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能够更好的确定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例,介绍了模拟工具辅助工程设计方法,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详细的建筑逐时能耗模拟,完成了全年8 760小时的动态负荷计算,进而对此办公建筑分析了空调负荷频率和时间频率随空调负荷率的变化规律,对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时间控制等方面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减少建筑设备的初投资,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能耗审计中获得空调系统能耗问题,从建筑空调负荷侧出发,建立了空调系统的能耗计算模型,探究了负荷与能耗、能耗与效能SCOP的耦合关系,并将调研过程中无法测量的关键敏感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利用模拟校验的原理,将这些参数在合理范围内离散化,代入模型计算,并用实际账单进行约束,求解出误差最小时的关键参数值,从而得到与当前能耗相符合的能耗值.采用此方法拆分得到某实际办公楼的空调能耗,与实际监测的空调能耗对比,相对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
双温冷源空调系统中高温冷源温度设定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925-5928
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dest模拟软件对该建筑的空调开启时间进行建筑逐时冷负荷模拟。以该逐时冷负荷为基础,分别计算冷水机组、水泵、风机在部分负荷率下的能耗,以及空调开启时间的全部能耗。综合三者能耗量,得到空调开启时间的总能耗变化趋势,最终得出最优化的高温冷源的节能温度。  相似文献   

4.
黄宝存 《科技信息》2009,(18):270-270
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诞生,我国有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此,绿色建筑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建筑不执行绿色标准的相关单位将受到处罚。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20%。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南京市某办公建筑为例,设计一种与土壤源热泵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以达到舒适并节能环保的要求.方法通过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子系统模块,然后建立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以及常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各设备能耗、热泵机组性能及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的性能进行模拟;通过太阳能作为再生能源时提供的热量、除湿转轮的除湿量和全热换热器交换的湿量,分析系统运行效果;采用Airpak软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模拟,分析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实现室内舒适度效果;并对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常规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及环保性分析.结果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全年能耗相对常规热泵空调系统节省能耗29. 4%,并且可以通过全热换热器与除湿转轮基本实现对南京地区建筑湿负荷的处理,进而减小热泵制冷能耗.结论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对环境污染小,节能环保,其应用更具有可行性与长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仿真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冷站设备能耗,研究基于用户侧整体模型的建筑空调末端设备和冷站的模拟计算平台,实现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运行和冷站设备能耗的动态仿真计算.方法基于冷站和用户末端盘管的水力、热力特性,搭建冷站模型和连续调节末端的用户侧整体模型,以DeST模拟软件的房间负荷、建筑热特性参数和室外空气温湿度为基础,计算得到末端连续调节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同时结合冷站模型,完成冷站及用户侧模型的联合仿真.结果某一冷量下,用户侧的流量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负荷率较低时,旁通水阀开启使得供回水温差减小;实现了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的动态运行状态和冷站设备的能耗模拟计算.结论为用户侧采用连续调节末端的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全工况模拟计算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研究采用不同的采光顶材料,以及在不同地理位置条件下,建筑的逐时能耗和自然照明的变化.以成都万达商业广场步行街采光顶为计算模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全年逐时的供冷、采暖和采光能耗的模拟计算和分析.对于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和真空Low-e玻璃的建筑采光顶空调的能耗较小;而对于不同地区,由于采光顶的存在,夏季冷负荷的增加比热负荷的增加都大.这样采光顶形式在不同地域下的应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用能不合理现状进行改造,降低其供冷热方面的能耗,提高其经济性.方法对青岛市某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实际能耗进行分析;对空调系统制冷机组及输配设备性能进行现场测试,并进行能效分析.结果测得制冷机组的能效比(COP)比较低,水泵效率远低于额定值.对使用年限较长的制冷机组更换性能较高的设备,水泵等输配系统加装变频装置,并按照负荷大小合理匹配开启台数.结论从建筑实际能耗及测试数据出发,使用合适的节能改造技术,合理匹配负荷率,使建筑的空调系统设备匹配更为合理,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相似文献   

9.
