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装备制造业作为太原重点扶持的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目前,太原从事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共计144家,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金属制品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其科研水平较高,这与太原的工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4,(11):85-85
10月9日,山西省政府确定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三个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2014—2020年)》获批复。按照规划,到2020年末,太原市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年销售收入实现5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核心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大幅提高,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研发、制造和维修能力显著提升。太原市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装备等资源优势,以高端化、成套化、系列化为方向,重点发展大轴重载系列货车,开发国际领先的新型快捷货车系列产品等。  相似文献   

3.
范富 《太原科技》2011,(10):35-37
结合太原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振兴太原的装备制造业的几点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是可以提升辽沈装备制造业水平,巩固辽沈装备制造业的基地地位。辽沈地区在工业,特别是传统装备制造业,有很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发展Ic装备制造业,是提升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业水平、巩固辽沈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基地地位、拉动辽沈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  相似文献   

5.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和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成为太原市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通过调查研究,从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产业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太原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从整合太原科技资源和提升太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两方面.提出了太原提升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拥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70余家,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艰巨、需求迫切,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转发了《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这将标志着太原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电子、铁路、煤机成套、重型机械为主,兼有机床、锅炉、电机、工具和新能源装备为辅的产业体系。但由于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发展能力、配套能力、创新驱动力等制约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应着力打造重型机械、铁路、煤机、载重汽车及零部件、物联网等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通过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撑,促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特征。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发展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为摸清太原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底数,了解民营科技企业现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我们以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为调查重点,以迎泽区、尖草坪区、清徐县、阳曲县为调查样本,并召开“自主创新: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通过太原市统计局、太原市工商局、太原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了解有关数据.同时深入山西瑞福莱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旭日丰管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调研,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2009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由200个科技项目组成,总投资8.5亿元。该计划体系由58项技术创新计划、59项应用推广计划、34项平台建设计划、23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和26项民生科技计划构成。其中,涉及装备制造业的78项,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的117项,直接关系民生的120项,分别占项目总数的38%,58.5%,60%。  相似文献   

10.
熊陈莹  石虹 《科技与经济》2023,36(2):101-105
从数智创新、数智支撑、数智资源和数智效益4个维度建立贵州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贵州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智能化发展水平受数智创新和数智支撑影响最为明显,数智资源和数智效益其次。因此,要实现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应夯实技术基础,构建智能创新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强化企业智能化投入,提高智能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朱萍 《安徽科技》2012,(11):6-8
正"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对于安徽来说,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工业强省的先行重任,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其他行业技术进步,对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安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联系重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企业联系是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利用企业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和统计数据,在系统分析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形式特点和企业联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联系重塑的3大策略:①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②通过企业集群加强企业联系,实现企业集聚;③打破行政区界限,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实行企业协作与产业联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28日,太原市有8家实验室被授予“太原市首批市级企业工程实验室”称号。首批8家市级企业工程实验室(中试基地)分别为:依托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的太原市无缝钢管热轧装备与工艺研究企业工程实验室、依托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的生物药中试基地、依托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原市电力计量传感控制技术企业工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和典型代表,如何发展并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提高其竞争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开发,关乎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本文从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科技人才开发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行 《科技资讯》2013,(32):99-99
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辽宁省传统的优势产业,其重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最近几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发展速度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整个辽宁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依然突出,但在高端装备制造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依然不强,阻滞了河北省制造业由大转强的进程。河北省制造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创新驱动力不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数字经济赋能不足的困境,要实现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提高本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与绩效,提升创新驱动力,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夯实数字经济市场基础,提高河北省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晚,受到国家政策、行业、企业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在多重约束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鉴于此,本文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首先全面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演进过程和内部动力机制,继而从旅游装备产品视角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成立行业协会减少政策约束、拓展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针对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提出了通过高新技术促使装备制造业走出困境这一思路,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装备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基础。辽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挑战。辽宁的政府和企业应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全面努力,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分析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这一产业集群专业化经济指标,研究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状况,并为加快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