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正怡 《遵义科技》2010,38(2):34-36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排尿异常为主要症状。由于社会老龄的趋势,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与年龄呈正相关,所以前列腺增生可以认为是男性正常生理衰老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前列腺增生以排尿困难为主症,属中医癃闭范畴,病位在膀胱水道;既然是一个病,就一定有其共性,裸露在体表外的包块,均可以认为瘤瘕,前列腺增生就是一个坚韧的包块,  相似文献   

2.
下尿路梗阻当今中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的综合症之一,临床就诊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刺激症状和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流无力、排尿时间延长等梗阻性症状。以往中老年人出现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前列腺增生引起,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探求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引起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变化,本文结合病史和B超检查来探讨老年下尿路梗阻的问题。现将170例有下尿路梗阻的老年患者的病因病史与B超所见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本研究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基础上,探究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体积增大,降低前列腺指数,同时减少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单独用药.提示,在大鼠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同时降低细胞中AR和ERα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疾患。以前列腺组织增生而引起尿道梗阻,造成排尿困难为临床特征。一般在50岁以后开始发病。BPH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用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探讨用中医中药治疗BPH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谈谈笔者对BPH的几点浅见。1 对BPH病名的中医认识中医文献中无良性前列腺增生这一病名。因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故以往将其归于“癃闭”范畴。笔者认为,将BPH归于“癃闭”并不能反映BPH的本质特征。其一,在BPH早…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剜除240例。前列腺重量30~120g,平均75g。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80g,平均60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5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病,由于排尿困难,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危害,而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又是其首选有效治疗方式。术后护理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7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为50-100 min,手术平均耗时75 min。平均出血量约1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78例患者中最大增生的腺体重约85 g,术后患者排尿正常。该术式创伤轻、高效、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费用低,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尿潴留通常指尿不能有从膀优排出,尿潴留在膀脏内的现象。有的产妇膀胜滞留尿而无尿意,或不能自解发生尿潴留,若不及时处理,不仅憋胀难忍,而且容易继发尿路感染。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1、产后腹壁松弛,加上膀胱肌肉张力差,膀胱容量增大,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故常无尿意。2、分娩时间长,因胎先露的压迫,使膀胱肌肉收缩功能暂时障碍,膀胱三角区粘膜水肿、充血,都可妨碍排尿。3、产后特别是会阴裂伤者,会明的疼痛反射,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同时产妇有恐惧心理,不敢排尿或因平卧排尿不习惯。预防:对产后后人应…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直肠指诊检查,随着B超的普及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及经验。对31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无大出血、切口感染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1d,随访1~3年。均排尿顺畅,无疝复发及其它并发症。采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安全有效,避免了二次手术痛苦,减少了费用,适宜在基层农村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 6 5岁以上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 ,严重者需通过前列腺摘除术来解决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我科以往均采用经腹开放式前列腺摘除术 ,因其手术相对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使其适应范围明显受限。我科现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因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而为患者普遍接受 ,现将我科TVP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结果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科共施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35例 ,手术平均时间约 1小时 ,均采用美国产…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腺体,在膀胱下方包绕着尿道上段。许多男性并不知道这一男性腺体的存在,另一些人虽然略知一二,但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和功能。即使前列腺出了毛病,医生们也往往不能判断出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增生。前列腺既可产生多种前列腺激素,又是精液的主要生产者。由于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男性到50岁之后,前列腺开始惹事生非。前列腺随年纪增大而增大,60岁以上的  相似文献   

13.
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结石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加,据报导前者发病率可高达75%,后者的发病率为14—4%。后者的发病率在欧美相当高,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7%,居美国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美国50岁以上男性一般尸检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12—46%。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80岁以上男性尸检中2/3有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4.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人易患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泌尿专家最近指出,女性也可患“前列腺肥大症”。原来女性的尿道后部也有相当于男性前列腺的腺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5月~1998年4月用KTP/YAG激光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6例,膀胱癌9例,尿道狭窄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排尿通畅,前列腺增生症状明显改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尿流率明显增加,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率达100%。9例膀胱癌均采取扩大范围照射,除1例因晚期转移癌死亡外,8例至今未见复发。2例后尿道狭窄术后1年复发需长期行尿道扩张。结果表明KTP/YAG激光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比电切具有明显的优点,安全可靠,创伤少、出血少、并发症少、禁忌症少、适应症广,尤适用于老年、体弱多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4岁,1988年诊断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993年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传导阻滞。1995年、1997年两次因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过缓、胸闷、气短,使用阿托品引起急性尿潴留。诊断:前列腺增生。4年来每3-4日使用苄明1次10mg,即可顺畅排尿,胸闷、气短症状近年明显减轻,未使用过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2001年9月21日动态心电图诊断:窦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律。口服酚苄明10mg,约1h后心率开始增快,4h达高峰,24h心率仍快于服药前水平。这与酚苄明阻断突触前a2受体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有关,酚苄明是否可以作为增快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的药物,特别是并存前列腺肥在者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分析1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术中出血1.33%,术后继发出血2%,经尿道电切术综合征2.66%,包膜穿孔和灌洗液外渗0.66%,暂时性尿失禁7.33%,尿道外口狭窄5.33%,排尿不畅2%,尿路感染8%.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及时防治这些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本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43-244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药物治疗是轻度、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集中表现在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植物类制剂对前列腺增生的日常调理有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性激素状态下去势小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去势对照组(C组),去势雄激素组(T组),去势雌激素组(E组)和去势雌雄比例组(R组)。处理4周后,测量血中雌、雄激素含量;观察各组小鼠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学变化;结果和正常组比较,去势后给予不同性激素处理,前列腺指数均有所增加,其中以去势雌雄合剂组最为明显。病理结果显示去势雄激素组前列腺上皮增生明显,间质增生不明显;去势雌激素组前列腺间质肌层增生明显,和正常前列腺比较,上皮成份明显减少;去势雌雄合剂组腺上皮和间质均明显增生,腺体和血管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结论不同性激素状态下前列腺增生的成份和程度有所不同。其中,雄激素使前列腺上皮增生明显,间质增生不明显;雌激素使前列腺间质肌层增生明显,上皮成份明显减少;雄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使腺上皮和间质均明显增生,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