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辽宁科技大学05级学生05-06年度和06-07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增长趋势,但各项指标发展不平衡,部分指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肥胖和营养不良显现有明显增长.在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多因素中,体育课教学是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保持学生体质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惠州学院2007~2009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共计6 000名大学生的各项测试结果18 000人次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年度总体平均成绩08年度与07、09年度相比呈非常显著提高,(P﹤0.01);②三个年度学生低体重比例较高,营养不良比例有上升趋势,身体体重平均分数逐年下降;③学生肺呼吸功能低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体系中整体健康水平,心血管耐力水平高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体系中整体健康水平;④07、08、09年度下肢爆发力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⑤男女生总体体质状况相比,男生优于女生.结合惠州学院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地区汉族中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对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三次调研中有关西北五省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质数据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10年来,西北五省中小学生城市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优于乡村中小学生,而耐力素质差于乡村学生;西北五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正增长的趋势在逐渐加强,城市正增长的趋势强于乡村学生的态势,男生正增长的趋势强于女生的态势;西北五省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波浪发展趋势,总体上呈全面下降趋势,城市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身体素质下降大于男生,中学生下降幅度大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在校17 077名男女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的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良好,四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基本规律:在身体形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体重呈上升趋势;在身体机能与素质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并在保证学生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和家庭应加大对学生健康的投入,加强对学生健身意识和知识的教育,重视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师范大学教职员工男女35~60岁2001-2003年度血生化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年度的变化,影响健康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指标也在增加,得病概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规定与要求,对我校05、06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对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2004-2009年6年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纵向对比,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身体素质形态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注重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供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参考数据,以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2010年国民体质测试要求和方法,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重呈增长趋势,肥胖人数增加,速度和耐力下降.分析表明,与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场地和设施缺乏有关,体育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建议,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着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从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年和2010年2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甘肃省7~18岁学生的相关数据,对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到2010年的10年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城市男、女学生肺活量呈显著性下降,乡村学生肺活量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城市学生耐力素质呈正增长趋势,城市学生和乡村女学生的爆发力素质和肌力呈下降趋势,乡村学生整体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朝阳师专初等教育专业2003级3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体质测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刚入学的第一学年至第二学年,学生体质状况提高的幅度较大,第三学年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和第二学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为此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健康水平因素的分析,从而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大学生863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大学生健康水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影响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饮食是否合理以及烟酒、学习压力等对大学生健康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和宣传工作,科学锻炼和适当娱乐,做好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心理问题的防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前入学的山西大同大学2006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在2006年"阳光体育"实施前期数据进行对比,并与《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对山西大同大学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掌握在"阳光体育"实施的大环境下目前大同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了解学生的自觉锻炼情况以及对健康认识的程度,分析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的因素,以便制定出更适合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曲靖师院200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2005~2006学年体质健康测试,全面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体育课教学改革和体育活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男生体能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女生体能素质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一般.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训导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采用先进测试仪器,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体质测量理论,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训导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体质测试、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运动伤害预警、生命知识教育等服务教学与科研.其主要设计思想、技术路线、运行方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四平市2013年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比2010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是发展不均衡.指出教育体制、社会、家庭教育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社会关注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中国学生体质抽样调查结果 ,针对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 1 5年下降这一现象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 ,对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发展中的耐力素质因素 ,进行调查分析 ,以便能为增强我国学生体质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提供一些帮助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13—15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强迫症状、敌对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略高于中国常模,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心理素质相对比较稳定。维吾尔族学生SCL-90各因子分除恐怖症状明显低于哈萨克族学生,其他症状均高于哈萨克族学生,说明哈萨克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维吾尔族学生。结果还表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恐怖因子分均明显的高于中国常模,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对增强学生个人体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经常性地进行锻炼。学校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是衔接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艺术院系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旨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艺术院系大学生身体呈“豆芽莱”型发展,体重较轻和营养不良者分别占55.88%和11.18%;艺术院系大学生的机能和素质都不乐观,部分项目远远低于2000年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体质滑坡现象严重.分析了影响艺术院系学生体质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优秀的智力和健康的体魄,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