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雷四3亚段潮坪相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沉积、成岩及多期岩溶作用改造,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研究比较薄弱。通过岩心、岩屑、薄片和测井资料,总结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分析岩相与储集空间类型、物性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岩相敏感测井曲线;优选储层品质参数RQI和岩相敏感测井曲线GR、RD等参数利用聚类分析将川西气田雷四3亚段潮坪相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3类流动单元,储层岩性特征和物性特征的结合,形成了综合考虑岩相、孔渗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等参数的流动单元划分标准及采用多参数聚类、判别分析快速划分流动单元的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储层形成的原生沉积作用,又兼顾了该类储层多期岩溶作用改造后的物性变化,岩相、物性和储集空间类型的综合能有效避免流动单元划分的多解性。将流动单元宏观上渗流特征用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对比验证,认为该方法对川西气田雷四3亚段潮坪相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储层品质评价、提高储层评价的精度和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储层从岩性组成、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成岩后生作用和构造应力等因素影响,其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均较强。最后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储层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的已有研究主要是孔隙特征测试方法和测井新技术研究,利用常规测井进行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以蒙古国的塔南凹陷白垩系低渗透储层为例,将薄片观察、岩石孔渗测试、压汞测试与测井资料分析相结合,以储层品质指数为纽带,间接实现非取心井段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参数(孔喉半径均值和排驱压力)的常规测井解释,对储层孔隙结构类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发育孔隙连通型、孔隙半连通型、裂缝-微裂缝连通型和致密型4种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以第Ⅲ类和第Ⅳ类为主,每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孔渗特征等都不同。W30井与W49井试油段分析表明,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对低渗透储层的油气产能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岩心实验、物性实验、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试采资料,对X区块主要目的层H2~H6层位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以石英含量居多;储层以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地层为主;孔隙结构中岩石孔隙喉道对储层渗流能力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动流体饱和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受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根据储层特征,提出了孔渗关系图谱,用于描述地层流体分布特征与地层孔渗关系。应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建立了储层类型判别函数,应用效果与测井资料符合程度高。储层分类方法可为寻找研究区相对优质的储层位置提供依据,为其他区块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榆林气田山2段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晶间孔为主,有少量杂基溶孔。岩性是影响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的主要因素。同一岩性储层的孔渗关系、孔隙类型和结构、储产能力、电性响应特征趋于一致;随着岩性的变化,“四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发生变化。在精细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和准确识别岩性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岩性建立了不同的参数解释模型,最终实现了对储层的综合评价。指出了井间储层的有利区块,为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对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进行了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类型主要为特低孔-低孔、非渗-超低渗储层,物性受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微观孔隙结构等多因素影响。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溶蚀作用是其主要成因。选用物性、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多个参数,将扶余油层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Ⅱ类储层物性中等,是扶余油层产能贡献的主体储层,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析化验手段对堡子湾地区长4+5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为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和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孔隙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透储层.综合沉积、砂体、成岩、孔隙结构、物性等参数,建立了适合该区的储层评价标准并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不同类型储层对油气产能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一类储层区油层发育好,试油单井产能最高;二类储层区油层发育较好,试油单井产能较高;三类储层区油层不发育,无产能.  相似文献   

8.
