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了解和分析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的状况,提出对艺术类中专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克服或减轻习得性无助的对策,并对其他同类学校起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发现:艺术类中专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其程度存在年级、成绩差异。针对研究结论并结合文献分析,提出从正确归因、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等3个方面对艺术类中专生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进行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习得无助感是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多次体验失败后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它受归因风格的影响,同时影响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避免学习者产生习得无助感。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健康与否,除了生理健康,还要看其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有无问题.艺术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也是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通过文化与专业考试才进入大学,入学后有的同学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行为,表现为学习消极,情绪失落,甚至放弃学业.该文阐述了我院艺术类大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的表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希 《科技信息》2008,(10):312-312
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体验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对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写作这门必备的学习和工作技能是相当不利的,它甚至会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成功经验的获取。那么,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写作中的习得性无助感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袁昕  汤翾 《长沙大学学报》2023,(1):92-96+107
英语阅读与词汇附带习得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较之普通泛读,关于窄式阅读对词汇习得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英语水平相似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索窄式阅读对词汇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窄式阅读能极大地促进英语学习者对词汇识记(接受性词汇)和词汇应用(产出性词汇)两方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他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无助”而不进行新的尝试。由这一理论发展出了在无助情境下的归因、目标、信念等多种理论,并在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被广泛探讨和使用。本文介绍了习得性无助的内容、起源、发展及应用,并对在其发展中产生的争论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探究了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负动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中的负动机主要由五个影响因子引发:"学习积极性不足"、"口语习得策略缺失"等内部因素和"教师口语能力与教学方式"、"口语课程与学习材料设计"、"同伴协作不足"等外部因素。本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解决性的建议,为高校英语教师规避藏族大学生口语学习负动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6,(3):101-104
从习得性无助理论视角入手,以精神型领导作为情景变量,构建一个跨层次调节效应模型。通过48家企业294名科技创新型人才为样本,本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会削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精神型领导通过跨层次增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同时,精神型领导还通过跨层次效应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很复杂,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本身的因素。当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缺陷,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相似文献   

10.
芮群毅 《科技信息》2009,(36):313-314
中职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无能感是在长期失败中逐渐习得养成的。表现出的心态是对学习丧失信心最终绝望放弃。分析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形成的原因及找出相应教育对策有利于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