DPPZ)2SO4]·2H2O(1)和[Cd(Pyphen)2Cl2](2),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C2/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7.500 7(9),b=7.234 4(5),c=23.182 2(14),β=94.942(5)°,V=2 924.1(3)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509 8(17),b=12.524(3),c=22.683(5),β=95.31(3)°,V=2 407.0(8)3,Z=4.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单元,配合物(1)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的配位单元之间通过Pyphen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Schlenk技术将零维异双核[{LNi(MeOH)2}Gd(NO3)3]·2MeOH(H2L=N,N’-bis(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1)金属配合物与LiTCNQ(TCNQ=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零维3d-4f希夫碱钆镍异四核配合物[Ni(MeO)Gd(NO3)2L]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中的钆镍四核金属亚单元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左手与右手的超分子螺旋链,不同手性的螺旋链通过共享钆离子而交替相连,并且构筑成一个消旋的二维交织螺旋层,该螺旋层最终凭借螺旋层与螺旋层间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R—左模同态链归纳条件和R—左循环模极小元条件改进并推广了[2]中的结果,讨论了诣零性和近似幂零性的关系,并引入Baer子集的概念,给出了环R的Baer根包含R的每个诣零单侧理想的几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小间距线路制作中,附着力极为关键,如果没有可靠的附着力支撑,小间距线路制作无从谈起。附着力主要决定覆铜板铜面与干膜(又称为感光抗蚀层或抗镀层)的结合效果。附着力形成主要受覆铜板铜面粗化效果限制,不同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粗化程度不同。目前,行业内前处理方式可分为两种,即物理处理方式与化学处理方式,最为普遍的为物理处理方式,如磨刷、喷砂、火山灰前处理,也有少数使用化学方式处理,如微蚀、超粗化等。  相似文献   

7.
云南香格里拉县洛吉地区出露一套早二叠世火山岩。分析岩相学特征发现该区玄武岩具有多个溢流-喷发韵律层,岩石化学特征具有低Al高Ti的特点,该套火山岩的岩浆具有属于适度演化的特点。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区早二叠世火山岩可能属于起源于不同地幔源区的玄武质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或受地壳轻度混染,于大陆板内或岛弧环境中经多次间歇性溢流-喷发形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含有氢键作用点的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方法得到了两个氢键网络。化合物[C6H4 (COOH)2 ]n 1为由强的分子间O-H…O氢键和π-π堆积控制的邻苯二甲酸有机网络,化合物[Ni(IN)2 (H2O)4 ] (IN=异烟酸)2具有由O-H…O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控制的新颖超分子层结构。对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Na4PW11O39Fe(Ⅲ)(H2O)·11H2O,K4Fe(CN)6和Bu4NBr的混合水溶液中,合成了一个新的类普鲁士蓝杂多化合物[Bu4N]28[(PW11O39FeⅢ)6FeⅡ(CN)6]·13H2O,并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化合物中,PW11O39FeⅢ(H<,2O)4-的配位水分子被氰基取代,形成以FeⅡ为中心的类似于普鲁士蓝的八面体结构单元FeⅡ-[CN-FeⅢPW11O39]6-磁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为反铁磁性物质,在3.44K以上,其表现为铁磁性,磁化率随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居里常数为4.469 cm3Kmol-1外斯常数为-0.05(3)K,g因子为2.02.在3.44K以下,其表现为反铁磁性.磁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二维层状钙配位聚合物[Ca(HDHP)2(H2O)]n(H2DHP=4,6-二羟基嘧啶),并且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红外、荧光、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1/c空间群,a=0.816 9(3)nm,b=1.756 1(4)nm,c=0.762 3(3)nm,β=91.25(3)°,V=1.093 3(4)nm3,Z=4,R=0.041 5。每个Ca(II)离子分别与四个不同HDHP-的1个氮原子、5个羟基氧原子及1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了七配位的五角双锥构型。配体HDHP-桥联相邻的Ca(II)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同时该配合物在室温下于459 nm处表现出较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