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东阳市横店医院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共进行非常容易污染、感染切口的腹部手术676例,经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起到非常显著的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现报告如下。⒈一般资料: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共行阑尾切除术657例,结直肠手术8例,空腔脏器穿孔修补术11例,共计676例,男393例,女283例,年龄5-76岁,平均35岁。⒉处理方法:在常规手术结束缝合腹膜后,先用3%双氧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如疑切口污染严重者再重复冲洗一次,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如发现切口有红肿,缝线周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放置低位负压引流管及美容线内连续缝合切口的引流的美容效果,方法: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共137例,其中低位负压引流组62例,常规引流组75例,就其引流和美容效果作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两组术后24h内,24-28h及48h后的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常规引流组的手术切口若用丝线间断缝合则瘢痕会较明显,引流口瘢痕暴露在衣领之上,低位引流组的手术切口和引流口具美容效果,结论:二者的引流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低位引流组则经流口瘢痕位于胸骨角下方,细小或不明显,切口使用的敷料薄,容易观察伤口的情况,比常规引流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甲状腺手术切口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于切口涂抹透明质酸钠液,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切口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粘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透明质酸钠可减少甲状腺手术切口粘连。  相似文献   

4.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翻修术(Revision)是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派生出的新手术,它源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因第一次手术后出现解剖和组织学的改变,因此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自1994年5月以来对9例10个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了翻修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9例10髋。男6例,女3例。年龄37~66岁,平均56岁。第一次手术至翻修时间最长10年5个月,最短2年3个月,平均6年5个月。首次手术原因:类风湿关节炎1例2骸,股骨头坏死5例…  相似文献   

5.
例1:女43岁,病例号941725,因颈前肿物1年伴轻度疼痛半个月按甲状腺肿收入院治疗。检查见:甲状腺轻度肿大,右侧叶可触及一个直径约1.5cm圆形肿物,甲状腺表面不光滑质较硬、界线清晰、无明显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附近淋巴结不肿大。测基础代谢率正常,T3、T4正常,B超甲状腺右侧叶扫到一个0.9×1.4cm2囊性音区。B超甲状腺右囊腺瘤。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中见双侧甲状腺略增表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硬与周围粘连。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切除二块甲状腺组织均无包膜。切面…  相似文献   

6.
眼袋又称下睑皮肤松垂症,传统的眼袋整形术虽可改善,但不理想。作者自1990年始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皮肤、轮匝肌及眶脂切除后将下睑肌皮瓣与外眦韧带固定的下睑成形术。共行眼袋整复术102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0岁。术后随访时间最短一周,最长5年。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I期愈合,一个月后切口线基本消失,下睑眼袋平复,皱纹减少,皮肤光滑,容貌明显改善,102例术后未出现一例血肿,感染,睑外翻等并发症。2、手术方法2.1、切口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按照整形外科的基本原则(无菌、无创(微创)设计手术步骤,牵开解剖间隙显露病灶,不损伤功能组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的恢复形态和功能.方法 手术采用针刺穴位注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胸骨柄切迹上2.5cm横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上下分离颈阔肌肌皮瓣范围5~6cm间隙分离胸锁乳突肌外缘,纵行切开颈白线,牵开甲状腺前肌肉,显露甲状腺.术毕创腔行多孔细硅胶管引流,整形美容的方法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10-20ml,术野清晰,显露良好,无术后大出血,无颈前肌肉萎缩及皮肤粘连,术后一年,颈部形态良好.结论 :大范围分离颈阔肌肌皮瓣.不切断甲状腺前肌群,用整形美容方法缝合切口,术后无粘连及肌肉萎缩.牵开肌间隙,不损伤功能组织,可以有良好的显露.  相似文献   

8.
胸导管损伤在食管中段癌的手术中发生较多,在一些胸部、颈根部外伤中亦有发生的可能。本文就我院1983年6月一1996年7月治疗的乳糜胸5例进行分析,探讨胸导管的解剖关系、损伤原因及治疗原则。1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食管中段痛术后并发乳糜胸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62、60、55岁。均两次开胸,胸导管结扎。两例治愈,其中1例男性,m岁患者,第二次原切口左侧开胸胸导管结扎不彻底,又行第三次右侧开胸结扎,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胃底贲门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男性,60岁,于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量突然增加,引出淡红色液约1200I…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产特点。方法对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在3天内恢复。随访2~35个月,未见复发。术后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手术效果理想。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产特点.方法 对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在3天内恢复.随访2~35个月,未见复发.术后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手术效果理想.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人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甘肃科技》1999,15(5):43-43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病,年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国内有报道60岁以上糖尿病人占同时期总糖尿病总人数的30.6%,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需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有必要常规检查血、尿糖水平。1临床资料94年4月~98年10月间,我们曾收治老年糖尿病人14例,1例术后切口12天拆线后,切口进开,经复查血、尿糖,确诊为糖尿病,控制血糖后,又过14天拆线,伤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切口感染,复查血糖,确诊糖尿病,经控制血糖后,切口延期愈合。其余术前确诊糖尿病,经术前、中、后血糖控制,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2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包括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积脓附件切除、异位妊娠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按是否放置腹腔引流与否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引流口)疼痛、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引流组切口疼痛感高于非引流组,引流组术后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非引流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切口长期不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我院自1995年11月至1997年5月采取以切口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为主要手段来预防切口感染,共行104例,效果良好,现就报告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9例,女45例,年龄7-75岁。所有临床病例均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伴有局限性腹膜炎4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4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1.2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4O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6例。1.3方法切开腹膜时先切开一小口,用吸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与其配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37例内镜甲状腺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与同期行传统甲状腺手术37例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3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长度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常规手术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镜甲状腺是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陔手术体位能有效防止术后头痛的作用,同时由于内镜放大作用,术中可清楚辨认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以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作到了精确定位,最大可能减少手术损伤,同时无颈部切口,损伤很小,也达到了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150例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王玲(甘肃省妇幼保健院730050产后大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对甘谷县医院1987年1月~1992年10月收治的150例产后大出血病例,做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年龄最小18岁,最大44...  相似文献   

16.
甲亢术中术后气管痉挛17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的紧急处理.方法:从1978-03-2004-1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共收治手术治疗甲亢患者2050例,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窒息17例,其中气管软化8例,气管痉挛5例,气管软化合并气管痉挛3例,两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果:本组17例中气管切开10例,气管插管7例,本组抢救成功16例,死亡1例.结论:气管痉挛是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气管痉挛术者要迅速判断气管痉挛的原因及时选择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对73例除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3例患者,女性71例,男性2例,年龄均在29-65岁,其中以40-50岁为多数,小切口除皱术患者47例,大切口除皱术患者26例,均在0.7%利多卡因加付肾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均严密观察病人5-7天,结果表明,满意者54例,基本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1例。2并发症与临床分析在73例额颞部除皱病人中作者分析了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共17例患者除了共性血肿、刀口处头发脱落、疤痕大、局部麻木感的并发症外,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井发症具体分析如下:2、1术后…  相似文献   

18.
高珍  刘侠 《科技咨询导报》2014,(30):234-235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将心脏外科一年内出现的8例手术切口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有关。结论: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别采取措施,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199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前、术后共护理19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8岁.治愈出院195例,术后并发症死亡4例.结论:食管癌手术的成功取决于4个方面:高超的外科手术,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的术后进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预防以及局麻下行病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7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病人均在局麻下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3~6个月,术后随访10~24个月,全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明确后,累及腹壁筋膜及以上的异位症病灶可在局麻下彻底切除,安全可行.术后用药3~6个可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