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DEA模型和ESDA分析方法对2006-2015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创新效率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2006-2010年河南省创新综合效率相对偏低,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大于技术效率,表明河南省创新投入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与豫中、豫东、豫北、豫西相比,豫南地区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3)2006-2015年综合效率没有变化,规模效率呈微弱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豫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豫东和豫北;4)2006-2015年,技术进步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肖美丹  张文娟  唐永文 《河南科学》2019,37(9):1527-1535
科学评价河南省技术创新效率有利于推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测算了河南省2010—2017年各市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各市的综合效率大部分呈上升趋势,个别有下降趋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来看,随着年份的增加,全要素生产前期有下降趋势,从2013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且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助力国有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及行业发展效率,通过分析建筑业发展现状,认知行业转型升级趋势,对国有建筑业企业发展效率进行概念界定.利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不同所有制建筑业企业、不同地区国有建筑业企业的静态、动态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0年建筑业企业整体发展效率相对有效,但受制于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发展效率有所下降;国有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效率相对有效,且呈上升趋势,并与所在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剖析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结论,从政策和企业两方面给出优化国有建筑业企业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2004年~2009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湖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湖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湖北省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董奋义  梁晓 《河南科学》2020,38(1):164-172
从效率视角出发,运用DEA-BCC模型对2018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静态分析,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10—2018年16家样本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做出评价.研究发现,2018年上市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状态良好,纯技术效率是导致部分上市银行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2010—2018年上市商业银行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呈上升的态势,技术进步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并不代表上市银行效率实现了可持续增长;大部分上市银行在2014年和2015年处于递减趋势,且生产前沿面出现倒退现象.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上市商业银行应促进创新发展、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环渤海为研究案例地,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04-2014年的城市代谢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与Super-CCR模型的比较发现,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更能反映环渤海城市代谢效率的真实情况.(2)时间序列上,2004-2014年环渤海城市代谢效率总体波动上升,环渤海城市代谢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显著.(3)空间格局上,2004-2014年环渤海城市代谢效率较高水平总体上呈现从内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热点区由辽中南地区下移到辽宁西部以及京津唐区域,且胶东半岛热点群凸显.(4)城市开发度、城市生产效率对城市代谢有正向促进作用,环保力度、行政级别对城市代谢的作用须进一步引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通过测度农业保险支农的TFP及其构成,对我国2008—2017年31个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并采用SFA模型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对投入指标进行调整前,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表明在农业保险支农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已有农业保险要素投入的潜力,且该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阻碍.从地区来看,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的省份达30个,农业保险支农发展的潜力较大.(2)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有所增加,增长达到28.0%和14.3%,表明在农业保险支农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的提高.但是,技术效率变化下降了8.47%,影响了TFP的提高.各省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除吉林、黑龙江、广东、新疆外均有改进,且其改进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区域间技术进步存在显著差异,但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8.
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为研究区域,运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2000-2010年各研究区域旅游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以综合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投入指标的冗余度、产出指标的不足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12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呈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除青海省外,其余11个省份的静态效率评价指标都保持在高水平,处于递减规模报酬生产阶段;投入指标中旅游业从业人员存在较大冗余,有17.33%的改进空间,各项产出指标的不足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运用GML指数测算了2000—2015年知识溢出下的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与不考虑非合意产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知识溢出下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梯度变动趋势;当考虑非合意产出时,技术进步占主导地位;当不考虑非合意产出时,大部分省市的技术进步下降,效率改进上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来源于效率改进;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及其空间效应能显著提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地理统计距离空间加权矩阵模型的结果更佳,东部地区尤其凸显,东部地区的知识、技术、创新等要素集聚性较强,促使其知识溢出对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三阶段SE-SBM模型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值进行测算.结果 表明,地区发展和政府资助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值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外开放则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值.对比调整前,调整之后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下降,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上升,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指数下降.2012-2019年,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平均值为0.647,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较低.中部和西部地区效率值上升,东部地区效率值有所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上升5.2%,其分解指标中只有纯技术效率不足.各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呈高水平同质化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