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用微波消解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消解方法,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代替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土壤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不仅可以避免传统消解方法中费时长、污染重和消化样品中的铅易流失等缺点,而且检出限为6μg/kg,接近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5μg/kg,远低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方法的重现性好,对6种土壤样品的测定,其相对偏差(RSD)为3.4%~6.5%(n=21),回收率为88.7%~111.2%.  相似文献   

2.
目前土壤重金属分析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仪(ICP-AES/MS)以及电化学等方法。上述方法均需对样品进行湿法消解,检测步骤繁琐、费时。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X射线荧光光谱非标样测试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是一种更加方便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土壤进行一次消解。运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同时检测土壤中铅、镉、铬、汞、砷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针对易挥发元素汞和难溶元素铅、铬,对消解用酸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对原子吸收线性范围窄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检测结果表明:测定值在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偏差均小于8%。  相似文献   

4.
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植物油中重金属元素铅。研究了微波消解体系和消解条件,优化了植物油样品用硝酸微波消解分解,不需赶酸,直接定容上机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省时省试剂,避免沾污或赶酸损失,降低空白值,具有样品消解快、彻底、待测元素损失少等优点,为食用植物油重金属铅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消解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全消解,对ICP-OES和ICP-MS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了阐述,将ICP-MS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 FAAS进行对比。实验表明,ICP-MS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密度最好,分析速度快,是最理想的土壤重金属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给追踪研究淮南市山南新区土壤城市化后重金属镍含量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对该区进行了布点,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使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及高氯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土壤中重金属镍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在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淮南市山南新区土壤中的镍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影响土壤重金属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是消解。以两种土壤标准样品为试材,比较研究微波消解、高压消解、石墨消解和电热板消解四种不同消解条件,同时对不同类型土壤中Cr、 Ni、 Cu、 Pb、 Cd、 Zn六种重金属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消解方法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但不同酸体系及消解时间会对结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消解过程中应根据土壤中待测金属元素的理化特性、种类、含量以及样品的数量来选择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硝酸和氢氟酸密封消解茶场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镉和铅含量.其检出限镉为0.053ngmL^-1、铅为0.1ngmL^-1,线性范围镉为0~2ngmL^-1、铅为0~50ngmL^-1.回收率在93.0%~104.0%.本方法简便了消解过程,一次消解能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消解原理及其在测定废水中COD、活性污泥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水中总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比较微波消解和电热板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对测定农田土壤中镉、铅含量的影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论微波消解溶样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基本避免了样品污染和元素损失,是理想和成熟的样品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消解方法和测定方法,测定食品中无机元素镉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测定食品中镉含量更适宜的消解与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湿法消解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湿法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的回收率相差不大,湿法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标准偏差最小,其精密度最高。综合比较:采用湿法消解方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食品中镉元素进行测定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铜矿酸性水污染区几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分别采集了江西省德兴铜矿酸性水污染区和背景区自然生长的几种植物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应用强酸消解法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其根、茎、叶等主要器官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在酸性水污染过的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分布有所不同:盐肤木对Cu、Ni、Mn、Zn等多种元素表现出向叶部富集的特征,金樱子对Pb、cu、Ni、Mn、Zn等,茶树对Pb、Cu、Zn等,杉木对Pb、Mn等表现出了在根茎中富集的趋势.在污染环境中,植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比于背景区较高,在根部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污染区和背景区的同种植物中元素的分布规律有所不同,表明同种植物生存环境不同,对元素的吸收和蓄积规律也会有所变化.盐胰木具有对多种元素的向叶部富集的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态恢复研究中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美国EPA颁布的酸消解方法和浸出毒性(Tox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法及荷兰能源研究中心提出的潜在可淋洗性方法对厦门市湖里工业区中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部分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Cu、Zn、Hg积累,其有效含量分别在3.6~477.65 mg/kg、33.2~215.6 mg/kg、0.17~7.76 mg/kg之间,局部地区Cu和Cr污染程度比较严重;TCLP法提取的重金属量同EPA消解法测得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保持成正比关系,且其浓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此外,通过模拟酸性降雨对金属污染物毒性释放影响的测算结果表明:强酸性降雨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在制定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中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定了甘肃定西地区的几种中草药药用部分的Pb元素含量及这几种中草药根系部分土壤中Pb元素的含量,通过两者的含量对比,考察了Pb元素从土壤到中草药中的生物迁移相关性.比较了微波消解和高温灰化两种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了微波消解法.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Pb含量,结果表明:所测中草药药用部分的Pb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土壤中的含量,说明中草药对土壤中的Pb元素有微弱生物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铝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土壤样品,自制石墨管涂钽层,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铝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标准物质GSS-3、GSS-4、ESS-3中的铝。结果显示,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能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用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中药大罗伞、 小罗伞、 七叶莲、 刺五加[KG*8]中Pb,Cu,Ni,Mn 4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 对基体改进剂、 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 并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的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0.999, 平均回收率为94.6%~103.4%.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研究中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问题是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准确测定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于评价污泥的利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污泥样品的前处理对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影响很大,文章对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几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测定结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重金属的测定结果与所加酸的性质有关,酸的氧化性越强,消解能力就越强.在同时测定Cu,Zn,Pb,Cd,Cr,Ni 6种元素时,王水 HClO4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污泥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喀斯特山地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以贵州某废弃矿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别检测土样中As、Cd、Cr、Cu、Pb和Zn的含量。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同评价方法皆指出Cd的污染等级较高,表明Cd是研究区土壤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及模糊数学归一化运算法进行评价,研究区土壤受多种重金属元素污染,且达到强等级综合污染水平,运用综合负荷指数法评价为无污染。不同方法之间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更适于生态环境高度异质的喀斯特山地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微波法与电热板消解法测定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热板消解作为常规环境样品(如土壤、废水、固体废物等)预处理方法,存在着耗时、耗材且操作复杂等缺点.本文就微波和电热板两种消解方式在测定土壤重金属中的应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消解方式测得的Ni、Cu和Cd结果均在标准值的范围之内,Cr和Pb的结果均低于最低值,Zn用微波消解测得的值也在允许值范围内.微波消解的结果总体上比较接近标准值.在回收率和精密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微波消解以具有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玷污、节约能源等突出优点,使其更具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预处理方法对植物生物质中钾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灰化法、湿式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稻壳生物质进行了预处理,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得到稻壳处理液中的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为避免钾原子电离干扰的影响,加入了消电离剂.结果表明:加入500,μg/mL CsCl溶液可基本消除K+溶液测量过程中钾原子的电离干扰;稻壳样品经HNO3干灰化法、HNO3–H2O2湿式消解法和HNO3–H2O2微波消解法处理后,测定的稻壳中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638,4%、0.760,4%和0.778,6%;湿式消解法的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17%,且分析仪器简单,综合考虑,湿式消解法的效果优于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