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介绍了和种双闭环调速单元的工作原理与设计,该调速单元可用于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调速单元的设计是在设计是在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下,经过优化设计得到的,整个系统通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交流调速系统中,动态特性的研究在其设计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其计算方法相当复杂,麻烦,然而若加强分析这一环节,对改善交流调速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是非常显著的,本文提出了较似于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案,同样可使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达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速度调节器采用常规的比例积分(PI)调节器时,起动时必然存在转速超调。文章根据内模控制(IMC)原理,设计了一种内模控制器以及它的实现电路,并将其应用于直流调速系统,取代常规的速度调节器,成功地解决了转速超调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内模控制器能使系统获得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而且设计方法简单。控制器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4.
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本文介绍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了一种用8098单片机实现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机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应用的原理框图、系统软件框图和调试结果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引入微机控制后,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省了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6.
磁粉离合器在电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用电梯调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磁粉离合器可定转矩输出、能实现无级调速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新型调速结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主电路采用了色缘栅晶体管,工作方式为双极式型PWM。该系统结构简单,调速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浅谈电机调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力调速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各类异步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以及变频调速系统中逆变器类型及其基本控制方式的选择,强调了变频调速方式在交流调速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单磁粉离合器调速系统和双磁粉离合器系统的调速原理,分析了各参数对调速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基本调速系统的传递函数,指出了该类调速系统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设计中PI控制直流调速系统启动时转速必然超调、自适应性差等问题,在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一个RBF-PID控制器。利用RBF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实时调节PID控制器参数,最终实现系统转速的调节。仿真测试表明:与工程设计的PI控制相比,采用RBF-PID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超调量小、动静态性能好、抗扰性能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1.
张斌  田丰果  丁祎  杜璇 《贵州科学》2012,30(4):42-46
对于多环境变量密封舱的O2浓度的PID控制,由于其总滞后大,尤其当密封舱O2浓度变化较大且频繁时,单回路控制系统无法得到良好的闭环特性,系统的阶跃响应往往具有大的超调且会产生振荡。而串级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参数的动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发现PID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更低的超调量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定量反馈理论(QFT)在导弹飞行控制中的应用,结合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对某型号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仿真和鲁棒性验证,以及对PID控制算法和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分析比较,表明设计出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响应特性和鲁棒性.ADRC输出响应的超调小于PID控制,但快速性略差于PID控制.采用ADRC算法设计导弹纵向控制系统的高度保持回路可以得到良好的跟踪效果,其中对升降速率的跟踪几乎没有超调,显示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柔顺控制可以响应环境变化,但接触信息的延迟以及未知机器人系统的跟踪误差等问题均导致接触瞬间力矩超调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位置控制的改进阻抗控制策略,实现快速、精确的位置跟踪,同时,提高力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本策略采用双环控制,外环在传统阻抗模型基础上引入非线性接触力微分项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机器人对接触力变化的响应,有效降低接触力超调;内环为自适应滑模控制,并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并补偿系统中不确定性扰动,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提高收敛速度并降低跟随误差。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阻抗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阻抗控制方法有更好的力控响应速度和位置跟踪精度,可有效解决机器人与环境接触瞬间的接触力超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针对典型温度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策略,使得系统在无超调的情况下获得最短的调节时间,以节省设备投资.对传统模糊控制方法与PID参数整定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并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以达到高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模糊-积分复合控制策略,大偏差时采用模糊控制,小偏差时采用积分控制,由此构造的控制器满足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小,没有稳态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该系统的速度环采用模糊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算法,电流环采用PI控制算法,同时将矢量控制和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应用到系统的闭环控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转速超调小、响应快和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汽车纵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影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达到汽车纵向控制的目的;利用小增益定理,得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模糊控制相比,减少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控制对象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的特性,将基于模糊推理的模糊PI控制器加入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反应速度快、超调小、动态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纯延迟对象,给出了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基本算法及MATLAB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控制策略(最优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研究;对比仿真分析表明,仿人智能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鲁棒性好等优点,对大纯滞后对象具有极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过热蒸汽温度串级控制参数固定不变,不能在线调整的缺点,应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模糊控制系统,并用仿真工具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可获得比使用传统PID控制更为理想的调节效果,其综合控制品质指标提高,可以消除振荡,减小调节时间,降低了超调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