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针对CA141汽车6102型发动机活塞裙部曲面的数控加工问题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牛顿分段插值法”、“拉哥朗日分段插值法”等数学方法建立了零件加工面的数学模型以及刀具刀尖加工轨迹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及比较.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进行数控切削试验,从而得出一些复杂曲面工件数控加工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运用离散法实现数控加工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控加工仿真的基础是三维实体的表示方法和图形学处理算法。讨论了一种新的适合三轴数控仿真加工的三维实体表示方法,即三角面离散法。针对三角面离散法,编写了直线走刀及弧线走刀的基本算法。同时提出了新的图形学算法,即视向离散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面齿轮的切削、磨削刀具通用化,研究了格林森平面刀具加工面齿轮的数控方法。在获得平面刀具理论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简述了格林森数控机床系统的运动自由度,建立了数控系统的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运动等价要求及啮合方程建立了数控系统的运动规律和面齿轮数控加工模型,为降低原理性和数控齿面综合偏差,进一步建立了减小齿面误差的敏感矩阵模型,以修正机床运动规律。齿面仿真结果表明算例中平面刀具加工面齿轮的原理性误为-1.052mm,相对平面刀具的理论加工方法,数控加工齿面偏差为-12.77μm,修正机床运动规律后,综合齿面偏差降低到了-626.3μm.因此应用敏感矩阵法有利于降低平面刀具加工面齿轮的综合齿面误差和优化机床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数控测量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及复杂零件型面多测量点数据对数控加工的影响.研究了利用圆弧样条拟合测量数据和生成加工刀位轨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一数码相机面壳凹模为加工对象,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从粗加工到最后的较陡峭曲面的余留残料加工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加工实际说明,这一加工过程能够满足数码相机面壳凹模的各项质量要求。突出了MasterCAM软件数控编程的方法,为数控编程加工提供参考,对提高编程效率和实际应用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数控测量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及复杂零件型面多测量点数据对数控加工的影响。研究了利用圆弧样条拟合测量数据和生成加工刀位轨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经济、方便地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制造金属滚轮的新方法:将三坐标数铣立铣扩大为数控车,数控磨、使滚轮按同一安装,同一加工程序进行车削和磨削,以提高滚轮型线精度,编制了用于复杂曲线滚轮的数控程序。用该法已加工出了满足生产要求的摆线齿轮,硬齿面渐开线齿轮成形磨削砂轮金属修整滚轮。  相似文献   

8.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中凸变椭圆活塞的动力性能和润滑性能优于普通活塞,但活塞裙部廓形复杂,数控编程和加工困难.文章提出一种活塞曲面插补计算方法和数控车床进给运动控制技术,可实现对中凸变椭圆活塞的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火花加工原理,分析了电火花加工数控脉冲电源特点和数控脉冲电源结构图,从两方面研究了数控脉冲电源适应控制问题,为提高电火花加工数控脉冲电源控制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指形铣刀基于刀倾法数控加工准双曲面齿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盘铣刀铣削重型准双曲面齿轮的经济性差、对机床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指形铣刀基于刀倾法数控加工准双曲齿轮的方法。建立了准双曲面齿轮盘铣刀刀倾法加工和数控加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齿面展成运动的等效转换方法。提出将指形铣刀安装在虚拟盘铣刀上,用数控轴控制指形铣刀的运动代替盘铣刀刀齿的有效切削运动,确定了指形铣刀通过有序圆弧插补来展成齿面。通过准双曲面小轮的数控加工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快速成形激光光斑半径补偿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快速成形系统生成的切片轮廓含有大量的奇异点和非常小的轮廓环,这是传统数控技术中的刀具半径补偿算法所不能妥善处理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成形激光光斑半径补偿算法,它基于补偿后的线段方向必须与原始轮廓线段方向一致的判据,先将原始轮廓进行修整,删除不符合判据的轮廓点并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顶点,然后再进行半径补偿,从而保证了补偿轮廓无畸变失真和与原始轮廓的一致性,该算法是一个简单迭代过程,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多轮廓线重构三维形体算法:切开-缝合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评述了目前通过多轮廓线重构三维形体表面的算法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轮廓线重构三维形体算法切开-缝合法(CS).