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06,(1):58-59
21世纪最初的年头里,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战争、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卡特里娜大飓风以及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 美国宇航局(NASA)称,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称,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史可怕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NASA近日启动“太空防卫项目”第一步,决定安放跟踪仪监视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确切轨道;这被世人称为“地球保卫战”的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段:2011-02-01—2011-02-10;★为新闻关注度,☆为★/2)1小行星2036年或撞地球[关注指数:★★★★★]8日,俄罗斯天文学家宣称,一颗代号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但美国方面表示,这颗身材较大的小行星确有可能与地球直接相撞,但此事发  相似文献   

3.
像一座小山那么大的名叫1950DA的小行星朝地球飞来。据不可靠预测,它撞击的目标最可能是水域,因为地球上水面积比陆地大得多。它瞬间就会钻入海底。在接触海床时它会爆炸,造成直径11英里的陨石坑。水柱冲天而起,碎片横飞几英里,直冲云霄,达到喷气客机低飞的高度。接着,摩天大楼高的水屏障冲向海岸,闯入海滩,淹没海滨。  相似文献   

4.
月球方舟     
1.为了预防核战争、小行星撞击或瘟疫流行等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科学家们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专门的“月球方舟”,为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建立“备份”。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5,(2):61-61
1月12日,美国宇航局按计划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发射一发探测“炮弹”与“坦普尔1号(TEMPELI)”彗星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此次撞击将首次获取大量彗核碎片,为人类探究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时“转守为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6.
刚刚诞生时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左侧的插图为大约46亿年前的原始地球.它的表面上有因星子撞击而产生的“岩浆海”。右侧图为现在的地球。可使高层建筑发生剧烈晃动的地震,其成因可以追溯到原始地球时代。  相似文献   

7.
青云 《科技潮》2005,(4):52-53
最近,火星探测的热潮激起了大家对探索生命起源的兴趣,科学家在火星上也发现了类似于地球的陨石坑。不少科学家推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些陨石坑。于是,人们又把生命起源的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撞击地球和火星的彗星和小行星。现在,一种时髦的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他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8.
地月系的形成是两星相撞的结果,它是研究和解释地球地貌、月球月貌及其结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分析撞击产生的能量与反能量,可以获得碰撞强度、断层结构、外貌成因、双方角度变化程度、撞击地点等重要信息.该理论是一套完整学说,对科学家们在地球、月球上探测到诸多“有果无因”悬题及奇特外貌结构特征等所有信息,在这里均能完整描述,同时得到了大西洋、岛屿、沙漠、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玻璃质岩石等形成方法,发现了月球曾经迫使地球产生倾斜、逆转的证据,介绍了原始星球撞击地球形成地月系复杂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颗停止工作、丧失推力的大型间谍卫星可能在3月初坠入大气层,进而撞击地球。由于卫星已无法接收地面指令,无法确定它的坠落区域。此外,报废卫星中含有害物质,撞击产生的碎片可能污染环境,该卫星于2月21日被美国军方击落。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巴法罗大学和美国宇航局推进技术实验室联合进行的一次观测和研究显示,表面上布满火山的木星卫二“爱莪”(英文名“Io”,以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爱莪”取名)可能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地球早期活动的重要资料,它目前的状况就像早期地球的缩影。通过观测“爱莪”,美国科学家发现它就像想象中的早期地球,好比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降生后几秒中就会发生神秘莫测的变化。科学家们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爱莪”上的大型火山之一Loki,他们试图通过对Loki的观测和研究找到这颗行星上是否有正在活动的岩浆湖的存在。利用模型模拟,研究人员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UFO幻象     
孙正凡 《科学世界》2011,(10):86-87
人们常常会看到天空中一些奇异的现象,暂时不能解释的就把它归为“不明飞行物”。有人常把这些不明物体跟外星人联系在一起,似乎这种解释最易接受,但外星人究竟有没有造访过地球,有多大可能造访地球,至今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人们看到的可能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太阳系小天体撞击地球不是科学幻想而是严酷的事实。用奥比克公式分别计算阿登型、阿波罗型和阿摩尔型三种类型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采用不同的样本数,结果不同,但量级是相同的,即大约每16~3O万年有1次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按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预测、预防这类灾害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掌握的资料显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极有可能在“阿波丸”沉船上。那么,“阿波丸”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到今年,日本船只“阿波丸”号已经在海底沉寂了60年。当时美国海军为什么要击沉它? 1977年的打捞为什么无果而终呢?“二战”期间最大、最后的谜团何时才会大白于天下?首次打捞寻到整3000吨锡锭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对“阿波丸”号很陌生,其实它是盟国间相互约定的一艘和平船,叫做绿十字船。据从事“二战”历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李树喜介绍,“阿波丸”沉船时,船上装载了40吨黄金、12吨白银,40箱左右的珠宝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可能早在44亿年前就已经存在生命,这比以前认为的要早数亿年。尽管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后的7亿年间,由于小行星连续撞击,特别是39亿年前一次非常密集、剧烈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因撞击产生的热量而完全熔化,原始生命无法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诞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发射了“特拉”号(Terra,意思为“土地”)地球观测卫星,它携带着5种对地观测仪器,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地球气候的变化。目前,它仍在继续监视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可能发生的变化。本文要介绍的,就是“特拉”号所携带的遥感观测仪器之一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几年来所观测到的各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6.
国际     
《科技潮》2012,(6):10
NASA预言行星撞地球中国将是"重灾区"美国太空总署(NASA)日前据天文卫星"广域红外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称,在太空中,有约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而英国南汉普顿大学也据此发表研究指出,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亚洲将是"重灾区"。NASA指出,这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与地球非常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纵横》2006,(1):59-59
一、太空探索好戏连台。1月12日13点47分,“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7月4日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首次揭示了该彗星的真实面目。1月15日凌晨,“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创下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这些发现为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学模型研究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问题,得出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公式.通过数学公式反映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2,(5):48-49
一定会有外星人朱进44岁天文学家研究方向/太阳系小天体前些年,发现了一个小行星,它有300分之一的概率是要撞到地球的。但是时间是在700多年之后,所以你不用担心。对于对抗小行星撞击,我们最早的想法是把小行星炸碎,后来发现这特别不靠谱儿,现在我们做的是要让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改变轨道。原来大家想的方法都比较抽象,比如用抛石机,比如弄一个巨  相似文献   

20.
谈判破裂     
余源 《小学科技》2013,(1):30-31
“我们的文明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几千年,怎么可能说让出地球就让出来?你们简直就是强盗!”开口说话的是地球联盟的汉斯元帅,此时他正怒不可遏地盯着谈判桌的另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