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砼清洗分离机及污水循环回用系统在商混站的使用,对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工艺原理、流程,操作要点,配合比调整,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600MW机组海水脱硫系统如何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工艺改善及运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王俊玲 《甘肃科技》2005,21(11):37-38
为解决老油田地面工艺系统能力过剩、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对地面工艺系统进行了以停运辙并为主要内容的调整改造,取得良好效果,有力保证了老油田的平稳运行和安全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1315综采工作面及其采煤工艺,即通过优化倾斜长壁工作面设计,增加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相应的通风系统及配套的设备,达到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中频感应加热过程温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非线性、惯性系统应用的动态控制的方法,即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介绍了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原理、组成及参数自调整模糊温度控制的实现方法。该控制方法为实现中频热处理工艺过程的最佳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孟雪峰 《太原科技》2015,(1):103-105
介绍了齿轮常用的加工方法——滚齿,分析了滚齿工艺及滚齿机调整对齿轮质量的影响。同时笔者从滚齿工艺和滚齿机调整的6个方面分析了提高齿轮质量的具体方法,指出了滚齿工艺、滚齿机调整方法对提高齿轮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统计尺寸公差可以保证机械零件之间高质量的配合,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尺寸公差有关规定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实现的。本文就稳定的工艺系统中如何利用工艺系统的调整来保证统计尺寸公差问题进到了探讨,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批零件加工之前和加工过程中都应对机床进行必要的调整。本文详细讨论了稳定的工艺过程及不稳定的工艺过程两种情况下机床调整尺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佳 《创新科技》2014,(14):97-97
燃油烘丝机出口水分是卷烟制丝线的重要指标。燃油烘丝机进、出料气锁密封性差,系统封闭性下降,工艺气体风速波动大,系统工作不稳定,另外,来料流量不稳定,导致燃油烘丝机出口水分标准偏差较大。通过调整进、出料气锁间隙及安装松散耙钉,解决了设备及来料问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燃油烘丝机出口水分标准偏差,提高了燃油烘丝机出口水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统计尺寸公差可以保证机械零件之间高质量的配合,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统计尺寸公差有关规定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实现的。本文就稳定的工艺系统中如何利用工艺系统的调整来保证统计尺寸公差问题进到了探讨,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神经元网络模型中的反向传播算法,对某电力系统中的某厂站,建立了BP模型,以进行故障分析处理.该神经元处理器采用C语言编译,在IBM/PC/AT机上运行良好.实验结果证明:神经元网络法在用于故障分析时具有快速并行处理、模糊判断、自学习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建立了一个比以往研究大的数据库,具有730组数据,为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贝叶斯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方法,选取再生粗骨料体积分数、水灰比、混合粗骨料吸水率、细骨料与总骨料比、粗骨料与水泥比、混合粗骨料饱和表面干密度等6个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同时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预测模型。通过比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发现二者较为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将贝叶斯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与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随机森林回归、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并选取4个统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贝叶斯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精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1和0.93。这说明贝叶斯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预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适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温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中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沙漠砂混凝土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建模,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大小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的破坏相继发生于界面相、界面相周边砂浆及外围砂浆,混凝土最终沿近对角线方向发生斜向破坏。随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最大。相对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沙漠砂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壳层人造硅酸盐骨料是具有结构梯度和成分梯度的复合结构,内核为基体,壳层为增强相。壳层和内核通过水化产物的相互渗透、相互搭接在界面处融为一个整体,界面结合牢固。对不同掺量的砂加气混凝土(SAAC)粉末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FAAC)粉末制备的硅酸盐骨料进行对比,发现壳层结构可提高人造硅酸盐骨料的筒压强度,壳层结构对SAAC系列骨料的筒压强度提高幅度达49.72%~80.50%;对FAAC系列骨料的筒压强度提高幅度为15.30%~25.74%。壳层与内核的最佳质量比为1:25,此时壳层厚度为68.09 μm,制备的壳层人造硅酸盐骨料的筒压强度比无壳时提高约25%。在砂浆基体相同,粗骨料体积份数相等的情况下,人造硅酸盐骨料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6.38%,表观密度低20.74%,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骨料级配选择是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骨料级配曲线可用三个参数表征:骨料最大粒径、级配指数和填料用量。本文讨论了这三个参数对骨料连续级配的影响,建立了新的级配公式,并成功地用于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6.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科技道路修补材料,由液体改性沥青和集料按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制成。目前在贵州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和施工工艺,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机械产品设计是一个反复创造模型和评价模型的复杂循环迭代过程。将人工智能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机械产品的设计 ,可以快速、准确、灵活的实现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 ,并具有很好的选择判断和综合决策能力。文章结合设计过程较为繁杂的弹簧设计 ,在分析弹簧结构尺寸标准数据、设计工程图表数据处理等问题的基础上 ,就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利用自行研制的粗集料形态特征研究系统(MASCA),对粗集料的图像级配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将二维数字图像级配转换为三维机械筛分级配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级配与室内机械筛分级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对于不同岩性石料与不同的工程级配均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采用MASCA系统来检测粗集料的级配特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将煤与矸石区分开来,提出了以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关键技术,并引用傅里叶变换作为图像处理的核心算法,以ARM主控板为开发平台的煤岩辨识系统。该系统以CMOS摄像头采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来确定采煤机滚筒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在碾压成型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处理AC-13型沥青混合料振动每30s的试件剖面,进而得到13.20mm、9.50mm、4.75mm、2.36mm这4档集料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AC-13型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过程中,13.20mm集料的运动趋势随时间变化最为明显,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做上下左右的往复运动,且整体运动幅度较大,对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影响最大;9.50mm的集料随时间变化的运动趋势较缓和,整体运动方向与13.20mm集料大体一致,对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有影响;相比以上2档集料,4.75mm档和2.36mm档集料随时间变化的运动趋势都不是很明显,它们的重心基本上都集中在剖面的中心位置,说明这2档集料整体上分布的较为均匀,对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