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issue loss and end-stage organ failure has been an emergent problem for humanity. Solving this problem at the most basic level is currently an area of great interest to many.researchers.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gan using formed scaffolds to indirectly control the assembly of cells. This technology has resulted in a new way to artificially fabricate tissues.But the method has been limited to simple tissue types,such as bone, skin, muscle and tendon. The fabrication of complex organs by this technology is still not possible.A possible alternative is assembling cells directly into a viable and predefin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细胞模型是“积木式”的,难以解释日益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本文将电子学原理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相结合,对细胞模型进行了新的设计。新的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现代生物学的各种现象,而且可为“细胞记忆”、分化、转化、“知识的人工输入”等令人关注的课题提供全新的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细胞同步化术的进展概况及其新近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螅(Hydra vulgaris)细胞的分离和重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螅是一种最低等的腔肠动物。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的淡水中。它分布极广,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较理想的生物学实验材料。近年来,随着发育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应用现代方法研究水螅个体发生,以阐述生物形态发生和模式形成是十分有意义的。早在1774年Abraham Trembley就将水螅切成小段,由小片段又再生成小水螅。20世纪60年代Wilby Webster等人陆续报道了有关水螅形态重组再生、模式  相似文献   

6.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正常机体绝大多数细胞处在有规律的更新中,包括新生细胞的产生和衰老细胞的死亡,这种更新是以细胞数量上的稳定为前提的,因此机体细胞总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中。显然,各种细胞数量上的稳定,不但保证了机体各组织器官具有了形态学上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机体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必要条件。细胞的产生和死亡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传统的生物医学的各学科主要研究细胞产生及其调控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失调引起的疾病。对细胞死亡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机体受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刺激而引起的病理性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HD)在体外抑制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的增殖作用的观察,探讨HD治疗骨髓瘤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HD对RPMI 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用AV/PI流式细胞检测术观察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HD在1 ~4 mg/mL浓度范围内对RPMI8226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了92.68%,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以1、2、3 mg/mL的HD分别作用RPMI 8226细胞24h后,AV/PI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2.52%、62.31%、69.94%,高于空白对照组8.93%.HD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时,细胞核可见凋亡小体,且凋亡小体数量随HD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HD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此实验研究结果为HD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辅助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细胞维持离子高(或低)浓度的随机过程论模型。模型的随机差分方程是: 其中对于对于作者根据此模型,对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均值和涨落做了计算。该模型是与实验事实相吻合的,同时它还揭示出细胞的自组织功能。本文工作是建立离子运动模型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Mitochondrial responses and changes of calcium ions in apoptotic insect SL-1 cells induced by Syngrapha falcifer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SfaMNPV)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Rhodamine 123 as a fluorescent labeling probe,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observation we observed that the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ψm) began to decrease in SL-1 cells at 4 h post infection and △ψm reduc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virus infection. Western blotting indicated that the Bcl-2 level in the mitochondria gradually declined and was down- regulated. Cells undergoing apoptosis were found to have an elevation of cytochrome c in the cytosol and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the mitochondria, which indicated that cytochrome c was released from mitochondria into cytoso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tochondrion-mediated apoptoti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exists in apoptotic insect cell induced by SfaMNPV. Cytosolic free calcium ([Ca^2 ]i) concentration rapidly increased after SfaMNPV infection and the elevated calcium was tested to come partly from extracelllular calcium ion influx.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poptosis in SL-1 cells was not influenced by established cytosolic calcium clamped conditions and the EGTA inhibiting calcium influx. Therefore, neither the elevation of cytosolic calcium ion nor extracellular calcium entry was the inducing factor of apoptosis, which hinted that the depletion of ER Ca^2 store contributed to SL-1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SfaMNPV.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单斜晶型M相二氧化钒粉体氧化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多种价态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估,选取并制备价态依次增加的二氧化钒、十三氧化六钒、一水合七氧化三钒和五氧化二钒4种钒氧化物,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细胞活性测定2种方式评估不同价态及质量浓度为1~500 mg/L的钒氧化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的L929细胞的细胞活性在不同价态钒氧化物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五氧化二钒、一水合七氧化三钒、十三氧化六钒、二氧化钒,说明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随着价态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有无外加载体,固定化细胞可分为有载体固定化细胞和无载体固定化细胞(微生物细胞絮凝),本文总结了已报道的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种类及人工改造的絮凝细胞,并分析了两种固定化细胞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介绍了与絮凝有关的基因、病毒、蛋白质及质粒等。  相似文献   

