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首先从产品整体观念的角度分析了服装商品的价值取向,指出了服装价值含量中“实”与“虚”及“确定”与“不确定”因素。讨论了高水平非价格竞争的诸要素,对怎样减少服装剩货及妥善处理剩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运作方式。还讨论了维护服装零售价格的策略。指出警惕服装价格走势中的“蛛网现象”。当“蛛网现象”发生时将引发市场的“极限调节”,并表现在以下方面:1.社会资源的实际可供量;2.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实际承受能力;3.政府,企业等经济主体维持生存的最后边界。最后给出服装企业利润指标和调查结果,指出:对服装商品不应再有过高的利润期望值,过高的利润只会引发过份竞争,有效供给是服装市场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纺织服装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等统计指标的“繁荣”背后是大量纺织服装企业破产倒闭的残酷“现实”,这一现象表明以“国家”作为评价“载体”的宏观指标法难以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真实现状。因而从微观层面通过分析企业效率变动“把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更具意义。本文采用DEA方法,以23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效率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样本企业的DEA效率均值明显降低,企业员工人数“超量”和利润总额“亏量”是导致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就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锦 《科技信息》2007,(6):177-177,214
当前,服装专业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服装设计与工艺脱节、服装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阻碍了服装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达到提高服装专业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服装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由于各自学校的教育特色不明显,培养的学生趋同性很强,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人才的严重错位,中国服装教育面临极大挑战。针对新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服装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和特点,对具有艺术、工程、贸易等多学科特点的服装院校提出了一种新型服装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希望给相类似的服装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服装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适应性与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高等服装教育如何适应现代服装工业发展及社会需要,并以怎样的超前意识培养人才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0,19(5):40-44
3月是女人的节日!说到女人,很自然地就容易让人想到化妆品或者服装。3月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春装的上市“新”牵女人心。而广东,是中国服装著名的集散地,无论是面料、辅料还是服装制造,广东都有其庞大的群落,广东不愧为中国的服装大省、服装强省。“三管齐下”,为此,本期“商界”决定以“服装”为题眼,谈谈“身边的服装制造”。本期的着眼点在于探讨广东的服装产业如何从“无牌”做到“有牌”。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的中职教育不断进行着改革,以期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模式。笔者以为探索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使职业教育符合当地的社会需求更是我们进行教改的关键。该文对服装、对外贸的产品订单进行了研究,分析企业生产中服装英语知识结构的构成,指导服装英语教材的编写。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绿色设计”的内涵和.目的,介绍了它在服装企业中的实施过程,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同时强调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树立企业公众形象缔重要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积极的“防御性”设计策略,为当前我国服装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芳 《科技资讯》2007,(27):134-135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服装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进而对服装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也面临着社会考核的境况.本文就高校在适应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秀娟 《科技信息》2009,(27):I0216-I0216
“一体化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强调实操实训的中职和技工学校中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突出实操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服装职业教育是能力为本位,突出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服装职业教育不能空谈理论,更不能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式”.服装职业教育需要在革新中前进和发展。本文提出的“大一体化”教学改革,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加上岗位心理培养。技能的根本在于工作,只有踏实的工作,才能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到工作中,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1.
李斌 《科技信息》2009,(11):152-152
培养并提供高素质的服装专业劳动者和实用型的初中级服装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学校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的方向性,提高技能的实效性,充分做好“课堂”与企业的结合工作,加强操作的实践性,以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服装史课程体验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洁  ;李有为 《科技信息》2008,(22):332-333
现代大学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服装史课往往存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致使整体教学效果偏低。本文通过对服装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体验设计的特点,提出服装史课程体验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改革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科技兴国”战备的重要措施之一,更多的职业院校创建及专业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加深了高职服装教育的难度。虽然高职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有别与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其实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的困难,使其它艺术类大专院校更重视培养制作、生产、管理等职业技能,这就对高职服装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职服装专业需要学生富有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美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服装设计专业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总结报告全面回顾了扬州职业大学服装专业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情况,系统地总结了扬州职业大学服装专业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围绕高职培养目标与规格,就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这对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5):85-85
服装一向是社会公认的时尚潮流“风向标”。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创新年代,服装趋向多品种、个性化方向发展,无论从外观风格、色彩搭配、光泽、手感、适用性能等都对服装面料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服装的外型即服装的外轮廓,它的变化对服装的款式起决定性的作用。服装的“型”的设计的主要课题就是将目的物做成什么形状。它的“型”状是指眼睛所能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它涉及的是物体的外部形象——物体的边界线。因此,服装“型”实质就是指服装的边界线——轮廓。  相似文献   

17.
臧爱群 《科技资讯》2006,(8):170-170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服装教学平台为基础,拓展服装专业方向,调整服装课程结均,改进服装教学方式为构建思路,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管理、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服装     
建筑与服装的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黑格尔曾把服装称为“走动的建筑”,也有称为“贴身的建筑”。一语道出了建筑与服装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2008,(6):F0003-F0003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利用成为高职院校“211”的契机,秉承“明德励志、博学精技”的校训,以汽车、服装、机电、建筑、电子、旅游等为重点构建符合河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研究、改革与创新、校企合作、综合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高职领域“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深化高职领域的邢台模式,把学院建成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20.
从服装的造型、色彩和装饰三方面出发,对处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设计审美观念作比较论述,阐述了中、西方服装设计审美观念“道化”和“人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