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广晗  赵晓敏 《科技信息》2013,(26):453-453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近百年来(1906-2005)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海平面上升了90mm。据模型预测,若人类不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将越发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CO2、CH4、N2O等气体的排放增加所引起的温室效应,预期本世纪的全球变暖较20世纪更为强烈.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本世纪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南方雨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台风的增加,会使洪涝灾害扩大加剧.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呈现加剧趋势、农林病虫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灾害也将发展,唯寒冻灾害可能大幅度减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及科学界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  相似文献   

4.
微藻工程固定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污染,大气中CO2和其它气体(如N2O9H4)的含量持续上升,引起了水储备、农业、海岸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全球性变化,CO2含量的上升主要是由人类过度的燃烧木材、煤、石油以及对森林的破坏引起的.CO2等气体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而全球逐渐的变暖则引起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为了防止海平面的上升,必须降低CO2的含量.因此,利用植物,特别是微藻来固定CO2就是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海平面。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每年1.8毫米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6.
美国气象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地区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如果这个趋势无法得到缓解的话,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将会大大超过以前的预期。科学家预测用不了500年时间,地球海平面的高度甚至有可能升高6米。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9年9月发布报告称:如果温室气体减排不力,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冰库加快融化,21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0.6~1.1 m,比2013年发布的报告增加0.1 m;海洋变暖,吸收CO2量增加导致酸性提高,从而威胁渔业的生存,21世纪末全世界渔业的收获量将减少24%;海洋变暖更催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导致极端气候频繁,台风飓风等风暴潮和洪涝灾害以及海平面上升将使全球2.8亿人失去家园,上海、纽约等大城市将面临灾难性洪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过去100年来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了约0.74℃,近25年来升温出现加速。全球变暖的证据还来自于观测到的海洋和冰冻圈的明显变化,包括热带海洋的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冰和雪盖面积减退以及普遍的冰川退缩等。科学数据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于化石燃料的需求有增无减,导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许多科学家断言,就是工业化社会造成全球变暖的现象,以致于海平面逐渐上升、冰河持续退缩。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真相是否就是这样?新的科学证据指出,4000万年前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曾经远高于现在,当时的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还要高出5℃以上,而人类尚未出现也没有会排放二氧化碳之工业的存在。科普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科学议题时,除了要引起普通大众对于科学的兴趣,也要正确介绍科学议题的各个知识及资讯,才不会误导民众,甚至于造成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气候特征的变化,已经对人类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明显影响。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不采取全球联合行动,减排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对于1990年将上升1.4—5.8℃。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甚至将气候变化提升到与核威胁并列的位置。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多边和双边国际财经合作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海  王新惠 《大自然》2010,(3):24-25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将在1.1℃~6.4℃之间,而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幅度的上限控制在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以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留给我们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5年!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1,(11):29-31
什么是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已得到普遍肯定的结论.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量为10~20cm,上升平均速率介于1~2mm/a.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21世纪全球海平面还将加速上升,上升速率可能达到过去百年平均速率的3~5倍.  相似文献   

14.
海平面上升的新预测 新的预测表明.南极西部冰原垮塌会使全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虽然上升幅度仅为先前认为的1/2,但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仍然是毁灭性的。南极西部冰原的基层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冰原周边基底部冰块消失.该冰原很可能迅速塌陷。  相似文献   

15.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大气低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6.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产生了过量的温室气体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为了避免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应控制CO2向大气中的过量排放.减少和控制CO2在大气中过量聚集的一种新途径是将工业产生的CO2封存于地质建造中.最适宜CO2封存的地质建造是油气田废弃的或正在生产的储油气层、煤田中的不可采煤层和深层多孔隙含盐建造.人类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方面的经验是CO2封存技术和机理研究的有益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8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报告,预测到2010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为1950年基准浓度的两倍,全球升温2-5℃,海平面升高1米。这一结论是根据二氧化碳增加一倍对地球影响的模拟实验作出的。现在,科学家认为还必须同时综合考虑影响海平面升高的其它因素,诸如两极与冰川的冰融化动力学、人类抽取和排放的地下水、大气中所含的水分、海洋  相似文献   

18.
一、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二、天灾威胁加重:地球“发烧”,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三、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印尼科学家今年1月预测说,印尼约1.8万个岛屿中可能将有2 000个在2030年前被海水淹没.四、夏天热浪仍频: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与北美情况类似.五、…  相似文献   

19.
地表温度时空差异对温室效应影响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研究中,大都将地表温度处理为单一的平均温度的现状,在分析全球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将其作均一化处理以及时空积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CO2,CH4及N2O的辐射强迫进行了计算,并预测了未来100年内CO2与CH4辐射强迫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O2辐射强迫受计算方法影响最大,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到的绝对差值达到了0.12W/m2,相当于6%的偏差,而且随着其浓度的不断加大,偏差还会明显增加;但是对于以CH4为首的微量温室气体,即使浓度出现大幅增加,地表温度的时空差异对其辐射强迫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目前,CH4所产生的辐射强迫大约已经占到CO2的25%,如果能够将CH4的年浓度增长控制在1μL/m3的水平上,其100年后的辐射强迫则仅为CO2的11%,从而显著缓解由于CO2浓度持续上升对全球变暖所施加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0.
袁青 《今日科技》2006,(1):13-15
一般认为二氧化碳(CO2)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由于地球大气层中CO2浓度的不断上升,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最近40万年中,地球大气层中CO2的浓度一直保持在180~280ppm之间,但从19世纪人类开始使用矿物燃料以来,CO2浓度开始不断提高,短短100多年就上升到了今天的380ppm。由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还将继续使用矿物燃料,专家们预计CO2浓度到2050年会高达500ppm,到本世纪末甚至还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那么如何在燃烧矿物燃料的同时又免遭全球变暖呢?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实施“地球工程”的设想,即在全球范围内试验应对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以下就是这些方案的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