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型烟支分切器为卷烟工业实验室提供了新装置和新工艺,通过其应用表明,这种装置具有制样成本低、烟支无损伤或变形、能够实现短支烟、滤棒和烟支吸阻的同步分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对烟支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纯叶丝卷烟中分别掺配3%和5%比例的丝状梗丝和C02膨胀烟丝,检测结果表明:掺配丝状梗丝,烟支吸阻和硬度值增加,吸阻和硬度稳定性提高,端部落丝量减少;掺配CO2膨胀烟丝,烟支重量稳定性增加,吸阻和硬度值增大;掺配丝状梗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少杂气,但刺激性略增加;掺配CO2膨胀烟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小刺激性;掺配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均有助于改善卷烟感官质量,但添加量不宜过多,要考虑卷烟的具体感官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评价通风卷烟2种不同打孔方式对卷烟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分别从卷烟理化指标、感官质量、技术优势和综合成本4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打孔方式下的卷烟物理指标、烟气指标、感官质量无显著差异;较之预打孔生产方式,在线打孔生产的烟支通风率符合性和稳定性更好;采用在线打孔,能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减少滤棒规格数量,降低接装纸和滤棒等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丝束表面油剂含量对滤嘴成型及卷烟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丝束表面油剂含量的增加,丝束的卷曲能升高,滤嘴吸阻的稳定性提高,特性曲线向右上方偏移;随着丝束油剂含量的增加,卷烟烟气水分、焦油和CO量略有降低,烟气烟碱变化不明显;评吸发现,在一定的吸阻范围内,丝束油剂含量适当增加,对香气浓度和烟气的细腻程度有轻微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降低焦油含量是现代卷烟的发展趋势,而改进聚丙烯丝束性能并使其成型是卷烟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用本研究的粘合剂,在现在有醋酸纤维滤棒成型机上可制得外观良好的聚丙烯丝束滤棒,径上机接装“乌江”烟后检测表明,丝束滤棒,径上机接装“乌江”烟后检测表明,该滤棒显示了选择性过滤焦油而较多保留烟碱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卷烟烟丝及接装纸、卷烟纸、滤棒丝束等卷烟辅材中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锶、镉、锡、锑、钡、汞、铅15种重金属元素。采用硝酸/双氧水酸体系微波消解卷烟烟丝、接装纸、卷烟纸及滤棒丝束样品,定容后进行ICP/MS分析。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4.8%~118.6%,检出限为10.9~246.3ng/L。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卷烟的烟丝及辅材中均检出了多种重金属元素,其中接装纸和卷烟纸中各检出11种重金属,其次是烟丝中检出9种,滤棒丝束中检出4种;同一卷烟样品的烟丝及各辅材中,滤棒丝束中检出重金属的种类最少,质量比也最低;卷烟烟丝及辅材中一部分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卷烟档次的升高呈现一定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国外卷烟与国产卷烟同类辅材中检出的重金属种类类似。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卷烟材料不同组合对卷烟通风率的影响效应,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卷烟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烟丝端丝束特性参数、滤嘴端丝束特性参数、滤棒添加剂A、滤棒添加剂B等7种卷烟材料要素对卷烟通风率的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因素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边际效应分析和因素交互作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组合卷烟通风率最大相对变幅达84.59%;各因素对通风率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成型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滤嘴端丝束特性参数,接装纸透气度,烟丝端丝束特性参数,滤棒添加剂A.高水平背景下,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烟丝端丝束特性参数、滤棒添加剂A与卷烟通风率均呈正相关性;卷烟纸透气度与卷烟通风率呈负相关性.中水平背景下,接装纸透气度、烟丝端丝束特性参数、滤棒添加剂A与卷烟通风率呈正相关;卷烟纸透气度取值55cu,成型纸透气度取值5 500cu时,卷烟通风率分别取得最大值;低水平背景下,卷烟纸透气度取值62cu时,卷烟通风率取得最大值;除滤嘴端丝束特性参数增大会促使卷烟通风率降低外,其余因子变化对卷烟通风率影响不显著.卷烟纸透气度与接装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与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与滤嘴端丝束特性参数、成型纸透气度与烟丝端丝束特性参数、成型纸透气度与滤棒添加剂A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卷烟通风率.运用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可在限定的实验区域内快捷、准确地确定卷烟材料多因素对卷烟通风率的影响规律,为低害卷烟设计开发提供卷烟材料组合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同厂不同机台生产的同牌号同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机台批内、批间和机台间的差异性,依照国家标准检测了A厂3个机台(A1,A2,A3)生产的X牌号18批卷烟样品的单支质量、吸阻、圆周、硬度及长度等物理指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A1机台生产卷烟批内吸阻有显著性差异,而批间所考察的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A2机台卷烟批内所考察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而批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A3机台卷烟批内所考察物理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批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3个机台间所考察的卷烟物理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滤棒在输送管道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滤棒管道自动清堵系统,通过IPC编写控制模块控制压缩空气进行反向吹风和正向吹风,实现对滤棒堵塞的清理.对常德卷烟厂的滤棒输送管道进行改进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棒输送管道能实现自动清堵功能,自动清洁的成功率达到了89.4%,该方法可为提高卷烟设备运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工艺温湿度变化幅度内,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卷烟重量、吸阻、总通风率、圆周、硬度和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量、吸阻、硬度这三个指标受湿度影响较为明显,受温度影响较小;总通风率、圆周和长度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爆珠是爆珠卷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爆珠复合滤棒中爆珠的检测更自动化、更高效,提出了一种采用微波密度仪检测爆珠复合滤棒中爆珠位置的方法,包括其原理及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及最小样本量确定.为爆珠复合滤棒关键质量参数的测定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硕忠  袁晓佩  左国华 《科技资讯》2013,(18):217-217,219