采用DeST建筑能耗分析软件,对某商场改造前后的建筑能耗以及空调系统用能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条件下,改善建筑的热特性,全年可减少耗能1.93%,节省运行费用13.42万元;采用高效、变频控制、变新风量空调系统,可提高设备的用能效率,节能27.81%,节省运行费用178.09万元.通过对空调系统用能的评价,得出了商场节能改造重点在于空调系统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与能耗状况,选取重庆市3座典型公共建筑,对其空调系统进行夏季能耗测试。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空调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电耗、冷水机组和空调水系统的能效、3座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状况。研究表明,目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存在设计选型偏大、设备运行效率低、运行管理不规范、缺乏室温控制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基于准确负荷计算的系统设计和部分负荷下的运行调控等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的逐时空调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玻璃遮阳性能对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减小玻璃近红外透射率可有效降低玻璃遮阳系数和空调能耗而不影响建筑自然采光.以3 mm白玻对应的建筑能耗作为基准能耗,当采用可见光透射率为0.6、近红外透射率分别为0.8和0.2的玻璃时,其空调平均节能率分别为6%和18%;当采用近红外透射率为0的理想玻璃,其空调平均节能率可达24%.文章对玻璃遮阳性能影响建筑能耗机理的研究结果可为建筑玻璃性能优化和建筑空调节能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樊庆辉 《科技资讯》2007,(36):27-28
全热交换器不但能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还能减低建筑空调能耗.本文采用温频法,对广州一办公楼的空调新风系统进行了运行性能分析,通过比较,总结出在空调新风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合理利用地铁活塞风,在对国内外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南京地铁1号线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地铁通风空调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运用地铁热湿负荷分析模拟软件(STESS),得出了各种运营模式下地铁通风空调能耗曲线,确定了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优化运营模式。近2年的实际运行表明,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达20%,与理论分析模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大型太阳辐射试验室的设计条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保温性能与空调负荷和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试验灯具的发热量很大,即使在冬季工况,需要的供冷量仍然较大,而需要的加热量较小,建筑保温性能增强会使空调加热能耗减少,但却会使空调冷却能耗增加,因此盲目增加保温厚度,不仅会使建筑保温的一次投资增加,而且会使空调总能耗增加.对于所研究对象,当建筑围护结构聚氨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大于100mm时,保温层厚度增加会使空调总能耗增加,保温层的合理厚度为100mm.这些研究结果为同类建筑保温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地区5栋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寿命期理论以及方法,分别计算了其全寿命期(即从围护结构形成阶段到拆除全过程)的建筑能耗、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成本.在此基础上,引入各个建筑的能比和绿色性两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建筑的绿色性指标,并对各个建筑的绿色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办公建筑的绿色性明显优于商业建筑.两个指标的交叉对比结果表明,能比存在一个最优的范围.能比反映建筑对优质能源的利用或消费程度,绿色性指标综合考虑了建筑全寿命期的资源消耗、成本投入和环境影响,因而这两项指标可作为现有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中被动式节能条款的补充,具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乡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室内热环境不佳,空调使用能耗高,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绿色节能改造。立体绿化能够有效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实现建筑低成本的节能改造。搭建了立体绿化热工性能对比测试室,对夏热冬暖地区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建立了既有乡村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其围护结构在不同绿化形式下的节能改造效果。结果显示:与普通屋面相比,绿化屋面内外表面温度更稳定,其屋面内表面温度最高下降4.4℃,屋面外表面最高下降16.8℃,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14.79%,空调季耗冷量减小15.85%;与普通墙体相比,采用附架式垂直绿化时,墙体外表面风速和太阳辐照度分别减少了80%和90%,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16.32%,空调季耗冷量减小16.62%;如同时采用屋面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32.26%,空调季耗冷量减小33.90%。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生活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应运而生,.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念的空调设备.本文首先对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应用,包括全热交换器节能量的分析计算、系统负荷的分析计算、系统应用前后锅炉和设备设备能耗的分析等,最后分析了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应用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这对于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的深入广泛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外窗得失热量数学模型,指出厦门居住建筑外窗能耗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K和遮阳系数SC.其次,建立厦门居住建筑模型,采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模拟分析传热系数K和综合遮阳系数SW对夏季空调能耗的影响,拟合得到厦门典型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能耗与外窗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W的关系式,指出厦...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建筑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专业软件对某生态系统试验站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使其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探索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融合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调研港区内电力的使用情况;生产辅助区、生活区典型建筑的电、热、冷负荷量与周期内负荷变化情况。采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Enegry Plus进行动态负荷逐时模拟和计算,得到全年小时建筑冷、热、电负荷的分布数据。为港区建筑物采用分布式能源积累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