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尔德在欧洲几经演变的“莎乐美”的形象基础上成功地创作了悲剧《莎乐美》,成为了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对《莎乐美》译介、接受的热潮,从而对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奥斯卡·王尔德在戏剧《莎乐美》中倾注了其非凡的才能,《莎乐美》是在圣经故事莎乐美传奇基础之上得以创作而成。王尔德认为《莎乐美》属于悲剧的范畴,然而不难《莎乐美》在不少层面上具有喜剧元素,运用诺思罗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中关于春夏秋冬叙事结构的理论,这些戏剧元素得以清晰地呈现以丰富该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五四”时期被竞相译介,其主人公任情而执著的精神,独特的生死观和作品装饰性风格曾为田汉、向培良、郭沫若等许多作家所认同,并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莎乐美》的反叛精神契合了“五四”时代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种影响中,也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经验值得今天的戏剧艺术建设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艺术而艺术"是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最精辟的表达.本文从诠释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入手,进一步分析其美学观点在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从理论的角度表明,王尔德的美学观点既表达了他个人对"美"的理解,同时又传达了他试图逃进"理想王国"-艺术的乌托邦的美好愿望.他的这种唯美思想契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的四部风俗喜剧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力闻名于世。其中王尔德的幽默语言一直是王尔德喜剧的一大特色,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总体而言,对于王尔德喜剧语言的研究达到了一定深度,但对于其喜剧语言的幽默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结合预设的相关理论,拟从预设触发语、幽默乖讹、预设的四种机制三个方面对王尔德喜剧幽默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程瑜瑜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92-93,104
王尔德秉承"生活模仿艺术"的原则进行叙事创作,也真实地反映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对世相百态和人心美丑的揭示恰恰表达了一种荒诞的真实,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荒诞故事逻辑的建立,以及对哥特式风格的借用展现了"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你读过十九世纪末英国惟美派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吗?像是《认真的重要》、《快乐王子》、《理想丈夫》……王尔德,虽然有些玩世不恭、言淡诙谐,但对于文字创作上的投入与追求,却是一丝不苟、不遗余力,也因此,他的作品才能留传下来。有一天,当王尔德显得有些疲累地在餐馆用晚餐时,他的好友走了过来问他说:"你今天一定很忙吧?看你一副累垮了的模样。"  相似文献   

8.
林琳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114-118
颠覆现实主义传统是王尔德创作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王尔德童话的原型模式、中心视角及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对传统童话的颠覆,是王尔德童话的特征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学观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审美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它必须保持"受观"的特质,通过对<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一旦"受观性"丧失,则审美客体的"美"便削弱直至消失.同时通过对"受观物"之特性的分析可以溯清王尔德审美艺术观重要的一环,即"美"在于艺术性和无功利性的"受观".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生平、创作与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随笔作家。1854年10月16日,王尔德诞生于爱尔兰首部都柏林。父亲威廉,王尔德爵士是著名的耳鼻喉科医生,爱尔兰科学院主席,“在当时爱尔兰民间传说的研究方面不愧是个权威”。母亲珍妮·弗兰西斯卡,笔名斯佩兰扎,是爱尔兰民族主义女诗人,她的诗充满炽烈的爱国激情。王尔德从小受着文学艺术的熏陶,熟悉爱尔兰的民间传说。1871年,十七岁的王尔德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求学。1871——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学习,攻读古希腊经典著作。求学牛津的岁月,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津津有味地听了牛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合作礼貌原则分析《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间的对话。两个女主人公对话中对礼貌原则的遵循与违反,体现出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独特风貌,也反映了王尔德高雅精致、轻松机智的语言风格,以及对十九世纪末泛滥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虚假和病态的"认真态度"的调侃讽刺。  相似文献   

12.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一生写作了九部童话,他的童话采用"非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呈现出另类的叙事特色。在叙述时间上,王尔德童话采取逆时序的时间倒错、停顿的叙述时距以及集叙的叙述频率,加深了童话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诗意。在叙述语式上,王尔德童话采用外聚焦和以模仿为主的近距离叙述,不直接向读者灌输教条,而是召唤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构建。在叙述语态上,王尔德童话采取同时叙述、分层叙述和不可靠叙述,提升了童话的艺术价值,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有苦的回味"、属于"成人的世界"的小说式童话,其思想和艺术价值远远超乎儿童文学之上,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书页周围,飘荡着一股沉重的熏香,熏得人脑袋生疼。在王尔德的作品《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格雷阅读过一本名为《逆流》的书。王尔德是这么夸赞《逆流》的:"这是他曾经读过的最奇特的书。他似乎看见了世上的一切罪孽从他面前列队而过,在最美丽的妆扮中,并且在笛子悠扬的旋律中表演哑剧动作。那么多东西,直到那时为止还只是被模模糊糊地猜测到,却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思想的有力继承者、鼓吹者和实践者,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拉斐尔前派作为英国唯美主义的开端和奠基石,其大量的唯美主义作品,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奥斯卡·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充满矛盾性的唯关主义的代表人物.童话<夜莺与蔷薇>就成功地反映出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及其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与困惑.王尔德对世界进行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划分,对脱离生活的纯粹艺术的追求,是造成其矛盾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王尔德的童话尽管一直广受欢迎,却较少受到评论关注。童话作为王尔德文学实践的一个方面,不仅体现了王尔德追求形式美和感官享受的美学主张,也蕴含着他对自身复杂经历的反思。其童话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表达出隐藏的纵欲与赎罪倾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以来,王尔德一直是以一个矛盾的个体身份被世人评判着。一方面,他是唯美主义杰出的代表,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其作品至今享誉全球。而另一方面,他又被视为一个伤风败俗的同性恋者,而名声扫地。但是,无论如何,其作品甚至王尔德本人却一直倍受女性的喜爱。其诗集大卖的很大经济驱动力正是来自妇女。这似乎是一个背谬,然而当我们仔细翻读王尔德的作品时,却不难从中找到答案。从他的喜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条清晰的女性脉络,它在无论是思想表达还是形式体现上都占据了一方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曾大胆直言"为艺术而艺术",倡导艺术无道德、唯形式至上的艺术追求。其作品在唯美的表象之下,蕴藏着深刻的道德忧思。本文以王尔德小说、戏剧和童话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为切入点,旨在探究王尔德唯美主义旗帜下的道德回归和重建。  相似文献   

19.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183;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