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日前,一份八国集团部长会议报告称:世界面临着永久性的粮食危机和不稳定局面,全球农业生产到2050年必须翻一番,以养活数量激增的人口。这份政策性文件是意大利作为.G8轮值主席国为该集团首次农业部长会议准备的;今年2月1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农业发展,这是中国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农业压力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62-63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视江河湖泊的水环境治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西安市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规划,综合整治城市水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39-41
根据党中央“十六大”“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部署,围绕国家“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方针要求,通过建立良好的软、硬环境和完善的创新网络,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之际,  相似文献   

4.
李栋 《科学大观园》2023,(12):16-17
<正>一号文件如何定调今年的“三农”工作方向?如何保证粮食安全?如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5.
贵刊1996年第4期刊登了李佩珊。薛攀皋的文章《是英文问题,还是科学道德问题?》,文中提及的事情所涉及到的学校、学科、学人,堪称中国一流。因此,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现在,贵刊开辟“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专栏,是非常及时而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直工作在高等院校,目睹了改革开放后学术的繁荣,尤其是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领域,为之振奋。但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学术界似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跃进”时期:为争创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部属一流的大学,专科升…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首次将“农业科技”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今年中央“三农”政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提出“以人为本”、“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2004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将焦点集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全面了解山东省土地流转及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土地适度经营的主要做法,研究了山东省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空间,及当土地集约化经营上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加快山东省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步伐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治水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化水害为水利。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水力学、水文学、防洪、灌溉、水力发电、河道整治等学科。学科理论的发展,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治水实践。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决定了人们在治水斗争中需要掌握辩证法,以便减少盲目性。本文想结合治水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91年11月14日到达维也纳,作为中国代表于11月15-16日参加了ISO/TC37组织的TEL会议,又于11月18-19日参加了ISO/TC37/SC3的第8次会议。现将两个会议情况向国内同行汇报如下。一、TEI会议TEI是Text Encoding Initiative的英文缩写,其含义是“文本编码初始化”。ISO/TC37/SC3自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不同的术语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工作。近年来,世界上已出现了两个引人嘱目的标准格式:一个是Micro MATEM(简称MM),一个是北欧术语记录格式(Nordic Terminological Record Format,简称NTRF)。MM是由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机器翻译研究组、美国翻译家协会、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由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参与咨询的一个术语交换的标准格式。这种MM格式近5年来已成功地被应用于不同术语数据库之间以及术语数据库和其它类型的数据流(如词处理系统)之间的术语数据交换。