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三相催化剂——磷酸盐固载季铵盐ZPDBBC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相锴 《科学通报》1992,37(7):672-672
近20年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化学中迅猛发展,而以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和硅胶作为不溶性载体的三相催化剂,日益受到相当的注意,迄今所报道的三相催化剂均是以这两者为载体的。一些四价或五价金属的磷酸盐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构,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固载上各种活性基团以制备各种催化剂。 本文报道我们首次合成了固载于磷酸氢锆上的二丁基烃基苄基氯化铵(ZPDBBC),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相催化(Triphase Catalysis)新技术引人注目.所谓三相催化就是催化剂为固相,而反应物处在有机相和水相两相中的催化反应.催化剂一般是以交联的聚苯乙烯或硅胶作载体,在其支链上挂上鎓盐、鏻盐或冠醚结构.还有在载体上接上六甲基磷酰  相似文献   

3.
马建标 《科学通报》1989,34(24):1874-1874
L-脯氨酸联接于交联聚苯乙烯载体上,合成出手性螯合树脂(Ⅰ),其铜(Ⅱ)络合物做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拆分了多种DL-氨基酸。但由于聚苯乙烯的强疏水性,致使氨基酸在色谱过程中传质困难,完成一次拆分操作往往需要数小时。我们认为,在L-脯氨酸与该载体之间插入亲水性间隔臂,可增强相应螯合树脂的亲水性,从而提高氨基酸的传质速度,使其保留  相似文献   

4.
多肽片段连接: 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远  赵玉芬 《科学通报》2002,47(16):1201-1205
蛋白质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始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人类基因组测定工作完成以后,在人类后基因组即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将需要合成大量的多肽和蛋白质.一般而言,对于60个氨基酸残基以下的多肽,使用自动或手工固相多肽合成仪逐步接长是首选方法[1,2];对于更长的多肽或蛋白质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如基因重组或定点突变等手段来获得产物,或者使用片段缩合方法(convergent peptide synthesis)来合成.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不能满足对多肽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需要.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蛋白质虽然  相似文献   

5.
高必峰 《科学通报》1989,34(20):1599-1599
本文报道用大片段缩合法合成DNA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用固相亚磷酰胺方法合成DNA片段,以氢氧化钠的乙醇、水混合溶液选择性地水解连于CPG载体与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多肽类HIV-1进入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勇  黄晓星  王琼  杨雅玲  田波  张文涛 《科学通报》2004,49(18):1913-1915
近年来,阻止HIV-1进入宿主细胞已经成为研究和开发新型抗HIV-1药物的热点。我们根据HIV-1表面膜蛋白gp120与受体CD4以及中和抗体17b的共结晶结构,设计了一系列17b的多肽类似物。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多肽P20,并检测了P20对于HIV-1进入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实验证明P20能够有效抑制以CCR5为辅助受体的HIV-1进入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以CXCR4为辅助受体的HIV-1并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由此可以推断,P20可以特异性的与HIV-1表面膜蛋白结合,阻断HIV-1与辅助受体CCR5的结合,从而抑制HIV-1的进入。该分子为开发新型抗HIV-1药物提供了有效的先导物。  相似文献   

7.
孤啡肽及其片段的合成和构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董守良  王涛  陈强  王锐 《科学通报》1999,44(12):1296-1300
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了孤啡肽(NC)及其4个片段,并进行了受体选择性和亲和性测定、降血压作用及其机理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NC(1 ̄13)NH2是拥有NC全部活性的最小片段。C端4肽对于NC可能不是完全必需的,但继续缩短则导致受体选择性和性的严重改变。12 ̄13位的Arg-Lys是NC的活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NC的降压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升压作用不互相拮抗。  相似文献   

8.
痛稳素的合成及其对血管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陈勇  陈鲤翔  杨顶建  董守良  王锐 《科学通报》2000,45(24):2620-2625
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了痛稳素(mocistatin),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大鼠整体血压的影响;(2)对大鼠后肢血管阻力的影响;(3)对去内皮细胞的兔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离体血管螺旋条张力的影响;(4)对孤啡肽引起的大鼠整体血压降低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痛稳素具升高大鼠整体血压、增大大鼠后技血管阻力、引起云内皮细胞的兔腹主动脉和股动脉离体血管螺旋条收缩的作用,对孤啡肽引起的大  相似文献   

9.
王启松 《科学通报》1981,26(1):46-46
由于T_4 RNA连接酶的应用,酶促合成多核苷酸已取得很大进展。不过,这些反应都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在液相中反应为充分利用酶的活性是有利的,但它仍旧存在着分离周期长、操作损失大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们尝试了用固相法酶促合成寡聚核苷酸。所用载体为Sepharose(4B),它预先被溴化氰活化,再与8-(6氨基己基)-氨基-3′腺苷酸  相似文献   

10.
一种病毒蛋白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玉章 《科学通报》1994,39(24):2275-2275
病毒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对于设计免疫原性多肽、新型疫苗分子及诊断试剂均有帮助.但是,既往的预测方法并不多,且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1)既往方法均基于一般蛋白质的实验结果,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1种专用于病毒蛋白的表位预测方法;(2)80年代后期以来,多肽固相自动合成技术和Geysen氏pin ELISA技术在免疫学的广泛应用、模拟位  相似文献   

