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嘴相思鸟》是李杭育的第三部小说集,收的是1984年7月至1986年12月间的中短篇作品。面对这期间文坛上的热闹和喧腾,李杭育从容镇静地立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仍在潜心描绘秀丽多变的葛川江风光,仍是于平凡之中透现出吴越后裔所特有的气质和魅力。所不同的是,这部集子色彩斑斓,纷纭杂呈,笔法也摇曳多姿,似乎让人有点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2.
当代寻根小说中有许多魔幻“神秘”的景象描写,但大多都是为“神秘”而“神秘”,没有上升到庄严、“神圣”的艺术境界.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相比,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韩少功、李杭育、王安忆和张炜的创作里都有诸多“神秘”之失.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上看,民间文学作者最初就是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鲁迅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鲁迅《门外文谈》)。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口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就是最初的民间文学作品,它们的作者是原始社会的劳动群众。在原始社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阶级还没有形成,大家都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同生产,共同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以来,带着一条奔流不息的“葛川江”和几个棱角分明的江南硬汉子形象,浙江青年作家李杭育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了。他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以深沉的艺术构思,斑斓的地方色彩和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者的瞩目。这位今年才二十八岁,却显得多少有点“少年老成”的年轻人曾这样表述过自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高丽著名诗人李齐贤到四川峨嵋山进香期间所写的《眉州》诗,运用了多处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典故,显示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体现了他的中国文化情结。但李齐贤提及诸位文人.也是为了衬托、类比高丽的三位著名文人,盛赞他们的才学;同时诗歌也表达了李齐贤对祖国和亲人的牵挂和思念,这些又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符号的对象,两者是交互作用的,体现文化的内外价值。文化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能代表一个地域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本文设计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问卷,运用列联表分析模型和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可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化符号认可度具有高度的趋同性,与性别、学历等因素无关;影响中国文化符号认可度的两个因子分别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内容和中国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及形成条件,两者相比较,后者更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光军  陈梅 《科技信息》2009,(36):I0169-I0170
从John Chinaman,My Jo这首诗歌出发,不难发现其中刻画的否定的华人形象,亦可以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文学,诸如杰克·伦敦和布莱特·哈特等人的作品中发现华人负面形象的印证。本文意在指出,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华人负面形象的大量涌现并不是十九世纪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选择性建构,是黄祸论、他者迫害妄想狂、宣泄情绪和政治运作的综合结果。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从形象学的角度来看,John Chinaman,My Jo这首诗歌的出现是对华人文化或者社会的想象和幻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复制品,是把华人做差异性描述和他者化后的,采用象征性套语定型化的产物,因而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文学中华人负面形象的出现主要是文化建构的结果,具有被注视性和提供主体反思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搜集游客对华清池《长恨歌》的1 901条在线网络评论,基于扎根理论和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文化实景旅游演艺的游客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文化实景旅游演艺的正面感知因素主要包括演出实景、表演水平、历史文化、视觉特效、接待服务5个方面;游客的负面感知因素可分为5个核心类属和10个子类;对于学界所关注的文化创意性和文化真实性却被网友忽视而未出现在点评之中;同时,针对游客的负面感知评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为文化实景旅游演艺游客满意度和景区形象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青年作家,都不大安分,搞小说的偏要玩一下评论,搞评论的偏要玩一下小说李庆西似乎也如此,但仔细一掂量,却不尽然。他七十年代末涉足文学伊始,一股劲儿搞小说,以《“我”和我的主人公》(与李杭育合作)闯入文坛,而三年后的《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的文学论文,却使他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到目前为止,庆西在评论和小说两个领域里双轨齐进,并蒂莲开,说他是评论家,或者是小说家,均无不可。这里且说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宋代官僚贵族在诸如饮食、焚香、熏衣、佩香、沐浴、待客、书写等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使用香料尤盛.出现这一现象有诸多原因: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口香料大量供应;长期以来香料知识文化的逐渐积累;宋代官僚贵族相对富裕的经济条件和奢侈的生活习惯;宋代士大夫贵族追求精致的精神文化生活趋向.香料不但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物,而且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他们生活中既奢侈又雅致的一面.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4-16
<正>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历来复杂,复杂在双方在身份之主次高低定位上互相不服,也复杂在创作与批评两种理路的各有机杼。仔细推想,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争论,很大一部分不是源于双方观点的分歧,而是出于争论焦点的错位。考察文学之所以发生根源,会发现有"杭育杭育"的劳动记录,也有旷夫怨女的生命歌哭,还有模仿、游戏、巫术等多种文学起源说。莫言曾不止一次地强调,饥  相似文献   