NTRF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芬兰、挪威、瑞典)用来进行术语数据库术语文件交换的一种标记语言(markup language),这种NTRF成功地把北欧国家的术语数据库融为一炉,从而编制了一部内容相当丰富的北欧术语词典。MM和NTRF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使用了“标准广义标记语言”(the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简称SGML)。NTRF完全是按照SGML的形式制定的,MM在编写时使用了SGML的许多规定,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转换为SGML。SGML这种标准广义标记语言在ISO 8879这一国际标准中被定义为:“一种用于表示文献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将标记形式化,并且使标记独立于系统及其它处理附属设备之外”。MM与NTRF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十分相似。问题在于,能否在这两个系统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以便创建出一种通用的交换格式,这是需要作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的。与此同时,许多术语机构及标准化团体也在探索第三种解决办法,他们力图在SGML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通用的交换格式,这就是“文本编码初始化”(TEI)。TEI是1987年提出的。根据SGML的指导思想,TEI的目的在于:——支持数据交换——支持独立于应用的局部性处理——为数据库的管理和研究进行情报检索在1991年3月底召开的TEI咨询会议上,建立了术语数据工作组——“分析与解释7”(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7,简称AI7),AI7的任务是:——列出用于文献工作的标记,提出一个标记表——描述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事实上,AI7正在研制标记表、属性和属性值表,并为TEI文献类型定义(Document Type Definition,简称DTD)写一个术语成分清单。DTD要求描述在交换的环境下数据范畴的交互情况,它就是指定的某类文献的标记规则。TEI要求提高在术语交换介质以及包含在TEITDT之内的有关文献类型之间进行动态交互的潜力。这些文献类型有:——词典数据库——文本库——类属词典和文献数据库——图书目录数据库AI7正致力于建立与sGML相适应的交换格式以便进行数据的交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次TEI会议由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Sue Ellen Wright女士介绍了TEI AI7工作组的工作情况,她在会上详细地描述了TEI-TERM术语项的基本结构以及对DTD的新设想,并且在计算机上演示了MMUTS及NORM的3个文件A、B、C的结构。文件A是由MM文件直接生成的一个平面文件,文件B是由平面文件生成的一个标准化的多层次文件,文件C是同MM文件直接生成的标准化的多层次文件。11月15-16日这两天的TEI会议开得十分紧张。由于我国代表过去从未参加过TEI的任何工作,会议开始时对于他们使用的许多新术语及缩写词的含义不甚了解,虽然懂英文但很难领会他们发言的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代表抓紧第一天会间及午休时间,找国外有关代表个别了解TEI的背景,这样,参加第一天下午(11月15日)和第二天(11月16日)的会议才不再感到困难。二、ISO/TC37/SC3第8次会议在11月18日上午的会上,首先由SC3秘书处对SC3第7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汇报了SC3的几个工作项目,并说明了SC3成员国的变动情况:罗马尼亚于1991年5月23日申请成为O-成员国,日本于1991年7月23日申请成为O-成员国,现在SC3共有P-成员国11个,O-成员国6个(其中包括中国)。接着,秘书处对ISO 6156《术语和词汇记录的磁带交换格式》(Magnetic Tape Exchange Format for Terminilogical/Lexicographical Records,简称MATER)和WI 15《数据范畴/数据元》(Data categories/data elements)这两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情况作了说明。11月18日下午的会上讨论了3个问题:(1)WI 15《数据范畴和数据元》(2)ISO 6156《术语和词汇记录的磁带交换格式》(即MATER)的修改(3)sC3今后的工作11月19日的会上讨论由德国标准局DIN提出的《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词汇》(Computationa1 Aids in Terminology-Vocabulary)。该文件将作为ISO1087-2的第3工作文件。11月19日下午通过了SC3第8次会议的决议。内容如下:A根据1991年10月11日ISO/TC37全会的建议,修改了SC3的工作范围,第8次会议决定sC3的工作范围是:对应用于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纂的信息处理模型和有关的代码系统进行标准化。B.出席第8次会议的代表赞同与“文本编码初始化——分析和解释工作组”(即TEI/AI7)建立外部联系。C.ISO/TC37/SC3在SC3的范围内建立“数据元工作组”(WG1),美国Wright女士为召集人。D.ISO/TC37/SC3在SC3范围内建立“SGML术语应用工作组”(WG3),奥地利Budin先生为召集人。E ISO/TC37/SC3在SC3范围内建立“词汇工作组”(WG2),德国Schuck先生为召集人。F.出席第8次会议的代表赞同在ISO/IEC JTC1/SG18/WG8“文本描述和处理语言”与TC37/SC3/WG3之间建立内部联系。G.出席第8次会议的代表赞同在1992年投票通过ISO 6156“术语/词汇记录的磁带交换格式”(MATER)。H.ISO/TC37/SC3支持1991年10月3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的ISO/TC37/SC1会议上通过的建议,把由SC3准备的“计算机支持术语工作——词汇”的文件编号定为“ISO 1087第2部分”,这样将有助于协调有关的术语工作。该文件修改的最新结果希望能在1992年8月召开的SC3第9次会议上进行交流。