11.
朱铭  李艳荣  罗俊  周锡庚 《科学通报》2003,48(16):1764-1766
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中茂基稀土化合物的固相反应, 揭示了配位溶剂分子与反应物性质对该固相反应的影响, 为茂基稀土化合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新方法. 利用Cp2YbPz(HPz) (Cp = C5H5)的固相热分解反应, 成功合成出液相反应中无法得到的稀土有机化合物[CpYbPz2]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噬菌体肽库技术, 研究能特异性结合并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靶细胞能力的多肽. 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靶细胞, 与pC89噬菌体肽库共培养筛选出能特异性进入靶细胞的小肽噬菌体. Subtilisin被用于灭活未进入细胞的噬菌体, 进入细胞的特异性小肽噬菌体经细胞裂解、转化E. coli XLI-Blue得到扩增. 经5轮反复共培养, 富集得到能特异性进入乳腺癌细胞的小肽噬菌体. 以RGD-integrin binding噬菌体为对照, 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特异性小肽噬菌体与MDA-MB-231、其他乳腺癌细胞株以及实体瘤细胞株的亲和性. 测序并合成无噬菌体外壳蛋白的特异性多肽(CASPSGALRSC)以标记FITC; 同时为了解氨基酸序列排列对特异性的影响, 合成了调整氨基酸序列排列次序的多肽(CGSLSRAPSAC), 并检测其与人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 实验获得与MDA-MB-231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肽噬菌体; 合成的无噬菌体外壳蛋白的多肽序列保持与MDA- MB-231细胞的特异性, 并且亲和性高于嵌合蛋白(RGD-integrin).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噬菌体肽库研究能结合或进入不同细胞的未知多肽的技术; 得到了一条能与MDA- MB-231高特异性结合的氨基酸多肽序列; 这种高特异性呈现氨基酸多肽序列高度依赖性; 该氨基酸多肽具有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高效靶向性载体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信息     
探索新免疫原近年来,用合成相当于病原体的免疫原部分的多肽来发展新型疫苗的可能性,引起了免疫化学家的重视。合成多肽的首要问题是识别免疫原性多肽。如能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则问题就可迎刃而  相似文献   

14.
固相反应合成M(biN)_nCl_2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雄 《科学通报》1993,38(23):2207-2207
固-固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优点,在原子簇合成、直接法固相制备化合物等方面已有所表现。研究表明,在溶液中快速进行的连续反应如在固相中进行,速度会降低,而且控制适当的条件可使反应停留在任意一个中间产物上,这在溶液中是难以做到的。基于此,我们用固-固反应制备了M(biN)_xCl_2[I],  相似文献   

15.
聚乙二醇引发对冷敏感大豆种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峥 《科学通报》1989,34(11):862-862
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存在吸胀冷害,引起发芽率降低、出苗不齐、幼苗活力下降和减产。植物冷害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膜脂由流动相变为固相。然而,关于种子吸胀冷害对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对膜蛋白合成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6.
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CuO纳米粉体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贾殿赠  俞建群  夏熙 《科学通报》1998,43(2):172-174
利用CuCl2.2H2Og与NaOH的室温固相化学反应直接合成了CuO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固相反应物的组成,大小,形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CuO颗粒大小均匀,粒径为20nm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基因表达产物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家喜  麻密  麻远  林忠平 《科学通报》1999,44(9):947-951
外源基因转入动植物细胞后在释译水平上正确表达产物的定性定量测定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问题,通常生物中某些酶的含量很低,如异戊烯基转移酶,在进行其转基因研究时较难测定。根据其cDNA序列,预测出抗原位点肽并用固相法合成,与载体蛋白偶联后获得对其起专一性反应的抗体,用该抗体通过ELISA法可以有效测定转基因烟草中的基因表达产物。为测定难以分离纯化的低含量的基因表达产物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Fe(phen)_3](ClO_4)_3与Na_2S_2O_3在室温下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华 《科学通报》1995,40(5):427-427
由于多组分体系固相化学反应的检测、跟踪都很困难,对固相反应的研究远没有液相那样深入,尤其室温下的固相反应研究报道较少.因此,进一步开展室温或低热温度下的固相反应研究,继续探索和寻找固相反应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研究价值.固相氧化还原反应是固相反应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不是都能预测固相反应.为了在众多的反应体系中寻找室温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已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研究其抗炎机制及确定有效的抗炎成分,利用凝胶过滤层析、肝素亲和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蜂毒多肽,并观察蜂毒多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合成及IκBα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离得到的蜂毒多肽BV I-2H为单一对称峰,电喷雾质谱检测结果表明BV I-2H是蜂毒多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的分子量为644.8 u.BV I-2H可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1合成,可使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呈现明显的G2/M期阻滞.此外,BV I-2H可抑制PMA诱导THP-l细胞合成TNFα,抑制TNFαmRNA的表达及IκBα蛋白磷酸化.实验结果提示,蜂毒多肽BV I-2H是蜂毒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0.
谭慎操 《科学通报》1981,26(19):1215-1215
T4-RNA连接酶自1972年由Silber等人发现以来,已成为合成核酸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还未见有关固相T4-RNA连接酶的报道。我们将T4-RNA连接酶偶联到Sepharose 4B的衍生物上,制备了一种固相T4-RNA连接酶。每毫克衍生物结合0.3单位连接酶(不是最大偶联量)。此固相酶可以催化ATP和~(32)PP_i间的交换反应。在反应液含20mM Tris-HCI(pH8.4),10mMDTT,20mMMgCl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