通过对卷烟样品不同的调节时间,研究样品调节时间和卷烟物理指标(质量.长度,圈周,吸阻:硬度)间的关系。样品经过不同调节时间(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对样品的物理指标进行测试、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调节时间对卷烟物理性能中的硬度指标影响较大,调节时间越长,实测硬度越小;对质量指标稍有影响,质量实洲值随调节时间呈一定程度的上升关系;样品调节时间对其他物理性能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滤棒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断丝、短纤维及纤维屑脱落等碎丝,丝束高速运动带动碎丝飘飞,从而产生飞花现象。飞花弥漫在生产车间空气中,对滤嘴棒的质量(吸阻、硬度、重量等)及机械运动部件、电气线路和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防飞花装置的设计应用,对飞花起到了收集、运输、过滤等作用,能有效防止飞花的飘移,使滤棒的性能指标更加稳定,同时也改善人和机器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提出在自变量空间寻找与未知样本最接近的K个已知样本,然后根据K个最近邻样本(KNN)与未知样本在自变量空间的关系去预测未知样本因变量的最优化保形映射方法(简称KNN—KSR)。以卷烟的稀释率、闭式吸阻、单支重、圆周、开式吸阻、硬度等6个物理指标及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等5个化学指标为自变量,以企业生产的595批卷烟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KNN—KSR方法预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CO、烟气烟碱,并将有关结果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及偏最小二乘(PLS)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留1/4样本检验结果表明:KNN—KSR方法各指标预测平均残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相关系数和准确率均优于传统的MLR、PCR及PLS的方法。以GB5606.5-2005所规定的误差范围为标准,用KNN—KSR方法对3个卷烟主流烟气指标的同时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4%。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卷烟生产企业批量样品实际检测的18个检测指标进行了数据挖掘与信息抽提。因子分析表明:可用12个独立的公共因子来描述卷烟质量,其中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烟碱、焦油与物理指标稀释率、闭式吸阻相关性很强,且可用第一主因子来体现其对卷烟质量的影响;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了总氮的信息,前两个主因子占总信息量的66%。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与物理化学信息间存在显著的整体相关,其中反映主流烟气信息的U典型变量主要来自总粒相物、焦油、烟碱、水分、水分含率及抽吸口数的贡献;反映物理、化学指标信息的V典型变量主要来自稀释率、闭式吸阻、单支重及总糖、氯等化学指标的贡献,其中稀释率的作用最大。而CO、圆周与硬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与理化性质两类信息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影响不大。有关结果对卷烟的降焦减害、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信息与理化信息间定量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纸通风率对卷烟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纸通风率与烟支吸阻、滤嘴通风率、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一氧化碳/焦油质量比、3,4-苯并[a]芘含量、烟草特有亚硝胺中的N-亚硝基去甲烟碱(NNN)含量都存在明显负相关性,并可拟合得到对应的回归方程;卷烟感官质量总体评价认为,纸通风率为5%~8%时,卷烟感官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切丝宽度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以某一规格的兰州品牌产品为试验对象,分别研究3种不同切丝宽度对烟丝物理质量、卷烟物理性能、主流烟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切丝宽度的降低,烟丝整丝率和含签率降低,碎丝率和填充值增大;随着切丝宽度的降低,细支卷烟烟支的质量、吸阻、总通风率和硬度标准偏差有降低趋势;切丝宽度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大;通过对比评吸结果显示,切丝宽度为0.8 mm时卷烟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严控产品质量,提升卷烟产品的消费满意度,通过研究活性炭颗粒水分对成品水分的影响,将三元空腔活性炭滤棒在不同环境下存放,以此调节活性炭颗粒水分,得到不同滤棒样品,将滤棒样品在同一机台、同一时间段、其他辅材一致的情况下卷制成烟支样品,研究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细支醋纤滤棒,不同水分的活性炭滤棒对成品烟丝水分均有影响,会不同程度降低成品烟丝水分,最高降低0.8%左右;(2)提高活性炭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提高成品烟丝水分有帮助,但将活性炭颗粒水分从10%左右提高至17%左右,成品烟丝水分最多仅提高0.3%,提升效果不明显;(3)活性炭滤棒所卷制烟支中的活性炭颗粒水分和对应烟支的烟丝水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表明成品烟丝损失的水分未被活性炭颗粒所吸附;(4)随着时间推移,成品烟丝水分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通过系统研究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为行业相关颗粒滤棒的工业生产和品质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稳定性,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混料均匀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并进行了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切丝宽度为0.85 mm的条件下,当吸阻标准偏差最小时,烟丝4种尺寸的最优配比为X=(0.016 7,0.217 2,0.303 8,0.271 4),此时吸阻标准偏差最小值为37.311 8 Pa;除硬度、总通风率标准偏差和端部落丝量外,其他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大于6.70 mm的烟丝比例均小于0.08;除质量、硬度标准偏差外,其他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小于2.50 mm的烟丝比例均小于0.3;当主要物理指标达到最小值时,长度为4.32~6.70、2.50~4.32 mm的烟丝比例之和为0.5~0.8,烟丝尺寸比例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0.
安阳卷烟厂自主设计的双薄荷线滤棒在生产使用上较好的满足了薄荷烟的设计开发要求,具有设计合理,在国内烟草生产企业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能够完全替代进口薄荷嘴棒,为企业节省大量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在安阳卷烟厂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顾客反映,其生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100mm和84mm规格薄荷Homer牌卷烟在美国受到普遍欢迎,这也说明通自行研制的双薄荷线滤棒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