I.ISO/TC37/SC3支持中国代表提出新的工作项目建议(New Work Item Proposal,简称NP)——术语数据库的要求”(Requirement for Terminological Databases),这个问题将在SC3第9次会议上进行讨论。我作为中国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增长了不少见识。我深深感到,由于这项工作在国外进展很快,我们有必要尽快地熟悉其新思想、新概念、新动向、新方法,并为参加1992年8月的第9次会议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2020年秋冬之交,“奋斗者”探索一号科考船载着中国海洋科技弄潮儿勇闯地球最深极——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进入万米洋底的世界壮举,圆满完成了“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深潜试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 “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赵洋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西安高新区认真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高新区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和“五个转变”的发展要求,自觉肩负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历史使命,不断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在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型产业、聚集创新资源、建设创新集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关系我国科技创新的首发权和在世界科技界的话语权,世界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是中国科技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科协的头号工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曾接连主持三场调研会,与科技期刊主编、学会与出版机构负责人深度座谈,聚力推进一流期刊建设。怀进鹏提出,世界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是中国科技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高起点上,要做好品牌化、国际化和平台化,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21,(7):74-77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为什么这些年我国不断研发深海深潜器呢?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这样回答: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8-5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的问题将成为制约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地保护与管理水资源,2002年8月,受自治区水利主管部门委托,按水利科技专项合同(桂水科合字[2002]4号)的要求,“广西水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课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承担,主要协作单位为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广西水电计算机学会。2002年9月正式启动系统的研究工作。2006年6月全面完成系统的研制和报告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1988年工作总结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的鼓舞下,一年来召开了各学科名词审定会,协调会90余次,参加人员近1,500人次,使审定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较大成绩。1.大力推进审定工作,超额完成计划(1)委员会在1987年审定公布了《天文学名词》的基础上,按预订计划于1988年相继完成了大气科学(1150条),土壤学(1621条),地理学(1447条),物理学(2408条),地球物理学(1402条)和微生物学(1542条)等名词的审定工作,现大气科学名词已出版,土壤学名词在装订中,其它四种在排、校、印中。(2)为加强与港台科技名词术语的交流,以促进海峡两岸名词的统一,1988年我们还超额完成了《天文学名词》海外版(即繁体字本)的发稿任务。(3)此外,海洋、测绘、遗传、医学,以及林学、数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分别进入三审和二审阶段。其中数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的词条均在6000到9000条之间,工作量较大。2.加强薄弱环节,又成立了两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根据生物、医学各学科名词审定的进展情况,均提出生理和解剖这两个基础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必须开展,否则势将影响其它学科的审定工作。为此,我们于1988年筹备成立了生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抓得很紧,成立仅一年就已完成了二审,预计将以最快的速度于1989年完成审定工作。另外解剖学名词委员会也已筹备成立并开始收词工作。3.调整了交叉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根据1988年第一次正副主任会议的纪要精神,拟将交叉学科中比较成熟的,条件较好的如自然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等学科先组织审定、其它如科学学、未来学、人才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等名词先在刊物或手册上刊登征求意见,再逐步审定发表。