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邓爱华 《科技潮》2010,(11):54-55
近两年,中国的语言学家们大声疾呼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而中国网民则制造了以“囵”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在“囧”字盛行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后,字形极似“开火”的生僻宇“灵”成为了互联网造“星”功能的又一见证。还有其他的生僻字在网络上逐渐流行起来,颇有席卷网络江湖之势。  相似文献   

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运用象似性的相关理论,从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四个方面对英语社论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社论中所蕴含的额外意义,以提高对社论这种文体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卡特福德理论,不可译性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囧"字的象形特征决定了其翻译具有语言形式上的不可译性;同时"囧"字具有网络情感符功能,所代表的网络文化及所形成的"囧"文化使其具有文化上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现实同构,刻意重复所致的各种修辞格就是其典型体现之一.基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认知原则,辅以象似性中的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等,来就因重复而产生的回文、花园路径、夸张、排比、连珠、双关等手法的产出和理解进行认知语用阐释,能更好佐证言语确实与现实同构.  相似文献   

5.
余艳 《科技信息》2011,(36):184-184
"囧"字已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本文结合隐喻和转喻的观点,对"囧"字的流行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6.
礼貌的心理表征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境象似性、语用距离象似性与等级数量象似性等三方面来考察礼貌在心理表征上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8.
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被强调为制约诗歌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象似性既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也是重要的认知原则,除了作为诗歌的修辞手段以外,它在语言使用中还具有连句成篇的衔接作用,是语篇的隐形衔接手段之一。从语篇层面可以揭示象似性在视觉诗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原则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这种象似性直接映照所表现的意义、概念、和经验结构。该原则包括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等。本文以顺序象似性原则为基础,列举该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篇章层面中的体现,以揭示顺序象似原则在语言符号中的普遍与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象似性是句法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简要地探讨了性别言语差异在句法上的象似性规律,并得出形成该句法结构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任妍彦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55-157
距离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基本含义是概念距离越小语言形式上的距离也更为接近。象似性从语法和语用等层面上对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当将语言象似性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芳 《科技信息》2007,(22):218-219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显性象似性和隐性象似性两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运用象似性理论,可以经济有效地讲解词汇,达到较佳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原始语根假说是马秉义教授近30年来英汉对比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成果。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而非任意性的。原始语根是从最原始的拟声词中挑选出来的,应是一切语言的语根。对全世界的语言音义研究工作来说,原始语根假说都是具有启示作用的。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音义象似性现象,可以用原始语根假说理论为指导进行对比联想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小慧 《科技信息》2010,(35):J0237-J0238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重要关注,语言学家们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研究,近来,国内外学者又将象似性理论用于文体分析和文学欣赏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此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对诗歌这一题材进行文体分析,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特殊安排,帮助我们更深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语言象似性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现在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语言象似性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的介绍以及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关系的介绍,来了解语言的另一基本特征,也就是象似性。  相似文献   

16.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几年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阐释句法象似性中的数量象似性并分析其修辞作用,探讨数量象似性的修辞效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的用法,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象似性理论,分析认为汉语儿歌中的象似性包括语音和句法层面上的象似性。在语音层面上,汉语儿歌的象似性主要表现为拟声词及叠韵、押韵等语音象征形式。在句法层面上,顺序、距离和数量象似性原则在汉语儿歌中都有表现,其中以数量象似性的重叠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自汉代以来讫至当代有关“古今字”的研究加以综述,就各家见解之异同进行了简明而允当的比较分析,认为对“古今字”名称的沿用及概念的内涵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和贯彻历史的承继性,主张将现今较流行的“古今字”名称改为“区别字”或“区别字”。  相似文献   

19.
王珺 《科技信息》2009,(10):121-122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对英语存在句进行分析,并对英语存在句的生成理据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世界是语言的本源,但客观世界自身不会形成语言,只有通过横亘其间的人之体验和认知活动方可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性才是语言的真正始源。正是由于体验催生了语言,语言和世界、语言和认知之间因而具有某种对应相似关系。体验性和象似性一脉相承,承认语言的体验性,必然推导出象似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