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外在体现上看,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和中心是科研创新能力,高等医学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到:1.大力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教创新队伍;2.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学科精品,形成核心专长;3.加强对科技队伍与科技资源有效整合;4.加强基础与临床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5.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6.加强科研管理,健全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对国家核心竞争力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本文就重庆专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的3个构成要素即硬核心能力、软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之现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培养和提升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独特的、个性化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竞争优势。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社会实践经历能促进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实际,立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在校实践经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相关性,提出搭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的高度融合,仅仅具有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形成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变革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保持永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的竞争从表面看是产品价格和性能的竞争,而从本质上是造就这种独特价格和性能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企业中,虽然都已经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但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却各有不同,这已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障碍。基于此,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构建理论框架: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需准确定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企业拥有的多种竞争能力,并不是每种能力都是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动态性五个方面的特征;为了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还应知道核心竞争力由核心资源、企业文化和学习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三力复合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  相似文献   

6.
赵培信 《科技信息》2013,(15):15-15,17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以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基础、以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地方性高校基础建设的加快和办学水平的上升,提高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情况与其专业课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并且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结构、要素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旨在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为完善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理念,促进高等体育院校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关玉  陈惠敏 《科技信息》2011,(16):I0036-I0036,I0039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系统中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并且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就业的优势能力,它是大学生在就业和今后的工作中长时间内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竞争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一般能力相比,具有独特性、持久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可雇佣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说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五个方面。在实践中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网络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冲击下,图书馆要在信息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从独特的高水平的人才资源、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创新能力、营销意识、图书馆文化六个方面来构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决胜21世纪的关键。因此,对我国来说,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备条件,并且贯穿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历史过程.文章从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阐述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并以此考察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这对于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可拓物元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度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要避免和减少损失,将威胁转化为机会,企业就必须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管理,而准确度量风险则是进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基础。将灰色系统理论和可拓物元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可拓物元理论的技术创新风险度量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企业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度量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升级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内涵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升级的根本在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对企业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企业升级视角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特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实战型营销管理人才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整合各项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主要途径,设计搭建了营销理论课、营销课程设计、营销软件模拟实训、营销沙盘实战四大培养平台,实践证明全面提升和实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销实战能力、就业能力、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能力为中间变量构建了企业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大庆市企业为样本,对信息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不但对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还通过信息能力对创新存在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2001-2016年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创新能力的空间非均衡、地区差距及收敛性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并通过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方法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收敛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创新能力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且总体差异呈现出不断扩...  相似文献   

17.
王全明 《山西科技》2007,(5):36-36,38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创新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社会有机结合的复杂过程,离不开特定的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既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又是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从战略视角出发,应用资源基础观理论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演化进行分析,指出企业从工艺创新的优势资源中获得的工艺创新能力是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技术创新战略紧密相连的。根据平衡计分卡方法,提出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丙泉  吕高羊 《河南科学》2014,(8):1618-1623
通过构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一致性组合评价方法,对2007—2012年我国12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相对技术创新能力变化不大;不同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特点,一刀切的提升政策会破坏技术创新能力的均衡发展机制;均衡发展依然是众多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具有递阶结构特征及存在相关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指标间接重要性的SEM-G评价模型,并对中国2009—2017年30省份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30省份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省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势头不足;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水平差距显著,且不同创新要素之间的均衡性偏低,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