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显微喉镜下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36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显微支撑喉镜下应用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喉癌前病变患者36例,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钬激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半.结果:发音改善满意无复发者29例(85.29%),复发5例(14.71%),2例失访.复发者均重行钬激光手术,术后无复发.结论:对喉癌前病变患者(尤其是局限于声带的病变)行显徼支撑喉镜下钬激光声带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减少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的诊断及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以头痛为主诉的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在局麻或全麻下行不同类型的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以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结果及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1个月,24例患者中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头痛症状缓解,1例头痛症状无改善;鼻内镜观察20例患者额窦口开放良好,额隐窝粘膜上皮化,2例额隐窝粘膜水肿,药物治疗后头痛改善,2例额窦口闭锁患者经再次手术后头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所致鼻源性头痛疗效确切.术前仔细分析冠状位CT,术中尽量减少额隐窝粘膜的损伤,术后额隐窝放置浸泡普米克令舒的纳吸棉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下PDA(动脉导管末闭)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分析47例PDA外科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完整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成功,死亡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栓塞、灌注肺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体外循环认真仔细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内镜鼻内手术30例术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鼻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通过对30例内镜下鼻内手术后处理的临床分析,进行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后,24例无复发及并发症,3例发生粘连,3例随访失踪.结论:术后治疗对鼻内镜手术的整体疗效极其重要,换药时间不少于8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及内镜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通过其治疗胆道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ERCP后,根据病变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结果:26例胆道梗阻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内镜下鼻腔内鼻泪囊开放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4例患者随访半年,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因鼻泪管阻塞导致的溢泪患者,可考虑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内泪囊开放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婴儿早期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探讨新型鼻腔支撑管在术毕固定支撑术腔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名经鼻内镜和鼻咽CT确诊为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初次手术年龄自出生后7 d至4个月,其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包括骨性闭锁12例、膜性闭锁5例及混合性闭锁13例.全部患儿在全麻下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不同的闭锁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毕留置自制新型鼻腔支撑管,根据留置支撑管时间将患儿分为3组:置管1个月以内组5例、置管3个月组14例和置管6个月组11例.术后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及撤管后再发狭窄情况.结果:患儿术后鼻腔通气情况均有改善,均可经口进食,睡眠改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提高,并发症少.置管1个月以内组的术后再发狭窄率为100%,置管3个月组和置管6个月组的术后再发狭窄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14%和0.00%)(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术后再发狭窄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采用自制新型鼻腔管支撑管是简单有效的支撑方式,术后留置3~6个月可有效预防再发狭窄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间.经病理学确诊的35例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定期在门诊复查,清理,鼻腔及各鼻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