为此,于1988年我们筹备成立了自然科学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开始工作。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筹建中。4.坚持审定原则,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处理具体问题(1)坚持一词一义,对一义多词的大部分做到统一。如:“大气科学”中nowcasting曾译为“临近预报”、“现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时预报”和“短时预报”等,现均统一定为“临近预报”。地理学中overlanb flow曾译为“坡面流”、“坡面水流”、“坡面漫流”、“地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水流”、“表面水流”和“地面经流”等8个名词,现均统一定为“坡面流”,又称“地面漫流”。(2)坚持按科学概念定名如:“物理学”中的“压力”和“压强”两词,英文皆为pressure在许多学科中使用较乱。现按概念不同,分列两条。又如物理学中的“进动”(precession)现定为“旋进”,“绕射”(diffraction)现定为“衍射”;“噪音”(noise)现定为“噪声”。(3)约定俗成与科学性矛盾时应服从科学性。如地理学中的“泻湖”是错误的,现改为“潟湖”。(4)副科应服从主科,但主科也要尊重副科,加强协调统一。如物理学中的“几率”(probability)服从主科数学,定为“概率”;“分立[的]”discree服从主科数学定为“离散[的]”。又如物理学中“倔强系数”,“刚度系数”等定为“劲度系数”(coefficient of stiffness),拟将另两名做为曾用名淘汰掉,但有关工程学科认为刚度(rigidity)一词还在广泛使用,不能取消,因此物理学科对刚度一词做为“又称”处理,同样“牛顿第一定律”的同义同“惯性定律”也做为“又称”处理。(5)对不同学科同一概念定名不同,且难于统一的词暂分别定名。如大气科学中定名为“大气层”而地理学中定名为“大气圈”;大气科学中定为“副热带”而在地理学中定名为“亚热带”;地理学中定名为“地形”而在地质学中定名为“地貌”。(6)对同一学科中,个别具有两个概念的同一名词,则分列两条。如大气科学中的“大气质量”有两个含义,一为atmospheric mass指质量大小;另一为air quality指质量好坏,又称“大气品位,”则分别两条。(7)对外国科学家译名的协调工作原则上遵照“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和尊重规范”四条基本原则进行统一。有些学科的译名按“名从主人和尊重规范”的原则大部分是不准确的,对仅属于本学科的,又有影响的科学家,则按“约定俗成”处理。如:Gram stain革兰氏染色。但对其它特别是跨学科的科学家译名,则要统一,如:地球物理学中的“奥格簇射”Auger(法)shower协调后从物理定为“俄歇簇求射”;化学中的“伯吉斯矢量”Burges(法)vector协调后从物理定为“伯格斯矢量”;物理学中的“费密能级”Fermi(意)1evel协调后从数学、化学、电子学定为“费米能级”。有的跨学科的译名如鲍林(化学)与泡令(物理学),尚待统一。5.完成了《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刊物1987年两期和1988年的两期共四期发稿出版任务,及时交流了名词术语审定动态及国内外术语工作经验。对简报工作做了调整,对一般性的审定会议报导做了精减,逐步提高简报质量,1988年仅发简报5期。6.继续开展对外交流(1)与科学出版社共同组团去加拿大考察了世界最大的加拿大政府翻译署的术语数据库Termium Ⅲ和魁北克省的法语数据库。加方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提供了详细技术资料,商谈了今后的合作,为我们今后建立术语库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另有专题考察介绍,将刊登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上)。(2)为促进与港、台科技名词的交流,一些分委员会采取各种方式多种渠道将审定的词条寄给港、台科技专家征求意见,有的分委员会(如自动化分委员会)还聘请了香港科学家担任审定委员。(3)接待了捷克术语学家霍列茨基(Jan Horeěky)教授来华讲学,与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共同组织了讲座,交流了捷克术语学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7.整顿加强了办公室工作(1)健全领导,调整人员。办公室配备了两名副主任,健全了领导班子,明确了分工,改变了领导忙乱的局面,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做了调整,调出两人,又补充了两人,现仍仅有16人。(2)建立了规章制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人人明确了岗位分工,制订了例会制,考勤制,请示汇报制,特别是生产流程的管理制度,经费管理的改革办法及其它。(3)充实了机房设备,改善了工作条件。1988年又购入一台微机,(现共有4台微机)和一台复印机,并引进了排版软件。使大部份学科审定词条录入、打印、修改、编辑、排版均可由微机实现,保证了审定任务的完成。(4)组织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定期交流审定工作或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经验。(5)办公室条件得到了改善。8.存在的问题(1)由于经费所限,物价又不断上涨,组织审定会的食、缩、交通费也随之上涨,有些审定委员的差旅费也需要支付,我们能支付参与审定工作及有关人员的报酬也较低。因而影响一些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的开展,有的分委员会虽已成立三年,但进展缓慢,个别的一直未能开展审定活动。为节省经费开支,有的审定会要结合学会的活动召开,因此工作较被动,拖拉。(2)由于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各学科名词审定的速度不一,基础与应用,单科与综合的学科不能有机地严密地配合进行,带来了协调工作困难。而且可以预见到今后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的词难免出现不统一,只有在第二批审定时再改正。