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银染法观察了蓖麻蚕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结果表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无特异的NORs;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核仁逐步弥散,粗线期之后有一个染色体分散为染色质,核仁弥散于其中形成嗜银的二价体的第二收缩期和混乱期;卵母细胞的相应时期,有一个核仁扩增的过程。依据染色体嗜银性的强弱,探讨了前期Ⅰ,中期Ⅰ以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rDNA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渗、滴片和硝酸银染色技术,对棕色田鼠的联会复合体和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轴的形成过程及其两者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会复合体起始于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于早双线期到中双线期解体;而中期Ⅰ染色体轴是在晚双线期才开始形成。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无任何轴性结构的时期。联会复合体与中期Ⅰ染色体轴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的轴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品种〔(临朐一号×佛及尼亚115)×柯克347〕杂交一代的花粉单倍体植株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从细线期至花粉粒形成的过程作了观察。并用普通品种——红花大金元(双倍体)作比较。 单倍体植株和双倍体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最显著区别之一是前者在前期Ⅰ粗线期时看不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终变期时绝大多数染色体为单价染色体,很少数是拟二价染色体,染色体有胶合,连结成各种形式,并有群聚现象。在单倍体植株的同一花药内,同时有染色体单倍数和很少量的双倍数的花粉母细胞。单倍体植株四分孢子形成后,细胞核在小孢子的进一步的发育中自行解体,成熟花粉粒一般没有生活力。  相似文献   

4.
青石斑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腔注射PHA,取肾常规气干制备染色体。7尾鱼青石斑鱼(Epineplus awoara)(体重87~152g,体长15~19cm)的700个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计数结果,2n=48的586个分裂相,占83.71%。故确定2n=48。 测量与分析14个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中期相的同源染色体,表明48条染色体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即2n=48,NF=48(Fis.1).在24对染色体中,彼此之间的相对长度基本上是连续递交的,最长为51.99±1.82,最短为25.59±2.76(Tab.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家蚕若干品种杂交组合的 6个经济性状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的杂种优势的分析比较 ,评选出生产价值高的优良杂交组合 .分析结果表明 :12 5M·锦6B× 2 4 1·绫4、W2 4× 10 5、SC1×SJ1等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均明显地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贵州两种坳蝗核型和C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研究了贵州斑坳蝗AulacobothrusLuteipes(Walker)和无斑坳蝗A.Sren-hediniSjostedt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两种坳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XO=23,全部是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t,NF=23,都属“1B”核型,按相对长度,它们的染色体都可分成L,M,S三组,都具有着丝粒C带。但斑坳蝗中期Ⅱ染色体组长度(55.19±2.71μm)比无斑坳蝗的(49.93±2.42μm)长;结构异染色质总量(29.32±1.22)比无斑坳蝗的(17.87±0.58)多。  相似文献   

7.
王锦蛇,红点锦蛇的形态、核型和Ag-NORs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  魏刚 《贵州科学》2004,22(2):69-70
本文对王锦蛇Elaphecarinata和红点锦蛇E.rufodorsata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指数和Ag-NORs进行了比较分析。两种锦蛇在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染色体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两种锦蛇的Ag-NORs无差异。讨论了锦蛇属的核型,银带在分类特征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直接涂片法获得了野生烟草(N.plumbaginifolia)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处于粗线期、背景浅的分裂相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分裂相中染色体宽度为(0.980±0.036)μm;高度为(5.408±0.040)μm;同源染色体互相靠近,有宽度为(0.379±0.022)μm、深度为(0.033±0.014)μm的大沟相隔;部分区域大沟消失,可能为减数分裂期相关蛋白结合所致,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可见,直接涂片法获得的N.plumbaginifolia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可以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9.
辽宁产中国林蛙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的研究来建筑辽宁产中国林蛙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雌雄差异。核型分析表明,辽宁产中国林蛙有12对染色体,根据相对长度可以分为组:A为相对长度〉10%者;B为相对长度在7%-10%之间者;C为相对长度〈7%者,第11对染色体长臂中部有明显的次缢痕,雌雄个体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益丰龙芽、翡翠绿茄和佛源秋茄3个秋茄品种的核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益丰龙芽的核型为2n=18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10M1+2S;翡翠绿茄核型为2n=18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8M1+4S;佛源秋茄核型为2n=20m+4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M2+6M1+2S。它们的核型分别属于2A、1A、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