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行为人的诈骗行为触犯数个诈骗罪名时,该如何定罪处理,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由于连续诈骗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既非牵连犯,也非连续犯,而是典型的数罪,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转化型抢劫罪是犯罪性质的转化,只要罪犯实施了暴力等行为就构成既遂。而行为人入室盗窃后使用暴力脱逃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不仅要看行为人实施的暴力是否发生在当场,而且还应看其实施的暴力程度是否达到了使他人不敢或者不能抓捕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原有的四种法定行为基础上,规定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也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在相关立法完善的基础上,司法机关如何依法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诈骗罪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界定相关概念、明确定罪依据以及分析区分罪与非罪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可以对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4.
黄广进 《科技信息》2010,(35):416-417
1两个据以分析的案例 实践中,行为人以关系公共安全的财物为对象实施盗窃行为,其行为不仅涉嫌构成盗窃罪,同时也触犯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以下两个案例即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5.
诈骗罪为目的犯,行为人除了实施诈骗行为外,还需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对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较难.司法实践中,可以采用刑事推定的方式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进而对诈骗罪作出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6.
诉讼诈骗是指法院因行为人的欺骗行为而产生了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作出了错误的裁判(处分行为),这种错误判决应当认定为诈骗罪中的财产处分行为。所以,诉讼诈骗行为客观方面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刑法》中的“盗窃未遂”进行了分析,认为盗窃未遂行为理应追究刑事责任。对盗窃未遂行为的判断标准应该从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以及其他情节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盗窃目标数额巨大,一年内实施3次以上,且非危害性不大、小偷小摸的盗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行为,应以盗窃未遂定罪,且都可以独立作为盗窃未遂的判断标准,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即可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单纯出卖和购买器官的行为触犯行政法规但不构成犯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盗窃、侮辱尸体罪之间存在交叉竞合关系,应当适用法条竞合的处罚规则进行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9.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的"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规定定罪处罚"属于想象竞合犯。《刑法》第171条第3款属于吸收犯的情况,不属于牵连关系。行为人自己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然后用自己伪造的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的,应成立牵连犯,属于目的行为和手段行为的牵连。《刑法》第197条的规定实质上是一个牵连关系和一个法条竞合关系,而不是结合犯。另外,将从重情节也理解为结合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破解了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难题。回顾和梳理有关单位诈骗定罪问题的争议及其解决的过程、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不无裨益,对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刑法问题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法条宽合问题作为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对法条宽合的概念、种类等诸问题的研讨,至今仍众说纷法。本文拟就如何界定法条宽合的诸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法条竞合的定义对法条竞合的定义,理论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法条竟会是数个法条在主观形式一致下,行为客观状况(方法、本质行为、对象)三个要素的分别重合”[1]2、“法条竟会,又称法规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266条用简单罪状的方式对诈骗罪进行了表述,然而,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罪客观方面的构造,有着较大的争议.通过对诈骗行为的本质、内容、表现形式、诈骗程度等四个方面的论述,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确界定诈骗行为,也期许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能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案发前退交财物行为的定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不应该将其认定为受贿;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设定的具体财物退交时间,来确定退交是否及时,进而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受贿。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缺陷。行为人在收受财物时主观上有无受贿故意是定罪的关键。对此分析得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行为人无受贿故意且事后立即设法退交,这种情形不具备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另一种情形是行为人已有受贿故意且收受财物后未立即退交而在案发前退交,这种情形应当入罪。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物退交及时性的判断,对受贿罪的认定会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黄广进 《科技信息》2009,(36):I0064-I0064,I0066
陈兴良教授提出在定罪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实际上,在定罪活动中既存在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主观判断优先于客观判断的过程,定罪是一个主、客观互动的辨正的过程。必须通过证据先查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然后根据主观罪过的内容才能对犯罪行为的性质做出准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4年中国网络诈骗研究报告中的数据,针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尺度的地区,结合相关资料,最终选择城镇人口比重、网络普及率、各省GDP、各省人口总数、男性占比作为解释变量,经过探索性空间分析,可得31个省的网络诈骗数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网络诈骗数及影响因素适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通过对GWR模型与普通线性回归(OLS)模型的比较,发现GWR模型的AIC,σ2,R2和校正R2均优于OLS模型,这说明GWR模型更能深刻揭示网络诈骗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新刑法中确认的危险犯条款中进行分析,得出了危险犯所具备的四个特征:行为人主观上有危险之意图,即恶意危险、行为人必须已着手于危险行为之实行、行为人的危险行为未发生实害结果、危险犯具有法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在社会医保诈骗问题,提出了大数据下医保欺诈的有效识别模型.首先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数据挖掘有效识别数据集;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欺诈识别的有效指标体系;再次由K-Means聚类得到可疑的医保欺诈行为的类别,并由判别分析中的交叉确认估计来确认可疑行为判断类别的准确性.随后,由因子分析中的数据映射关系找到与欺骗行为有关的科室、医生、医嘱子类,并把欺诈行为归为医疗保险服务供应方的诈骗行为、医疗保险需求方的诈骗行为和医疗保险服务供应方与需求方合谋的诈骗行为这三大类;最后把模型用于由样本经验分布的反函数生成的大数据中,解决了统计分析中样本少而使统计分析出现误差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前检测电信欺诈行为能减少消费者的损失,有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分析银行卡交易地点与家的距离等7个变量与诈骗行为的关系,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决策树、XGBoost等诈骗行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不通过芯片(银行卡)进行的交易、交易时不使用PIN码、在线交易订单均会提高被诈骗的概率;2)对比分析准确率等评价指标发现XGBoost算法在电信诈骗行为预测效果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经历了多年的内战后,科特迪瓦青年人的就业率很低,不少人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就一头扎进了网吧,敲敲键盘,就能骗到数千美元。网络诈骗是西非国家科特迪瓦最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犯罪形式。根据科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科特迪瓦警方接到的网络诈骗案件的数量超过了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科特迪瓦成了"非洲网络诈骗最严重的国家"。为了遏制十分猖獗的网络诈骗行为,科特迪瓦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会同社会各界力量对网络诈骗重拳出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