该法通过引入控制点对作为切口,将轮廓线对进行坐标转换和轮廓对应后,切开并铺展成两条平行直线段,通过寻求轮廓线对顶点的对应关系,生成了符合Delaunay法则的三维形体表面三角面片,解决了形状和顶点数目差异较大的相邻轮廓线重构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中.实践证明,该算法行之有效,且对解决相似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用B样条曲线构造几何物体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B样条曲线原理,提出了先用若干个截平面去切割几何物体,得到一组与几何物体轮廓线相交的点。根据这些点,再用B样条曲线去构造几何物体的近似轮廓线,从而得到几何物体模型。该方法方便、精确,便于在计算机几何造型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医学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长期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活动轮廓模型作为医学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近30年的研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活动轮廓模型的表达方式不同,将活动轮廓模型分为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相对于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几何活动轮廓模型中曲线的运动过程是基于曲线的几何度量,如曲线的法线、曲率等;又由于水平集方法在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的成功应用,使得几何活动轮廓模型在曲线的拓扑变化、数值求解等方面有不少优势。为了全面展示活动轮廓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医学图像领域的应用,首先简述活动轮廓模型的发展历程及一些偏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分析几种较为经典活动轮廓模型;接着,对两种类型的活动轮廓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活动轮廓模型的发展与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斯分布拟合模型对初始轮廓敏感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局部灰度聚类的高斯分布拟合模型.新模型根据图像局部像素灰度聚类特点,采用灰度偏移场和一个分片常量函数共同拟合图像的局部灰度均值,实现了图像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有机结合,使轮廓可以从任意初始位置向目标边缘演化,最后收敛在边缘上.新模型采用一种快速有效的数值方法实现,水平集函数在整个演化过程中不必重新初始化,活动轮廓演化速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不同的轮廓初始化情况下获得准确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任意二维区域的描述方法及求取链在环图所表示区域内部部份的算法.从而圆满解决了呈任意区域分布的二维场等值线图的绘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柴北缘中部下干柴沟组下段成岩演化与储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分析了下干柴沟组下段的孔隙结构和成岩演化特征,建立了成岩序列与孔隙度演化模型.根据沉积相、地层等深图以及孔隙度演化模型,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地区划分出6种成岩相:浅湖-强压实相、滨湖-强压实相、冲积平原-强压实相、滨湖-中等压实相、三角洲前缘-较弱压实相、辫状河道-弱压实相.综合分析认为,继承性的古隆起及其斜坡带上的三角洲前缘-较弱压实相,储层物性较好,同时靠近生烃凹陷,成为油气运聚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8.
尝试应用可视化技术研究力学实验质量问题利用微机彩色显示技术对实验得到的位移场数据进行了层次彩色表示,从而得到了全场等位移线图,并提出用等位移线来表征外界干扰对加载条件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应用等位移线分析了单向拉伸实验中经常存在的偏心问题.最后对用高精度云纹法测量的几个存在偏心现在的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种共线性检查算法去除舰船轮廓底边,利用轮廓曲率的分级分形特征建立前视成像末制导过程中舰船目标的分级模型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分形特征的大型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对舰船目标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广义布朗单在d>4且满足一般条件下的截口常返性,基于方差测度函数等高线上的点所对应的t轴纵坐标,利用数学归纳法定义指标集的s轴区间的可数个分划点,再利用纵坐标和分划点,将指标集可数分割为位于有限个等高线间的矩形块,从而把广义布朗单的截口常返性集转化为指标集为上述矩形块的截口常返性集的并集。在假设方差测度函数的等高线与指标集的s轴所围成部分的方差测度有上界的条件下,结合Borel Cantelli引理,证明P{s >0,使得过程t→W(s,t)是区域常返}=0。研究结果表明:当d>4时,广义布朗单是非截口常返的,且所需要的条件对于常见的Lebegue Stieltjes测度均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