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Fe60 Co20 C20超细合金粉末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Fe60Co20C20超细合金粉末,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磁滞回线的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球磨20 h后开始部分非晶化,在Fe-Co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晶;样品的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一定的机械合金化条件下可获得Fe60Co20C20的非晶态超细合金粉末.VSM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初期,样品的矫顽力增加;球磨20 h后,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矫顽力降低.机械球磨后晶粒尺寸是影响样品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机械球磨中Fe与BN反应形成Fe-N合金的结构表征及其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六方氮化硼(h-BN)为氮源, 利用机械球磨Fe和h-BN的方法制备Fe-N非晶和六方结构ε-FexN 合金, 估算ε-FexN合金中N含量随球磨时间的变化, 并研究两种合金在球磨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结构转变规律. 利用Mossbauer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N非晶和ε-FexN合金的磁性进行表征, 得到了ε-FexN合金磁性能随N含量的增加由铁磁转变为顺磁的变化规律, 并阐明了样品的矫顽力随球磨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  相似文献   

3.
对一定原子配比的Fe—C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t=60、120、180、255h)样品的微结构、磁性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样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当t=180h时,有新相FesC2生成.当t=255h时,已形成FesCz单相化合物.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减小,晶格常数和晶格畸变增大.随着FesC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减小,矫顽力Hc和剩磁σr增加,材料由软磁性向硬磁性转变.热分析表明,金属间化合物FesC2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机械合金化制备Fe-B-Si纳米晶粉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50B14Si36合金纳米晶材料。球磨过程中对该合金进行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晶粒尺寸和点阵常数的计算,发现该合金在球磨300h前晶粒尺寸迅速下降,能够实现纳米化;球磨时间小于300h时材料的矫顽力增加,而当球磨时间超过300h时矫顽力下降,材料的软磁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Tb/Fe50[Mn]50 n多层膜,用Versalab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薄膜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研究了Tb/Fe50[Mn]50 n多层膜体系矫顽力和温度、薄膜层数及反铁磁层厚度的关系,以及薄膜铁磁层与反铁磁层界面耦合作用和铁磁层的层间耦合作用.研究发现铁磁层与反铁磁层的界面耦合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存在随薄膜厚度增加而增大的转变温度Tt.当TTt时,界面耦合使矫顽力减小;当TTt时,使矫顽力增大.铁磁层的层间耦合作用随反铁磁层厚度在铁磁耦合和反铁磁耦合之间振荡变化,当TTt时耦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但当TTt时,耦合作用突然增强.  相似文献   

