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醇对萃取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测定微乳液电导的方法,求得P507-醇-正庚烷-水萃取有机相中,在含有不同听醇和不同量水时,形成微乳液的活化能△E,并通过它来讨论萃取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最佳萃取条件。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离线色质联用分析,并同索氏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最佳萃取条件.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离线色质联用分析,并同索氏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痕量富集技术,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吹扫-捕集法、半渗透膜采样技术与分析仪器联用等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测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用液-液萃取和XAD-2大孔网状树脂对水体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浓度,然后用气相色谱分离,内标法定量。方法的回收率为86.2%-88.4%。另外,还用GC/MS方法对青岛徐家麦岛及大麦岛近海扇贝养殖区海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6.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池中填装固体吸附剂Carhotrap和CarhotrapC作为采样管,分别吸附气相和液相挥发性有机过氧化物,然后置于超临界流体萃取仪中,以甲醇为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进行萃取。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超临界流体温度(35℃)和较高的压力(40MPa)下,对于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有机过氧化物均有较高的回收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有机过氧化物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分解现象,控制较低的萃取温度,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富集痕量热不稳定化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去除硅片上有机污染物的效果。通过用润滑油模拟有机污染物,对污染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做正交实验,分析去除率;对萃取前后的硅片做电镜扫描实验、X射线光电子谱扫描实验,分析硅片型貌和电子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温度的影响程度小于压力;去除效果随着污染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但去除率均在92%以上;电镜扫描图片显示,萃取前后硅片型貌没有发生变化;X射线光电子谱扫描图显示,除了碳污染水平不同,萃取前后的硅片表面电子结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C7H16微乳状液萃取Cu2+、La3+及Cu2++La3+有机相的聚集态和FTIR光谱,结果表明:由于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三种萃取体系的存在状态和微观结构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测定活性炭对有机蒸汽的实用吸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套测定活性炭对空气中有机蒸汽吸附量的方法,并对方法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用此法测定了不同型号的活性炭对空气中乙酸丁醋的实用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机介质中水分对酪氨酸酶电极电流信号的增强作用,构建了一个测定有机介质中微量水分的有机相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测定乙醇中体积分数0.05%~1.00%水,检出限为体积分数0.00%水,采用FIA系统可测定乙腈中体积分数为0.1%~1.0%水检出限为体积分数0.01%水,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1.
以油茶根为材料,分别采用甲醇回流提取、甲醇超声、蒸馏水超声等3种方法提取有机酸,并进行HPLC测定。结果表明:在水提和醇提中草酸、酒石酸、琥珀酸无显著性差异,苹果酸、马来酸、柠檬酸等含量均以水提最高。水提回流提取除了乙酸含量其余6种有机酸含量均低于超声提取的。植物根系中有机酸均适合以水提,而乙酸也适合以醇提。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GIS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基于栅格GIS的计算方法,以GIS空间分析模型为基础,在ArcGIS支持下,提取模型所需数据,实现栅格图层空间叠合运算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并统计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安徽省舒城县土壤为例进行分析,与土壤类型法比较,由于GIS方法的空间插值计算考虑了决定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土壤属性空间变异性,获得了较精确的结果,为统计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出环境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用0.22μm水系膜过滤两次,C18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富集,用乙腈洗脱目标物,洗脱液直接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曲线范围分别为甲基对硫磷2.0~80μg/L、杀螟硫磷3.0~80μg/L、对硫磷3.0~100μg/L、辛硫磷5.0~100μg/L、检测限(LOD)分别为甲基对硫磷0.11μg/L、杀螟硫磷0.52μg/L、对硫磷0.45μg/L、辛硫磷0.85μg/L.加标回收率在84.2%~102.2%范围内.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低成本、高回收率、富集效果好,适合于环境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通过多类技术比选,推荐金属萃取法作为实现金属的回收与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树脂吸附法作为有机物回收与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高级氧化法作为实现有机物降解的技术、机械蒸汽再压缩(MVR)作为盐分回收与分离的技术,进而集成一套以“金属萃取法-树脂吸附法-高级氧化法-机械蒸汽再压缩”为主体工艺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处理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有机合成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和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新的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介绍现代有机合成中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结合具体的有机合成反应实例阐述有机合成在这些概念和方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进展,现代有机合成发展方向和应重视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比较了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总黄酮的效果,选择提取率较高的超声波法来提取。对料液比、超声时间和乙醇体积浓度对银杏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单因子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法找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g∶30 mL、超声时间30min、乙醇浓度7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不加显色剂,直接以258 nm作为最大吸收波长。结果表明,银杏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稳定在2.77%,精密度的RSD为0.302%,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本试验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于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3种不同的溶剂对SBA-15分子筛中有机模板剂P123(EO20PO70EO20)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剂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作为溶剂,萃取温度75℃,萃取时间3.5h,溶剂量300mL,在此条件下P123回收率可达80.7%。制备得到的SBA-1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Fourier红外光谱及N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剂萃取得到的SBA-15骨架有序性保持良好,比表面积更大。溶剂萃取过程不会造成骨架硅羟基脱除,克服了高温焙烧所引起的孔道收缩问题。回收得到的模板剂P123通过液体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进行表征,表明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具有与标准样品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提取大蒜有效成分--有机硫化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研究了用乙醚萃取法提取大蒜中的有机硫化物,采用了正交实验方法考查了操作条件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影响产物得率的主要因素为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加水量以及离心pH值。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25℃,酶解pH值7.0,酶解时间60min,加水量100mL,离心pH值32。实验还发现二次萃取可以减少产物的流失.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一种测定有机亚麻中有机磷农药(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虫畏、杀螟硫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作了一定的讨论。结果表明,采用程序升温,所测定的4种有机磷农药和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且方法快速、灵敏,完全符合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本勇  陈祥鸿  林棋 《实验室科学》2011,14(3):25-26,31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采取新的措施积极探索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教学过程,营造了良好的讨论氛围,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