(3)由于学科体系中各学科的分类界限有的尚不够明确,有的学科受行政管理不统一的影响,如“水土保持”,“风景圆林”等均涉及几个学科,给审定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4)在审定工作中,特别是随着应用学科审定工作的开展,碰到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原国家标准局)进行术语国标工作的交叉重复,给审定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5)有的分委员会成员或正副主任工作很忙,又常出国、出差,有的年龄较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审定计划的完成。二、1989年工作要点1989年是名词委员会成立的第四年,也将是为完成80年代一整套名词(绿皮书)工作关键的一年。具体任务是:1.加速各学科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1)努力完成海洋学、遗传学、测绘学、林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医学(一)等七个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并报请批准公布。(2)在科学出版社的配合下,完成1988年公布的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天文学(海外版)等五本书的出版任务,并争取出版本年度审定的林学、医学(一)以及大气科学(海外版)、土壤学(海外版)等四本书。(3)目前委员会已有32个学科开展审定工作,除以上已完成或今年将完成的学科外,数学、力学、生物化学、细胞、农学、昆虫、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解剖、电子学、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生理、自然科学史等学科都正在开展审定工作中,1989年将分别进入各阶段审定或整理工作。2.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展新的学科审定工作。(1)根据1988年第二次正副主任会议精神,对石油、化工、机械、土建、水利、航空航天等学科情况进行调研。(2)少量先期完成的学科(天文学,大气科学等)根据需要和可能等条件开展第二批审定(或再版)。重点工作是:①补充第一批名词审定中有争议的或概念不清暂未定或遗漏的词。②补充学科发展中已成熟的(概念清楚)的新词。③除个别困难者外,一般要求写出每条名词所特指的内涵定义(包括第一批)。3.筹备第二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会议。(1)主要内容:①总结四年来的工作。②制定名词审定的长远规则。③修改通过全国委员会《组织条例》、《审定条例》,及讨论有关方针、任务、原则、方法等问题。④成立第二届全国委员会。⑤审定工作的经验交流。(3)人数暂定150人,时间约在第三季度,会期三天。4.加强对港台的科技名词交流,续继保持与国际术语组织的联系。(1)探索促进与港、台、华语地区科技名词术语交流途径,拟以遗传学名词为试点,在港召开一座谈会,听取港、台遗传学者的意见。(2)与国际术语组织保持联系,参与必要的活动。5.进行应用术语学研究。(1)续继办好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及工作《简报》。(2)筹备召开一次术语审定、术语应用研究的学术讨论会,(3)筹备术语数据库工作。6.加强办公室建设(1)加强管理:①修改健全规章制度(文件、书档、财务、会议等)②抓审定工作的薄弱环节(2)加强业务学习,交流经验,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3)根据需要补充急缺的人员。(4)补充设备,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逐步实现独立开展简、繁体字计算机排版。  相似文献   

18.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结晶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回眸当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结晶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这项成果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它像"两弹一星"一样,证明了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仍可在尖端科研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一决高下,甚至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回眸当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动人心魄. 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下,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入轨,承载着中华民族探月梦想,奔向月球.由此,2020年最令人期待的航天“大片”正式拉开序幕.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对于许多普通中国人而言,月球的确很遥远.“嫦娥奔月”的神话,流传数千年,但是直到14年前,中国才把第一颗“嫦娥”探测器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耕地面积日趋减少情况下,大力发展超级稻,实现三系杂交稻向超级稻的历史性转变以及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是改善粮食供求格局,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推广种植超级稻,既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解决人增地减矛盾,腾出面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浙优1号”超级稻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符合中央的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的要求,发展种植“中浙优1号”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