6.
Cr/Gd双层膜的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居里温度(TC)略低于奈尔温度(TN)的Cr/Gd双层薄膜.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磁滞特性.结果表明:该类薄膜系统与TCTN的铁磁/反铁磁双层薄膜的磁滞特性不同,当测量温度(T)大于TC时,Gd层处于铁磁态,矫顽力(HC)随温度非单调变化;当T为80~205K时,HC随温度增加逐渐减小;在T=205K出现一个极小值后逐渐增大;在T=255K附近出现一个主峰;当T为255~295K时,HC随温度升高迅速减小;当T295K时,HC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即铁磁/反铁磁界面处的反铁磁自旋与铁磁自旋的交换耦合作用对铁磁层磁有序态的维持温度和矫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XAFS方法对机械合金化Fe70Cu30样品中Fe,Cu原子的局域环境结构随球磨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Fe和Cu原子分别向fcc的Cu相和bcc的Fe相的扩展,Fe和Cu同时存在于fcc和bcc结构相中,介Fe和Cu原子的局环境结构随球磨时间的级很大判别,球磨2h后,样品中73%的Cu原子在fcc相,27%的Cu原子在bcc相,21%的Fe原子在fcc相,79%的Fe原子在bcc相,球磨5h,fcc相的Cu原子减少到59%,fcc相的Fe原子则略有增加,为29%,球磨10h后,fcc相的Cu原子比例又增加到86%,fcc相的Fe原子也迅速增加到51%,说明大量的Cu原子扩散到bcc的Fe相后诱导其产生fcc结构相变,继续球磨到20h,样品中Cu原子和Fe原子在fcc和bcc相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这些结果说明,在球磨过程中Fe和Cu并未形成均一的固溶体,同时存在着fcc的Cu富集区,fcc的Fe富集区和bcc的Fe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Ta/Gd/FeMn/Ta多层膜,研究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性。研究表明。Ta/Gd/FeMn/Ta多层膜的交换偏置场随测量温度的升高由负值逐渐变为正值,矫顽力随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接近或超过Gd的居里温度时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均消失。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铁磁层Gd的易磁化轴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Fe69.5Cu1.5V7Si12B8Al2纳米合金样品。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样品非晶化程度的影响,并测量了这些样品压结体的高频特性。结果发现,球磨可形成合金化,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非晶化逐渐加强。当球磨超过一定时间后,出现新的相,引起样品磁特性的变化。复数磁导率实部μ1随球磨时间t的增加而增大,超过72h后,μ1开始下降。在4-13MHz范围内,μ1值随频率f的变化不大。损耗角正切tgδ随t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铁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纳米晶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穆斯堡尔谱仪分析了球磨时间对晶粒尺寸、微观应变及固态相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加速了晶粒细化:球磨0.5h后,晶粒尺寸减小到65.27nm;球磨20h后,达4.14nm。随球磨时间延长,微观应变率先增大后减小,球磨10h后,达最大值0.422,然后减小。球磨20h后,有以(Fe,Cr)。C为主的新相生成。  相似文献   

11.
“自改—1”玉米自交系是由“330×oh43HtHt—早”组合中经多代选株自交而成。“自改—1”自交系既保持了“330”自交系主要优良性状,又克服了“330”的缺点,并提高了抗病能力、缩短了生育期。是一个自身产量高、配合力好、早熟、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自交系。“自改—1”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自改—1×黄早四”杂交种(原名廊玉2号),已被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单15号”。“8112×自改—1”、“1984×自改—1”参加了省区域试验。“自改—1×掖107"、“自改—1×23”等组合在多点试验评比中表现突出。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引起一些气候要素的变化。本文根据岗南、黄壁庄水库地区建库前后多年的降水量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综合系数法,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大型水库水体对其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建库使得该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用抗促黄体激素(LH)单克隆抗体为试样,进行了叠氮钠(NaN_3)在ELISA检测中影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酶标二抗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ODP底物工作液能将其中的HRP全部失活;而当底物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酶标二抗工作液中的HRP有30%~60%失活。提出在以HRP作为标记酶的ELISA检测所用的部分缓冲液中废止使用NaN_3作为防腐剂。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位及其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生态位的涵义及其在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我省情况,探讨了生态位的结构及其变量集。并运用生态位原理对我省九个省辖市的生态位进行剖析,揭示出人口激增,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此,以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为目标,遵循高效、和谐的原则调控生态位,以缩小区域生态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目前在采光屋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小儿脑电图描记比较困难,提出了描记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利用利多卡因治疗26例眩晕进行了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嫩江县近几年来基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测定液体混合物粘度的实验装置,用纯水对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其偏差与文献值相比小于5%。使用该装置对六种二元液体混合物的粘度,即丙酮和水,丙酮和甲醇、甲醇和三氯乙烯、甲醇和苯、四氯乙烯和苯、甲醇和四氯乙烯,从常温到高温加压测定。测定的六种液体混合物的粘度大体上随温度成反比例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选用昆明纯系小白鼠,应用随机分组法分组。灌喂混合型绞股蓝口服液(简称1号液)、混合型人参口服液(简称2号液)、混合型口服液(简称3号液)和生理盐水CK。测验提高小鼠机体运动能力,并进行成组t检验计算,其结果为1号口服液作用≥2号口服液>3号口服液>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