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青霉菌、啤酒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物料比为1∶90,温度60℃,时间120 min,提取率为7.94‰.40 g/L的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20 g/L和10 g/L的溶液只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青霉菌没有抑制作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对啤酒酵母没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五味子甲素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选取大肠杆菌和灰霉菌为实验对象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果实的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南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1次;北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北五味子总体抑菌效果好于南五味子.五味子果实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灰霉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可用于消化吸收系统杀菌消炎药物、食品防腐剂和作物灰霉病防治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根际拮抗链霉菌对茄子黄萎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测定了链霉菌菌株S-3、S-5、S-16对茄子黄萎病菌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链霉菌对茄子黄萎病的防病效果与施用量及其有效孢子量有关.随菌剂接种量增加,防病效果增强.5%链霉菌菌粉拌土S-3、S-5和S-16的防病效果分别为100%、55.25%、66.25%.在温室接种病原菌的条件下,S-3菌株菌剂拌土及其发酵液灌根防病效果最好.在使用初期影响茄苗生长.在自然发病的保护地使用链霉菌菌剂沟施防病效果接近化学农药多菌灵,在营养钵中穴施防病效果超过化学农药多菌灵,在自然发病田链霉菌菌株对茄苗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氢化诺卜基溴为原料,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反应得到3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胺,后者再分别与溴化苄、氯化苄、碘化苄反应制得了7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确认,这7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arv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化合物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500 mg·L-1的浓度下,7种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均比多菌灵的抑制率更高,且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高达100%.化合物N,N-二甲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和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G、SG系列生物制剂对生菜的生长调节,以及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为深化G、SG系列生物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我们在田间生菜和室内"培养基"上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G、SG系列生物制剂对生菜的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对照药EM叶面肥.根长、叶面积、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了29.69%~63.39%,21.02%~44.5%,26.9%~72.3%.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SG系列最好,抑菌圈最明显,其直径达1.425cm.  相似文献   

6.
天然防腐剂那他霉素的抑菌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M-38P,测定了那他霉素对黄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和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对那他霉素的抑菌和杀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那他霉素对青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75 m g/kg,对黄曲霉菌为5.5 m g/kg,对毛霉菌为5.5 m g/kg,对白念珠菌为2.75 m g/kg.  相似文献   

7.
Penicillium digitatum是柑橘采后主要的病原真菌,对柑橘的贮藏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腐烂的柑橘中分离主要致病菌之一,经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法进行鉴定后;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硼酸(BA)处理该致病菌,测定孢子萌发率以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果实接种实验,研究外源BA与P.digitatum发育及致病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菌为P.digitatum;BA的抑菌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在最低抑菌浓度下,BA可以显著抑制P.digitatum的孢子萌发,延缓其芽管伸长及菌丝扩展速度,降低病原菌生物量积累,引起病原菌糖吸收障碍,并对柑橘绿霉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本研究为柑橘采后病原菌P.digitatum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以青蒿、香瓜、紫茎泽兰、烟秆、鸭粪、酒糟、蓖麻秆、水葫芦、餐厨垃圾、牛粪、秸秆、猪粪为原料发酵所产生沼液,对交链孢菌进行抑菌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发酵原料发酵液对交链孢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青蒿为原料的发酵液对病原菌的平均抑菌率达75.8%,抑制效果最好;猪粪沼液的平均抑菌率仅47.33%,抑制效果最弱,另外以牛粪、秸秆、猪粪沼液为发酵原料产生的沼液抑菌效果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断以植物为原料特别是植物本身就含有活性成分的抑制效果比以动物粪便产生沼液的抑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1%、2 %、8%、8%、8% ,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纸片法,以12种细菌和4种真菌为试供菌种,对见血青总生物碱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实验;并通过DPPH法测定见血青总生物碱清除自由基能力. 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见血青总生物碱对16种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性.抗氧化实验表明,见血青总生物碱在0.5~100 μg/m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清除率为5%~93.5%,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显著高于同等浓度的BHT.  相似文献   

11.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纳米TiO2为催化剂,以聚丙烯型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掺杂法制备聚丙烯-纳米TiO2(polyprolyene—nanometer TiO2,PPT)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并且讨论了TiO2与聚丙烯的质量比、最高加热温度、TiO2类型、提取剂等因素对PPT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12%,TOC去除率达56.60%。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和连续长时间的反复实验,证明该载体负载的二氧化钛不易脱落,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PET/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O2)添加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制备出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和结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纳米SiO2能显著提高PET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SiO2添加量为0.2质量份数时,纳米SiO2在PET基体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ET相比,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8%,20%,11%,14%;随着纳米SiO2添加量的增加,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橙子和多菌灵混合样品进行检测,获得混合样品的太赫兹(THz)时域波形;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采用菲涅尔公式计算折射率和吸收谱,最后以各样品的吸收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获得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7%;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用于水果与农药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同时,本实验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农药鉴别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XRD和FT-IR等方法对用Sol-Gel法制备的TiO2/SiO2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组成和焙烧温度对复合物相变温度和晶型转变的影响,以及掺杂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TiO2微粒以锐钛矿相高度分散在SiO2基质中,并与其形成了Ti-O-Si桥氧结构,提高了TiO2的表面积和表面缺陷,有利于有机物的吸附及半导体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熔融-分相法制备了以多孔玻璃为载体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以甲基橙为被降解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并与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光源、光照时间和催化剂颗粒粒度对光催化活性都有较大的影响;与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有类似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ZrO_2/SiO_2催化柠檬醛MPV反应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的ZrO_2/SiO_2样品的比表面积,ZrO_2的晶相、样品表面酸碱性质及其催化柠檬醛MPV反应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ZrO_2的负载量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350℃焙烧的ZrO_2/SiO_2样品,当ZrO_2负载量为6.37w%时,ZrO_2/SiO_2的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达到最大(柠檬醛转化率为89.3%,不饱和醇(geraniol+nerol)的选择性为89%).  相似文献   

17.
掺杂铜和钒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后处理法制备掺杂铜和钒的纳米二氧化钛,并对所得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成分、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晶粒直径约为6nm;电子-空穴分离效率提高;对可见光响应显著增强。通过光催化降解模拟实验,发现该二氧化钛粉末对甲基橙有机废水的降解率达到97.9%,所得到的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扩大了对可见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8.
锐钛矿相纳米TiO_2的拉曼光谱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及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Raman光谱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子掺杂后的TiO2与纯TiO2相比,拉曼谱峰强度降低,平均粒径变小,光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PFQ)与纳米TiO2的复合制得了光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并通过FTIR,UV-Vis,ESR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与纳米TiO2复合后,拓宽了纯纳米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同都有很强的吸收.并用该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降解反应,实验表明在自然光下,该催化剂十几分钟就能使甲基橙染料完全褪色.  相似文献   

20.
《武夷科学》2019,(1):40-44
近年来,雷公藤炭疽病为害日趋严重,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择4种市售杀菌剂对雷公藤炭疽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对菌丝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丙环唑,其次是多菌灵,EC_(50)分别为0.136、0.166 mg·L~(-1);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毒力结果表明,抑制效果最好是多菌灵,EC_(50)为0.164 mg·L~(-1),抑制效果最差的是嘧菌酯,EC_(50)为0.271 mg·L~(-1)。表明多菌灵和苯甲·丙环唑这2种药剂对雷公藤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防治试验,为进一步筛选生产防治使用的杀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