储层岩石及物性特征是影响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X -衍射分析、岩心流动实验、岩石薄片鉴定和铸体薄片孔隙结构鉴定、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等手段 ,对高 3 0断块沙二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孔隙结构参数及孔喉分布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该断块主要由河道沉积的细砂岩—极细砂岩组成 ,从平面分布看 ,构造中部物性较好 ,西南部次之 ,北东部较差 ,这与生产状况吻合 ;该区砂体的主要储集空间是次生孔隙 ,粒间溶孔是主要孔隙类型 ,约占总孔隙度的 70 %~ 80 %,其次是填隙物内溶孔 ,约占总孔隙度的 2 0 %~ 2 5 %,粒内溶孔及铸模孔所占比例较小 ,占总孔隙度的 1 %~ 5 %;孔隙结构类型为中孔—中喉型和中孔—细喉型 ,该区油藏渗透率低 ,宏观及微观非均质性严重 .根据类似油藏的开发经验 ,中低含水期只能采出可采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高含水期将是该断块注水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长6油层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富黄探区长6储层整体具有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点。长6储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岩屑质长石砂岩,小孔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细喉则是长6的基本渗流通道,为典型超低孔、超低渗储集层。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次为薄膜孔隙式和压嵌~孔隙式,还有基底~孔隙式、基底式。长6储集层的物性主控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砂岩物质成分、压实和压溶作用、溶蚀作用及后期裂缝。其中储集砂体所处的沉积环境是影响该区储层物性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东部黄草峡构造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复杂、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类型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对储气库改建至关重要。结合岩心观察与物性测试数据,利用常规三孔隙度曲线和成像测井资料,对黄草峡构造12口井嘉陵江组储层孔、洞、缝进行测井识别,总结了不同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测井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嘉陵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嘉二-嘉一段,嘉二2储层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孔隙型和裂缝型其次;嘉二1-嘉一储层类型以裂缝型为主,裂缝-孔洞型其次。嘉二-嘉一段储层的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构造曲率变化、岩性及现今构造应力、埋藏岩溶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了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的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结构特征和孔喉特征。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7储层属于特低孔超低渗透储层,岩石主要是岩屑砂岩,并且填隙物含量高,其中水云母对喉道的切割作用是研究区成为致密油藏的重要原因;孔隙类型以微孔为主,喉道细微,储层物性主要由喉道来决定。  相似文献   

12.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孔隙结构多样、气水关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使得传统测井评价技术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参数精度偏低,测井评价容易产生偏差,因此,亟需开展有针对性测井评价技术研究。以中江沙溪庙组复杂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藏勘探开发实践,形成了以基于沉积微相约束的测井曲线标准化为基础,以多元回归、BP神经网络、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物性评价技术和多因素交会、基于多因素判别的流体识别雷达图、变$m$、$n$参数的饱和度评价模型为核心的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为中江沙溪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形成的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为同类型的气藏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富县北部地区侏罗系延9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富县北部地区延9砂岩储层特征,文中利用大量岩矿分析、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对延9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孔隙类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是细粒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岩石物性总体较好,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等孔隙类型,喉道以中喉为主。研究区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因素和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同时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研究,并对八道湾组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粒内溶孔、剩余粒间孔、基质微孔和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5.9%,平均渗透率0.40×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孔渗关系曲线及含气性等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Ⅱ类为有效储层,Ⅲ类为非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性和电性特征 ,对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下第三系沙四段砂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王家岗地区沙四段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4个砂层组和蓝灰段 ,其中第三和第四砂层组为主要砂岩储集层发育段。根据地质、地震和测井相资料 ,又将第三砂层组划分为 7种沉积微相 ;第四砂层组划分为 6种沉积微相。研究还表明 ,该地区的砂岩储集层分为中孔中渗、中孔低渗和低孔低渗 3种储集层类型 ,其中以低孔低渗储集层为主 ,其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从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储层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 ,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白垩系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储层岩石为长石质岩屑砂岩 ,成岩作用进入早成岩B亚期 ;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 ,另有少量的溶蚀孔及微孔隙。该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 ,呼二段中粗孔喉最多 ,呼一段次之 ,连木沁组多为中孔细喉和较细喉 ,清水河组为细孔、细喉。储层性质差别较大 ,呼一段、呼二段为中孔、中渗储层 ,连木沁组为低孔、低渗储层 ,清水河组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性质主要受沉积相、古气候、压实作用及砂岩粒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陇东地区曙光油田长6~3特低渗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录井和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以综合研究为手段,以曙光油田长63储层为对象,对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曙光油田长6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为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含油性向上部变好;河口砂坝砂体是其主要和良好的储层类型.三角洲前缘主体区为良好储层的主要发育场所,也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垂向沉积层序及其横向进积配置控制了长63储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发育及其综合特征的演变;平面沉积相带控制了长63储层沉积类型、叠合程度及岩性和物性的综合展布,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二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研究,详细探讨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盒二段储层属于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其中辫状河主河道微相物性最好;在砂岩的岩矿组成中,随石英含量的增加,长石、岩屑等含量的减少,储层物性变好;研究区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原始孔隙起到破坏作用,导致储层致密,低孔低渗,但溶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次生孔隙发育带的识别将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