12.
某些交换环上2阶线性李代数的自同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设R是一个初等因子环或局部环,并且2是R的单位,确定了特殊线性李代数sl_2(R)和一般线性李代数gl_2(R)的自同构.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激进的文化批评家、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更赋有社会学家的深刻的一面。阿多诺对大众文化批评的社会学价值在于,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英意义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基本冲突;同时他也阐述与分析涉及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问题;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个性化问题;大众文化社会功能与文化市场中的肯定性质及负面性质。  相似文献   

14.
利用ArcGIS技术对山东省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对影响聚落时空分布的驱动因子进行归纳整合。结果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山东省新石器时代各时期聚落遗址点数量变化经历了上升期、激增期和衰退期。聚落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后李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前平原地带;北辛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点主要集中在鲁中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鲁东南以及鲁中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西北地区;岳石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点分布范围显著减少,零散分布在平原地区。9.0—7.3 ka B.P.,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得以发展;7.3—4.0 ka B.P.,气候总体温和,且冷暖波动,在优越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依次发展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4.0 ka B.P.前后出现极端降温及洪水事件,超出人类适应能力范围,龙山文化衰落,之后岳石文化兴起。气候环境变化影响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与气候的关系较大,但新石器时代后期文化发展受包括生产力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聚落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5.
推理小游戏     
《科技导报(北京)》2010,(5):139-139,76
张平死了,是高空坠落死的。为此,张三和李四受到了警察的传讯。 张三:如果这是谋杀.那肯定是李四干的。 李四:如果这不是自杀,那就是谋杀。  相似文献   

16.
n—RDS型李代数及其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李代数理想格的讨论,研究李代数的结构。根据理想格满足的一些条件,给出李代数的一簇子类Rn,n≥1,Rn中元素称为n-RDS型李代数。本文刻划了Rn的一些特性,并得到了关于特征零代数闭域F上有限维n-RDS型李代数的一系列结果,特别是,对n≥2决定了所有n-RDS型李代数;证明了:对任何正整数N,存在N维可解1-RDS型李代数。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作为李代数、李超代数、ε李代数的推广的一类广义李代数:τ-李代数以及τ-李代数L上的普遍包络代数U.为了进一步说明U的结构,定义了与U相关的分次结合代数G及L上的分次结合代数:τ-对称代数S,并通过构造τ-李代数L的一个表示φ,把关于李代数的普遍包络代数的重要结果——PBW定理,推广到τ-李代数上,得到了τ-李代数的PBW定理:分次结合代数G与S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18.
关少化  冯少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2,(33):252-252,254
对某大学毕业生留言进行分析,发现毕业生在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分配、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就业等四个方面存在负面情感。毕业生留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折射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大学校园文化重建可以从注重高校质的提高,精心培育大学精神文化;科学设置课程与专业,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生交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完善奖助学贷政策、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负面评论对酒店声誉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针对顾客负面评论进行回复成为维护酒店声誉的重要内容。运用2*2*2因子实验法研究酒店回复对潜在顾客感知态度的影响机理,发现酒店回复方式会影响潜在顾客对酒店的态度。潜在顾客对针对性回复的酒店态度更为积极;回复速度也会影响潜在顾客对酒店的态度;酒店回复人对潜在顾客的酒店感知态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理论基础     
所谓李理论,就是研究李群、李代数及其推广的一个数学分支。按照布尔巴基学派的主笔Dieudonne的说法,“李群是数学的中心,没有它什么也办不成”。它与所有的数学分支均有联系:代数、分析、代数几何、微分几何、拓扑学、数论均包括在内。而且它有着各方面的应用:物理学、化学甚至经济学。李群、李代数的李,是挪威数学家Lie,他在19世纪后期创立了李群理论。此后,李理论一直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后,大学数学系大都开设有关李理论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