12.
细胞通讯机制假说HypthesisoftheCellSignalling姚孝明(武汉铁四院科研所,武汉430O63)仅用化学过程来解释细胞通讯机制是不够的。同样,仅用微小神经网络单元来概括或试图用电过程与化学过程的相互转化过程来描述也不足以说明细胞结...  相似文献   

13.
细胞流变学: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Cytorheology龙勉(重庆大学,重庆630044)细胞流变学是研究细胞流动、变形及其他物理学行为的一厂l学科,它是从宏观生物流变学发展起来的,是生物流变学向微观深化过程中在细胞层次上的具体展现。其主要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4.
整装细胞中间纤维体系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对整装细胞选择性抽提的方法,研究了ts LA 90细胞系的中间纤维(IF)体系的超微结构。进一步证实了IF体系是与细胞核相联系的、疏密不匀的网络结构,且遍布整个细胞质区.这一方法可高度清晰地显示IF体系超微结构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生长细胞是指经过一定方法固定之后能生长繁殖的细胞。以固定化生长细胞为基础的酒精生产方法与传统发酵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优点:(1)固定化细胞密度增加,使反应加速,可得到较高的生产能力;(2)在高稀释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不产生流失现象;(3)不需要昂贵的发酵罐设备;(4)发酵过程能较容易地加以控制,这类体系甚至  相似文献   

16.
MVM属自主性细小病毒,对相当多种类的体内外生长的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有抑制作用,本文对NBK细胞的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和以体进行了分析,确认NBK细胞为转化细胞,且对MVM敏感。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两种细小病毒MVM宿主细胞NBK和A9的细胞存活率、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细胞产量和病毒产量,认为A9细胞更适合于作为细小病毒MVM的宿主细胞进行病毒的制备和生产。  相似文献   

17.
身体,每天都是新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看来,我们的身体一成不变,其实不然,我们的身体短则数天、长则数月就会焕然一新:每一刻,数百万新细胞取代旧细胞。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老去?大脑的神经元甚至也可以更换一新吗?  相似文献   

18.
陈琼霞 《科技资讯》2010,(29):36-36
目的:探讨细胞石蜡包埋切片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江汉大学病理诊断所临床送检胸腹水标本10例,分别进行细胞石蜡包埋切片及细胞涂片制作,并镜下观察结果。结果:细胞涂片HE染色结果显示厚薄不匀,涂片范围大、细胞结构不清;细胞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分布均匀,细胞集中,细胞结构清晰。结论:细胞石蜡包埋切片优于细胞涂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 DC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特性。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在培养液中加入 GM- CSF、TNF- α、IL- 3、IL- 4,培养 1 4d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1 a;培养末期加入 LP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83及 HLA- DR。发现用 GM- CSF+TNF-α+IL - 4可获得 ( 3 6 .79± 3 .1 5 ) % CD1 a+ 细胞 ,LPS可使 CD83及 HLA- DR的比例从 ( 0 .5 7± 0 .5 6 ) %及 ( 40 .2 7± 6 .3 3 ) %分别升至 ( 3 2 .79± 1 2 .90 ) %及 ( 95 .5 2± 3 .45 ) %。实验证明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另一种主要来源 ,经特定细胞因子诱导可生成大量 DC,并能通过 LPS刺激 DC成熟  相似文献   

20.
用CIPC处理洋葱根尖组织后,细胞分裂发生异常,导致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和微型细胞的微型细胞只有1-2条染色体,对它的可能用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