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笔者参加了对某电厂75吨/H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不稳定、飞灰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案,后经应用改进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使锅炉实现了稳定燃烧.现把分析和治理方案与社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洁净燃烧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燃料在炉内循环燃烧直至燃尽.使燃料颗粒在炉内的滞留时间大为增加,燃烧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独特的流态化及循环燃烧的特点,其风机数量多、压力高.导致辅机电流大、功率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本文就焦作演马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一台13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改造,探讨了降低厂用电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教学运用进行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因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及构想性等特点,可以用作构建虚拟生物实验室,虚拟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因此,被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研发,扩大了流态化干燥的范围,改善了流化质量,提高了热质传递的强度,已广泛用于化工、食品、陶瓷、医药、聚合物等行业的干燥。本文通过研究目前世界上关于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专利文献,将有助于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应用以及改进。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的生物组织弹性模量反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步入计算医学时代.生物组织的病变往往导致其物理特性的变化,那么研究生物组织的物理特性变化对诊断生物组织病变与否能够提供参考.本文给出了已知生物组织部分边界位移信息、外部载荷、边界条件和有限元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反求弹性模量的方法.首先将求解弹性模量问题描述成一个力学反问题,建立逆系统辨识的数学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原理建立生物组织弹性模量反求算法.利用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图像识别技术试验获取对象部分边界位移信息,其中选取Log算子(σ=3)为实验中边缘检测使用的算子,选用双线性坐标变换公式进行影像内定向,最终反求其弹性模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914%,证明了本文反求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家最新环境评价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和煤粉炉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循环流化床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但是与煤粉炉技术相比,循环流化床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笔者从燃料适应性、脱硫能力、氮氧化物(NOx)排放量、负荷调节范围、灰渣综合利用情况等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灰锅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运行优化研究不断进行试验调整,总结出提高炉内脱硫效率和尾部烟气半干法脱硫效率的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在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SO_2排放达到环保电价标准。脱硫运行优化技术实施后为发电厂持续获得脱硫环保电价补贴,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由于流化床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能源化工行业.而流化床床体结构对流化床内部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影响显著.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4种不同床体宽度的准二维流化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床体宽度增加,流化床内部气泡的数量会变多,同时由于小气泡的合并导致气泡尺寸增大,并且床层中的压降也随着床体宽度的增大而更加均匀,从气相流线图分布来看,沿着流化床垂直方向流化床内部漩涡的纵横比也逐渐减小,从而更加有利于气固两相在床体内部的混合.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原理、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土壤修复和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实例和效果,并讨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流化床载体在生物挂膜过程中存在密度大、流态化能耗高、孔隙率低、亲水性及生物亲和性差、挂膜周期长等缺点,采用界面聚合发泡法制得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通过接枝葡萄糖、掺杂粉末活性炭改善载体的亲水性及热稳定性能,研究了单体组成、催化剂、发泡剂用量与载体密度、孔隙率、吸水率的关系,并利用BET、FT-IR、TG分析表征了亲水性多孔载体孔结构及物化性能;并通过4种不同载体的生物流化床挂膜实验考察了载体表面特性对生物挂膜量、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揭示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生物挂膜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体积1 L的亲水性多孔载体最佳组分为:聚醚三元醇用量50 g、TDI 20 g、葡萄糖7 g、粉末活性炭6 g、辛酸亚锡0.2 g、三亚乙基二胺0.4 g、发泡剂1.5g;所制备的载体具有表面亲水性及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吸水率达到315.2%,孔隙率为91.7%;通过葡萄糖接枝、粉末活性炭掺杂增加了亲水性基团羟基及载体的吸附性能,附着的生物量达到4.65 gVSS/L、生物活性SOUR值为103 mgO2/(gVSS.h),均高于其它3种载体.证明亲水性多孔载体的高孔隙率、高亲水性及引入的强吸附剂均有助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是一种适合于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磁场对流化床中气泡的湮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磁流化床中作用在颗粒表面的磁应力,阐述磁场消除流化床中气泡的物理机理.对用外加磁场消除流化床中的气泡作了实验研究,证实磁场除了能抑止气泡、拓宽散式流化的操作范围外,还有消除气泡,使流化床从聚式流化转变为散式流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确定磁流化床磁稳操作区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颗粒受力分析,运用流化床的基本理论,采用量纲分析法,提出磁流化床的磁稳区域主要取决于雷诺数Re、阿基米德数Ar和磁重势能比Er,并通过实验数据关联,进一步得出确定临界鼓泡流化速度与起始流化速度之比(即磁稳区域)的半经验公式.此公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8%,与以往文献中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在一定场合下,该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从气固流化床气泡聚并与破裂的机理出发推导出一种新的气泡直径关联式,将此关联式和其它现有关联式应用于气泡汇聚模型并对工业流化床生产邻苯二甲酸酐和氯气的实例进行了模似计算.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的对比与分析表明了导出的关联式适应于颗粒粒度分布广、大直径的工业流化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锅炉系统的控制过程十分复杂,系统内部的给煤、给风等对象耦合性强,控制过程的非线性和大滞后是控制系统的难题。采用智能自动化方法及策略,有效地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各控制参数的控制要求,克服多回路耦合和煤质干扰,很好的解决了锅炉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DSMC方法对循环流化床进行模拟,解决颗粒轨道模型不能模拟过多颗粒的现象.模拟结果表明:DSMC方法能够有效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并能够较好地复现密相循环流化床的实验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新歼发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中,以惰性物质6080目细砂为主要床料,实现了惰性床料在塔内的内循环,促进了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成功地实现了低温态(反应温度接近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和低Ca/S条件下稳定而高效地脱硫,脱硫效率达90%左右,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液态金属在电磁场、温度场、流场等复杂的三维场综合作用下受电磁力约束成型,电磁场分布直接关系到铸造的成败,电磁场的研究是电磁铸造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章综合概述了电磁铸造的基础理论、电磁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现状,重点介绍了采用数学模拟方法进行电磁场研究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展望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P-集合是一个新的动态数学模型.P-推理是P-集合生成的一种动态推理.利用P-集合结构,提出信息融合和融合度的概念,并指出信息融合存在的直接意义.利用P-推理,定义P-信息融合,给出P-信息融合存在的充要条件和发现准则.并基于外P-信息融合理论,应用分析于煤层的分类与发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生物农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叙述了甘肃地区杀虫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结果及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生物碱的研究情况,并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