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传统加工技术急剧变革之际,对传统夹具创新而形成的柔性夹具倍受关注,其发展的前景广阔,尤其我国制造业是在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混合使用的加工模式中,对传统柔性夹具创新研究更具实际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装夹圆柱体类工件的柔性夹具。  相似文献   

2.
王阳  张磊 《科技资讯》2013,(3):92-92
数控加工工艺是传统加工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的有机结合,该工艺源自于传统加工工艺。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控加工工艺的两大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刀具选择、夹具、切削用量、加工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机加工工艺的区别,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机床夹具,可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本文主要阐述机床夹具的类型,以及数控加工夹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曲面零件孔加工的专用钻床夹具。为了解决现实生产过程中曲面零件钻孔加工过程复杂、效率低且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限位槽与导向孔相配合,将待加工零件固定于特殊夹具之中的方法,利用底座与压板之间的紧固配合,对曲面孔定位后进行加工。经过实践检验表明,该夹具定位准确,稳定性良好,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钳工领域曲面孔加工领域,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组合夹具为基础的柔性夹具是适用于不同机床、不同的产品或同一产品不同规格型号的机床夹具。柔性夹具更适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床、柔性加工单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现代夹具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WHZ—02X型多头立式数控铣镗床是我厂为柴油机和模具行业设计开发的具有数控功能的技术密集型专门化机床。该机床采用数控交流伺服系统、直流主轴系统、镶钢滚动导轨、贴塑导轨、滚珠丝杠、液压平衡、液压拉刀、自动检测探头等先进技术和工艺,并增强了柔性,各主轴头之间的距离也可调整。这种机床可作为单  相似文献   

7.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及应用柔性夹具替代部分专用夹具,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及生产速度;应用柔性夹具还可以大量减少专用夹具的存储空间,有利于现场管理。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设计制造形状特殊的专用件与柔性夹具元件配合使用,既减少了专用夹具数量又扩大了柔性夹具的应用范围。同时,柔性夹具元件可以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顺应制造业日渐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数控编程也开始向基于加工特征的自动化、智能化编程的方向发展.针对汽车覆盖件装焊夹具基板孔加工过程中,孔数量众多,传统编程方法效率低的现状,本文基于UG-CAM系统,应用UG知识融接工具Knowledge Fusion(KF),二次开发出了适用于夹具基板孔加工的自动编程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企业承接的某夹具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钥匙加工夹具,该夹具与国内首创的数控双面铣齿机配合使用,使钥匙加工精度大为提高.本文对该夹具的结构及定位精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数控加工仿真及碰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通过对刀具扫掠体包络面与夹具的投影是否相交,来作为预判断,再与传统的精判断刀具离散矢量点法相结合来进行完整的碰撞检测,并且通过仿真中的实时碰撞检测,当刀具与夹具发生碰撞时,使对应部位变成红色,相应代码提示出错误报告以便修正.本文通过SIEMENS NX建模、生成数控加工程序,以整体叶轮在VERICUT仿真中实例验证这种算法的实用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电主轴振动加速度信号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主轴振动加速度信号存在噪声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小波理论进行电主轴振动加速度状态信号的监测处理方法.介绍了电主轴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结构;分析认为小波理论非常适合电主轴振动加速度状态信号的处理,它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小波基本理论以及Mallat算法;最后针对电主轴加速度信号,利用小波理论分析了信号与噪声呈现的不同特性,进行小波逆变换重构信号,解决了加速度信号去噪和恢复,这样可以准确提取电主轴的振动运行状态信息,为科学研究和数控系统的决策和控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主轴的结构和加工过程中的受载变形情况,建立了主轴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优化设计方法在解决主轴优化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引入遗传算法,应用实数编码规则和改进的遗传算子对数控机床主轴进行优化设计.在VC++平台上,利用C++语言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控机床主轴优化设计系统.通过实例设计及结果分析,验证了应用基于遗传...  相似文献   

13.
 异型螺杆零件具有螺距和底径随角度变化的特点,在通用数控车、铣床上难以实现加工.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长杆异型螺杆专用数控铣床,应用FANUC 0i-MC数控系统;采用卧式铣床结构,由c轴带动工件旋转,x轴和z轴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实现切削进给,铣刀主轴采用交流变频无级调速,数控螺杆铣床三轴三联动.研究表明,该成果对提高加工异型螺杆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拓展数控铣床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控制铣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利用切削振动信号、机床主轴电机功率和主轴转速信号等多控制条件,设计了数控铣床切削振动控制系统。对VMC850数控铣床切削振动信号进行了检测,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确定了均方根和功率谱密度等数控机床切削振动控制的参量的阈值和切削加工参数的回避值;结合主轴电机的功率和主轴转速等信息,对机床切削参数进行了控制,实现了对进给速度和主轴转数的智能控制。该控制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数控机床的振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快速寻找主轴故障原因,采用 Petri 网逆网对数控机床主轴进行故障诊断。建立 petri 网逆网模型构建数控机床主轴关联故障可达图,深入系统分析主轴故障的各个子系统、故障模式和故障根本原因,并对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状态转移可达集,掌握主轴关联故障的传递过程,寻找导致主轴故障的根本原因;并以数控机床主轴噪声大为例描述数控机床主轴 Petri 网逆网故障诊断过程。主轴关联故障的 Petri 网逆网研究,有助于迅速进行主轴故障诊断与维修,缩短修复时间,进一步提高主轴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可根据数控车床设计时选用的典型切削条件来计算机床总刚度。在进行主轴刚度校验时,可选用按机床总刚度确定的主轴刚度指标。也对主轴简化和轴承刚度计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速数控机床的工作性能首先取决于高速主轴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测功加载系统和压电陶瓷加载系统的高速电主轴可靠性试验台,它能够完成转速为18000r/min以上的电主轴可靠性试验;实现高速电主轴的性能指标测试,如电主轴温升控制,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等的测试;采用电力测功加载系统及压电陶瓷加载系统模拟主轴受力状况(包括径向力、轴向力与扭矩),实现电主轴的动态加载实验与测试;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记录试验过程中试验信息,并可进行查询,通过采集的参数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提供了定量数值评估平台。  相似文献   

18.
CNC machine tool is a large complex system which contains bot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As one of these components,the spindle is cruci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NC machine tool.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NC machine,the reliability of spindle was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using a fault tree analysis(FTA)method.The FTA method is a set of calculation methods based on Boolean algebra.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analyze a large and complex fault tree with inaccurate results and low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of time and space.Both of them will result in the so-called "combinatorial explosion".To overcome this problem,th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binary decision diagram(BDD)was introduced in our works,and a sorting method about bottom events was also recommended which can reduce the size of the BD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将传统理论计算与虚拟仿真模拟相结合,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三柱塞和五柱塞两种秸秆燃料成型机的冲压机构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主轴受力和工作所需的平衡力矩曲线;利用得出的分析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五柱塞式秸秆燃料成型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